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14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6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丁志祥  佚名 《南方农业》2009,3(3):F0004-F0004
  相似文献   
12.
有机与无机肥配施,是科学施肥的重要环节。我国在柑桔果园施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数高产园大都重视有机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国内外果园应用有机肥的效应研究多有报导论述。而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对伏令夏橙的效应,国内尚少有报导。近年来我国化肥工业迅速发展,多数果园着重施用氮肥,对增产起了很大作用,但忽视配施有机肥,致园地土壤,树势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出现不良影响。为此,在1983年国家科委下达《提高伏令夏橙的品  相似文献   
13.
夏橙果实后期生长特性与采收期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熟甜橙果实的生长历程异于中熟甜橙。对夏橙果实的前期生长、品质变化以及采收期,已有研究报导,但很少述及果实的后期生长。刘孝仲等观察到,翌年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以上两天,夏橙果实开始返青。这种未达完熟、即始返青的特殊生理,导致夏橙产量与品质、外观主内质的矛盾。本研究意在确立产量、品质均优的解适采收期,以指导夏橙生产。材料与方法1985~1988年现重庆市长寿湖滨的同心果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进行,品种为枳砧优令夏橙,1980年秋定植。选生长健壮、有代表性的植株3株,每株从东南西北4方选树冠外围正常生长果30个,挂上号  相似文献   
14.
对沙梨品种Patharnakh植株采前喷尔0.5%、1%、2%或4%的CaCl_2或Ca(NO_3)_2,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分析果皮、果肉和果心中的Ca浓度。4?Cl_2处理的果皮及果肉中Ca浓度显著提高(分别增加76%及38.4%),同时常温下贮藏35天的重量损耗率减少(从喷清水的20.5%减少列9.4%),无腐果发生(清水处理  相似文献   
15.
果实的高度/横径比能有效地描述品种形特征和育种群体的遗传变异。数字成像法是描述梨果形的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本研究该法计算了8个梨品种果实7个不同部位的高度/横径比。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同株棉橙单果重103.8-205.2g之间的各级果实品质,发现不同大小的果实在品质上存 在着差异.随着单果重的增加,果酸和可食率减小(r值分别为-0.9180,-0.9424),固酸比和果 皮厚度增大(r值分别0.9440,0.9646)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的变化无规律.  相似文献   
17.
享有“热带果王”盛誊的芒果,是世界主产水果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9年全世界芒果总产量为1506.3万吨,在水果中位居第5;而同期我国芒果的总产量  相似文献   
18.
柑桔属叶片酯酶同工酶和蛋白质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柑桔属4个种的6个品种,两个营养系芽变品系和1个杂交后代的成熟春梢的叶片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蛋白质电泳带型。根据酶谱及带型的异同,探讨其彼此的亲缘关系,鉴别芽变品系和杂种。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酶带清晰、种间酶带差异明显,种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1985年从先锋橙的选优单株红一号的高接树中选出一优变枝,经多年观察鉴定与品种比较试验,其果大、质优、少核(商品无核)、丰产、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全面性状优于先锋橙,是一个有希望的中熟甜橙新品系,暂定名蜀先橙.  相似文献   
20.
长寿湖区云集乡同心一分场夏橙,多为红桔砧,直根性强,水平根较少,树冠骨干枝分枝角度小,立生枝多,有的树营养生长旺,四年生树末级枝达1000余枝,尚未试花,童期延长,为此,我们于1984年秋开始在正常栽培管理下,对偏旺树进行控长促花试验,获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