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22篇
  81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利用 SAS 软件对1985年~1995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的国内贸易(8项主要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中的类平均法进行分析,分析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国内贸易中的作用,分析结果为有关部门的决策者调查、统计经济资料提供依据,加大政府对落后地区的投资,促进国内贸易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加州鲈鱼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属鲈形目,太阳鱼科,80年代初引入我国.1999年我省开始养殖试验,河南地区水产饵料资源丰富,如水库池塘的野杂鱼和因缺氧的翻塘鱼,十分适合养殖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83.
正为了因地制宜实现郑州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认真总结了国内先进的生态循环水养殖经验,针对郑州的特殊环境,结合郑州市的环境特点进行尝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养殖技术模式:锥底自动排污生态循环养殖技术,简称"郑州168养殖"模式,现介  相似文献   
84.
<正>利用可控的人工措施,采取物理净化和生物修复净化方式,建立人工增氧、以莲养水、循环利用、沉淀吸附、人工湿地、臭氧杀菌等一系列方法,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水产业发展的出路。为建设城市生态湿地农业,使郑州市水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2018年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85.
1.草鱼苗的选择放养草鱼在放养的时候,除了要严格按照鲤科鱼类的放养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以外,还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是选择草鱼苗时要选择放养脂肪少的鱼苗,这种鱼苗成活率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购苗时,用剪刀剪开草鱼肚子查看鱼苗肠道的脂肪积累情况。如果剪开以后看到脂肪完全包被肠道,说明这种鱼苗不太好,在养殖过程中就易死亡,相反则是好苗。二是放苗时要合理搭配。草鱼的合理搭配在鲤科类的养殖中最为重要,而且在养殖中发现合理搭配能降低鱼苗的死亡率。如:郑州“瑶池渔村”罗非鱼和草鱼进行套养,草鱼成活率达到了罕见的98%,侯寨一养…  相似文献   
86.
南疆大棚番茄反季节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南疆,特别是和田地区采用番茄反季节丰产栽培技术,使番茄在6~7月播种,果实从12月底至翌年1月初开始采收上市,连续采收至5月中下旬,填补了和田地区番茄丰产栽培的空白茬口.  相似文献   
87.
在氮磷钾供应充分情况下,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通过播前基施硒(Se)、锌(Zn)微肥和腐殖酸(富啡酸,fulvic acid,FA),设对照(CK,不施肥)、施氮磷钾(NPK)、增施富啡酸(NPK+FA)、增施锌、硒微肥(NPK+Zn+Se)、增施富啡酸和锌、硒微肥(NPK+FA+Zn+Se)等5个不同施肥处理,在严重缺硒和锌石灰性土壤中,研究了硒锌和富啡酸配施对紫花苜蓿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及丙二醛(MDA)和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茬中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以NPK+FA处理最高,其次是NPK+FA+Zn+Se处理,说明富啡酸(FA)比微肥(Se+Zn)更能有效提高紫花苜蓿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而硒锌对其活性影响不显著;硒锌与富啡酸配施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叶片内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从而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抗氧化能力;但各施肥处理对丙二醛(MDA)无显著影响。施肥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施用富啡酸比硒锌微肥的增产效果更明显,且硒锌与富啡酸配施效果最好。因此,在氮磷钾供应充足条件下,适量硒锌微肥或富啡酸均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氧化能力及提高紫花苜蓿产量,且微肥和富啡酸配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8.
干旱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河水入渗,评价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需要准确计算河床的参数,包括垂向河床渗透系数(K)和垂向河水入渗速率(V)。本文描述了一种简化后的渗水仪和干旱区河床垂向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南部昆仑山北麓,测定了干旱区河流的河床参数。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测定干旱区河床垂向渗透系数,18个试验点的垂向河床渗透系数在0.864~14.832 m·d~(-1)。根据试验结果总结了干旱区河水垂向入渗速率与河水深度的关系,提出了一个用于描述干旱区河流河水入渗速率与河水深度关系的经验方程,表明河水垂向入渗速率(V)与河水深度(M)正相关,(河水入渗速率的增长率((dV)/(dM))与河水深度负相关,当河水深度很大时,河水入渗速率的增长率趋于0。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温度变化对泡桐树体内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利用巢式PCR和直接PCR研究了植原体在泡桐不同器官内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布不同,发病程度相同泡桐不同器官内植原体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中等发病程度的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全年存在于枝条内,并且其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8月份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叶片内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7月份含量最高,随后减少,10月份降到最低;根部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也相应增加,在9月份达到最高,之后开始降低,全年含量变化较小,且含量最高值较叶片和枝条中低。表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在寄主体内的消长与温度的周年变化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90.
硒、钴配施基肥对紫花苜蓿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播前基施硒钻微肥,研究硒钴配施对紫花苜蓿叶片内游离脯氨酸、K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氮代谢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硒钻用量分别为765g/hm2和1548g/hm2不但能有效地促进苜蓿叶片内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提高,增强苜蓿体内氮代谢的水平,而凡能提高现蕾期到开花期苜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硒钴用量分别为570g/hm2和1548g/hm2能有效地提高苜蓿叶片中K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