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04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方法预测河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泛克里格和回归克里格三种方法,结合由DEM获取的地形属性因子预测了河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的残差较大,模型对总方差的解释仅18.6%,采用泛克里格方法后,预测残差降低,预测结果的极差范围变宽,低碳密度区的局部变异得以体现,模型对总方差的解释程度提高到53%。而回归克里格方法应用后预测残差和均方根预测误差进一步降低,模型对总方差的解释程度提高到65%,回归克里格方法也能更好地反映碳密度与地形的关系以及局部变异。三种方法中回归克里格预测效果最好,泛克里格次之,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最差。  相似文献   
42.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兴国县土壤侵蚀演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利用1958年、1975年、1982年和1996年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图,在GIS软件支持下生成土壤侵蚀强度栅格分类图。通过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计算出了10多种景观类型参数,并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2个层次上定量地分析了兴国县土壤侵蚀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兴国县的土壤侵蚀状况从1958年到1996年已发生了明显的好转。此期间经历了两个明显的时期:即1958年到1975年的侵蚀加剧时期和1975年后的侵蚀减退期。到1996年,兴国县无明显侵蚀的面积已达到全县面积的74.6%,严重土壤侵蚀状况已基本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43.
利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江西省鹰潭市农田生态系统国家实验站自建气象站1997-2003年的自然降雨观测资料,研究了不同雨强对计算我国南方地区降雨侵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不同雨强计算的降雨侵蚀力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且各年降雨侵蚀力R值总趋势为:I10〉I15〉I30〉I60,说明为了提高鹰潭地区水土流失预报精度,找出一个适合该地区降雨特征的雨强计算降雨侵蚀力是十分必要的。进一步通过对鹰潭地区3种典型类型土壤流失量与降雨侵蚀力密切相关的降雨动能E和雨强I相关分析得出15min最大雨强是该地区计算降雨侵蚀力的最佳雨强。  相似文献   
44.
南方不同类型土壤侵蚀量与降雨各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西省鹰潭市红壤生态实验站自建气象站1997—2003年度观测资料和该站装填我国南方主要类型土壤的侵蚀小区土壤流失量实测数据,对降雨各因子与南方不同类型土壤侵蚀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径流和雨强因子下,各土壤因子关系可用乘冥函数进行拟合;而在侵蚀性降雨量因子下,各土壤因子关系可用三次函数进行拟合。但由于土壤类型和同一土壤的原始利用方式不同,各土壤侵蚀量与不同降雨因子的回归方程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45.
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污染和兽药残留已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开发简便、价廉、快速的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目前,国内外在农兽药多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研制出各种适合于农兽药多残留的检测方法。文章主要介绍了仪器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在农兽药多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讨论了各种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中国亚热带土壤可蚀性K值预测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可蚀性K值是土壤侵蚀模型(如USLE和RUSLE)的必要参数,直接套用经验模型估算土壤可蚀性K值会给土壤侵蚀预报带来不可估计的误差。本文以我国亚热带7种典型土壤可蚀性K值的观测值为依据,选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均方根误差(RMSE)和精度因子(Af)四种数学统计项为指标,评价了诺谟图模型、修正诺谟图模型、EPIC模型、几何平均粒径模型和Torri模型等5种土壤可蚀性K值预测模型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5种模型的不确定性从小到大的顺序为:Torri模型<修正诺谟图模型和诺谟图模型相似文献   
47.
城乡交错区的工业发展可能导致土壤重金属积累,并威胁食品安全。本文以无锡典型工业型城乡交错区为例,利用地统计学变异函数研究了农业土壤全量Zn和DTPA-Zn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明显增加了土壤的含Zn量,研究区土壤全量Zn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与工业活动有关,土地利用对它没有影响;土壤全量Zn在工厂分布区附近较高,其他地区较低。土壤DTPA-Zn变异性大于全量Zn,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与工厂无明显关系,但土地利用对它影响较大,菜地DTPA-Zn含量明显高于水稻田。  相似文献   
48.
首先利用TM遥感图像解译出2000年兴国县土壤侵蚀强度图及土地利用图,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对2图的叠加分析,来研究典型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不同土壤侵蚀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裸地、旱地、草地及园地类型上,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疏林地、草地及旱地上,而轻度侵蚀在各种土地利用上均有不同的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在疏林地上,旱地及草地次之。这说明建造良好的植被条件是防止强度土壤侵蚀发生有效途径。从土壤侵蚀率上来看,裸地、旱地、草地及园地是严重土壤侵蚀集中分布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文章最后从土地合理利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49.
单种复合类型单元土壤全量元素空间变异的幅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属性变异性的幅度效应研究对土壤数字制图、土壤调查及农业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江西东乡县研究区域水田—中潴灰鳝泥田(土种)一种土地利用与土壤的复合类型单元,设定了8个土壤采样幅度研究区,并利用多层次嵌套布点方法在每个采样幅度区分别布设60个采样点,共采集337个样点的土壤表层(0~20cm)样品;运用多种函数拟合分析手段,揭示单种复合类型单元(水田—中潴灰鳝泥田)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空间变异性随采样幅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全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均具有明显的幅度效应特征,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随采样幅度的拓展而逐渐增加,而增加趋势则逐渐变缓。不同土壤全量元素空间变异性体现出不同的幅度效应特征,土壤全氮、全磷变异系数(%)的幅度效应刻画函数为CV=b×Da(R20.87,p0.001),土壤全钾为CV=e(a/D+b)(R20.93,p0.001),D为幅度表征指标(km);不同土壤全量元素变异系数随采样幅度快速与缓慢变化的幅度分界点位置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基于复合类型单元的土壤多属性调查采样布点与分析策略需要统筹考虑。研究结果对于红壤丘陵区县域土壤调查样点合理布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以南京城乡交错区小型蔬菜生产系统为例,研究了1年期间(2003.7-2004.7)蔬菜种植过程中Cu、Pb、Zn、Cd等重金属元素的平衡状况和污染潜力.结果表明:该系统重金属的输入途径主要为施肥和灌溉,施肥特别是有机肥是生产系统重金属输入的主要来源,占输入量的98%以上.重金属年输入量较高,明显高于欧洲农业区水平,而年输出量较低,占输入量的10%以下,在重金属平衡上试验地均表现为盈余.多年的蔬菜种植已导致土壤重金属积累.试验区土壤和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安全标准,表明蔬菜生产系统现状较安全.综合大气沉降等因素评估表明,本地区Cu、Zn、Cd污染风险较大,且高强度的种植管理会加剧生产系统重金属污染,有可能导致蔬菜地土壤在几十年内即能达到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