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5篇
  21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明施钙与覆膜栽培对南方典型缺钙红壤(第四纪红土发育而成)花生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本试验以大籽品种湘花2008为材料,设置3个基施钙肥梯度(不施钙、每公顷施钙肥375kg、每公顷施钙肥750kg,分别标记为Ca0、Ca375、Ca750)和2种栽培方式(露地OF与覆膜栽培PF),采用土柱栽培,测定花生植株氮、磷、钾素含量、积累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随施钙量增加,花生叶、茎秆、根、果针、果壳氮素积累和分配率显著降低,而籽仁的氮素积累量和分配率、植株总氮素积累量提高,覆膜栽培降低叶和果针氮素分配率。增施钙肥有利于花生籽仁磷素的吸收积累、提高其分配率,但显著降低叶、茎秆、根系、果针、果壳磷素分配率。覆膜栽培提高植株对磷素的吸收,而降低茎秆磷素分配率。增施钙肥与覆膜栽培促进花生籽仁中钾积累,提高分配率。植株总钙积累量与总氮素积累量的协同吸收关系(决定系数R2=0.7837)优于总钙积累量与钾、磷总积累量的协同关系(决定系数R2=0.659 1、0.201 9)。增施钙肥提高了氮、磷、钾的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HI)。露地播种每公顷750kg钙肥处理每生产100kg荚果比对照(Ca0-OF)节省纯N 3.17~4.04kg、纯P 0.27~0.30kg、纯K 2.65~3.41kg。因此,花生生产中增施钙肥的同时,可适当减少氮磷钾肥的用量,利于花生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02.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食用油供给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花生产量对于推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主推品种以直立型为主,该株型结果集中,可以密植,能够满足当时小农经济手工劳作的需求。但是相比于蔓生型和半蔓生型花生来说,直立型花生用种量大、投入高、产量偏低,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美国花生品种以蔓生型为主,花生单产高于我国,但是在我国发展蔓生型花生不切合我国耕地紧缺的实际情况,因此培育半蔓生型高产花生新品种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直立型花生对产量的限制性,论证了半蔓生型高产花生的优势,以期为我国花生高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3.
为探讨不同播种模式与密度对花生籽仁发育过程的动态影响,本试验以花育22号和花育39号为材料,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花生荚果发育动态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荚果和籽仁鲜质量呈"快—慢"增长的趋势,籽仁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的趋势,籽仁发育前期,不同处理间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明显,发育中期单粒精播对花生籽仁干物质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单粒精播处理籽仁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单株结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和荚果产量均显著高于双粒和三粒穴播。说明华南地区单粒精播种植模式中密度可以明显促进花生荚果和籽仁的发育,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04.
大田条件下,以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白沙1016"为材料,出苗后采用遮阳网遮光85%,遮光40d,研究了弱光胁迫对花生功能叶片光合特性及光合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光下生长的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较低,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较高;弱光胁迫对花生光合诱导过程有显著影响,弱光下生长的花生叶片从黑暗转入强光后气孔开启晚、ФPSⅡ值和净光合速率上升慢,最终的ФPSⅡ值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总之,弱光下生长的花生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非气孔因素限制,其叶片碳同化能力低,光合诱导期延迟是其转入自然强光后光抑制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连作花生田主要微生物类群与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其交互作用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通过连续5年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对植株生育、土壤及根际微生物主要类群和主要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花生连作,主茎变矮,单株结果数减少,荚果变小,总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降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和根际的真菌数量显著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土壤中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逐年  相似文献   
106.
在西部农业大开发中,花生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发展花生生产可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必要。目前在西部地区有关省区已具备发展花生生产的条件,发展花生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7.
临沂市花生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山东省临沂市花生产区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Zn和Ni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规定的限值,土壤环境质量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适宜发展无公害花生。但部分监测点的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超标,Cr的样本超标率为4.76%,Ni的样本超标率为19.05%。所监测的8种元素的平均含量,除Cd和As外,均高于山东省农业土壤棕壤自然背景值,表明重金属在土壤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累积。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重金属镉胁迫下五类花生中镉在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镉处理水平增加,花生根部镉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各水平间镉的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花生籽实中镉的含量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也显著增加(P<0.05),其中品种KA100和KB054籽实中镉含量和变化均相对较小。不同镉处理水平下,花生各部位镉含量分布特征不同,随着镉污染浓度增大,镉在花生作物中渐渐向叶茎积累,而并非积累于根部。随镉处理水平增加,花生产量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品种KB054受镉影响较弱,表现出较强的镉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9.
农作物新品种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竞争力的核心体现,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需要,抓好品种创新是育种科研永恒的主题。文章通过回顾总结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四大作物育种协作攻关的做法和成效,阐述了做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0.
精播麦套花生套期、肥料与密度优化配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田条件下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精播麦套花生套期、密度和N肥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分析表明: (1)套期与密度、密度与肥料间呈负向交互效应。套期晚,花生适宜密度应相应增加;密度增加,N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套期与肥料呈正向交互效应,套期早, N 肥用量也应适当增加。( 2) 麦套花生最高产量可达到5 795. 4kg/hm2 ,相应的措施组合为:麦收前22d套种,每公顷播20. 7万株,施N 89. 3kg。产量在4 500~5 250kg/hm2 范围内的措施组合为:麦收前18~29d套种,每公顷播18. 8~22. 2万株,施N 49. 4~90. 7kg;产量在5 250~5 795kg/hm2范围内的措施组合为:麦收前17~22d套种,每公顷播18. 9~22. 7万株,施N 72. 7~108. 9kg。(3)夏直播花生最高产量可达到4 873. 0kg/hm2 ,相应的措施组合为:每公顷播20. 8万株,施N 85. 4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