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68篇
农学   210篇
基础科学   57篇
  56篇
综合类   551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98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自2018年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传入中国以来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2021年以后,我国的ASF流行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临床中出现了“自然变异株”。这些毒株可能导致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疫病混淆等问题。这与国外的流行演变规律一致,即当ASF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流行较长时间后,其临床表现将由急性发病转变为缓慢发病或出现新的临床表现。经过多年的观察积累,国外已经对该病毒的流行规律特别是自然弱毒株的演变进程有了大量记载,但国内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描述。为此,就ASF自然弱毒株的演变进程进行综述,从而提出加强血清学诊断产品研发、加快产业化报批进程、适时开展血清学监测追溯等建议,以期为我国ASF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并形成较大污染面,国内样品中发现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提示当前临床中实际流行的病毒种群更加复杂。基因I型毒株从1957年传入葡萄牙后,研究人员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多年来,国外对基因I型毒株的流行分布情况特别是弱毒疫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内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分析讨论。为此,作者就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流行与疫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正> 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机动三轮车的发展十分迅速,产量逐年上升,市场覆盖面涉及全国各地。它对沟通城乡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广大农民、专业户、个体经营户发家致富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34.
黄芪多糖是黄芪提取物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衰老、抗病毒及抑菌等作用。黄芪多糖能够促进鸡的生长发育,提高鸡的免疫力,改善鸡的肠道健康,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文章综述了黄芪多糖的提取方法、抑菌活性的应用效果及在鸡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黄芪多糖进一步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设施草莓抗盐的最适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 Spd)施用方式。【方法】采用100 mM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叶面喷施和根部添加、预先处理和胁迫后处理的0.1 mM外源Spd处理方式,测定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相对电导率(EC)、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等指标。【结果】盐胁迫降低了草莓叶片Fv/Fm、Pn、Gs和Tr,升高了叶片的EC及根叶的MDA水平;其中在盐胁迫的第5天,预先叶面喷施处理叶片的Pn、Gs、Tr和Fv/Fm值最高,分别为单独盐胁迫处理的133%、211%、192...  相似文献   
36.
氨氮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为探究急性氨氮胁迫对中华条颈龟主要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以体质量(218.26±12.65) g的1龄中华条颈龟为对象,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的方法研究氨氮(200 mg/L)胁迫(24、48 h)及去除氨氮(48 h)对其脑、肝脏、心脏、肾脏和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氨氮胁迫后脑组织出现间质增宽、疏松,神经元细胞核发生偏位,神经元变性、坏死等现象,恢复48 h后神经元肿胀与细胞核偏位现象减少;肝脏出现肝细胞肿胀、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坏死等病理现象,肝血窦缩小甚至消失,恢复48 h后肝细胞肿胀减少,肝血窦基本恢复到胁迫前水平,但肝细胞颗粒变性、水泡变性现象依旧存在;心脏间质血管充血,恢复48 h后心肌细胞间隙缩小趋于胁迫前水平,充血现象消失;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颗粒变性,部分细胞从基膜脱落,细胞膜破裂,肾小球体积增大、毛细血管网扩张,细胞核固缩甚至溶解消失,间质中有炎性细胞浸润,恢复48 h后炎性细胞基本消失,但肾小管管腔不规则和颗粒变性等病理现象依旧存在;脾脏白髓区域增大,恢复48 h后白髓与红髓趋于正常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氨氮...  相似文献   
37.
利用生物刺激法修复不同污染时长的土壤,比较了向新污染(污染7 d)和陈旧性污染(污染5 a以上)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有机肥+KNO_3复合物(C∶N=100∶10)、脱硫石膏等处理剂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新污染黄绵土,向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有机肥+KNO_3对土壤中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 d时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60.13%、56.09%;对于陈旧性污染土壤,施入有机肥+KNO_3、脱硫石膏对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 d时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36.62%、36.61%;生物刺激对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率高于陈旧性污染土壤。两种不同污染时长土壤中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均符合伪一级动力学。生物刺激修复使土壤的pH值由8.50~8.56降低至7.35~7.91。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率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89),与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9);陈旧性污染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率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研究表明,土壤受到石油污染后立即进行生物刺激修复有利于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影响不同污染时长土壤中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关键因素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38.
蒙古野生沙棘的分布区域、形态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植物,可以作为药品、水果、饲料,还可以作为固土固沙植物.受到研究者、生产商、制药商的关注,沙棘在蒙古广泛分布在其他植物不能生存的地方,其分布广泛,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39.
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径向生长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塔里木河下游胡杨为研究对象,借助树木年轮水文学的方法,运用LINTABTM6型树木年轮测定仪读取钻心的年轮宽度,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阶段离河道不同距离胡杨径向生长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生态输水后,胡杨平均径向生长量有显著的变化,胡杨生长进入了生长高峰期;(2)应急生态输水促使胡杨突变性地增长,如果生态输水没有达到一定的量或持续时间,胡杨径向生长量在短时间内就会表现为不再增长或下降,若要保持胡杨长势良好,要继续加强输水;(3)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径向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01),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多年平均径向生长量大小排序依次是中度退化区极度退化区重度退化区;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对输水的响应均具有滞后性且响应程度不同,输水后处于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平均径向生长量出现极值的年份存在较大差异;(4)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阶段离河道不同距离胡杨平均径向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01),整体上随着离河道距离的增加,胡杨径向生长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0.
正越冬日光温室黄瓜栽培在原有高产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应用XG-40型悬吊式LED植物灯和电暖器进行补光增温,利用温室电除雾促生设备降低室内湿度,可有效降低连阴雾霾天气对温室黄瓜生产的影响,每667m~2产量达24625 kg。近年来冬季雾霾天气频发,北京地区2015年11月5~22日出现连续18d(天)连阴雾霾天气,对越冬蔬菜生产影响较重,尤其是对越冬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