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为探明生物炭不同还田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扬麦13为材料,研究了旋耕生物炭不还田(CK)、生物炭旋耕还田(XG)、常规翻耕还田(FG)和深翻还田(SFG)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XG、FG和SFG处理显著增加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地上干物质积累量,促进花后干物质向籽粒转运,其中XG处理花后干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比CK提高4.97%,二者间差异显著,而FG、SFG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XG、FG和SFG处理对冬小麦强、弱势粒灌浆起始势和灌浆活跃期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冬小麦强、弱势粒快增期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Vmax),缩短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以XG处理效果最明显,其强、弱势粒Vmax分别比CK提高16.41%、6.49%, Tmax减少6.69%、12.97%,差异均显著;XG、FG和SFG处理能优化产量构成,其中XG处理有效穗数、千粒重、穗粒数、产量最高,分别比CK提高3.63%、8.19%、17.01%、14.27%,差异均显著。因此,在小麦-玉米轮作雨养无灌溉条件下,玉米秸秆生物炭旋耕还田可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及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提高强、弱势粒灌浆速率,增加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9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玉米对间作花生铁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花生相比,玉米花生间作提高了花生茎、叶和籽仁铁含量,促进了花生单株铁积累量,与郑单958、登海661和甜单21间作的花生籽仁铁含量分别提高了42.77%~48.47%、16.42%~19.9%和53.83%~60.94%,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单株铁积累量分别提高了45.27%~57.83%、7.07%~13.22%和98.47%~160.99%,除与登海661间作花生外,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基因型玉米改善花生铁营养效果表现为:甜单21〉郑单958〉登海661。  相似文献   
93.
豫西旱地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豫西旱地对小麦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平播(CK)等不同种植方式的增产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三种种植方式都有增温保墒的作用;地膜覆盖的增温作用主要表现在白天,秸秆覆盖、沟播的增温效应主要表现在夜晚;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的保墒作用表现在小麦拔节前;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沟播可增加旱地小麦的次生根、分蘖、叶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能有效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其增产效应为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沟播>平播。与平播相比,前三者的增产幅度分别达17.8%、16.6%、12.0%。  相似文献   
94.
为探究重庆烟区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生长发育、碳氮代谢、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云烟116’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氮肥水平(N1:常规施肥、N2:常规施肥减氮 8%)+锌肥水平(Zn1:0 kg/hm2、Zn2:15 kg/hm2)的2因素2水平试验。分析不同氮锌配施对烟草根系形态特征(根毛超微结构和根条数)、生理特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氮锌配施处理间不定根条数、根系活力、根系全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常规施氮量条件下配施锌肥,烟草根毛发生数量和根条数逐渐增加;锌肥的施入显著提高了根系生理特性。适宜的氮锌配施有利于烟草根条数、根系生理特性、主要化学成分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增加。N1Zn2处理条件下的烤后烟叶产量最高(2074.66 kg/hm2),产值最高(48982.72元/hm2),主要化学成分较其他各处理更为协调,并且从氮锌配施交互作用考虑烟草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以及烤后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产量,选择适宜的氮锌配施不仅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还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烤后烟叶品质。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氮锌配施条件下最适宜的肥料施用量为常规施氮量90 kg/hm2、施锌量15 kg/hm2。  相似文献   
95.
96.
97.
增施钾肥对小麦旗叶活性氧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小麦在生育后期,旗叶O2产生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积累,叶绿素(Chl)和蛋白质含量下降,生理功能减弱,逐渐衰老死亡。增施钾肥可减少旗叶O2产生,降低MDA含量,减缓Chl和Pr分解,起到延缓衰老、增强旗叶功能,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上产量的作用。施用量在150kg/hm2以下时,效果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超过150kg/hm2以后,效果又开始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8.
小麦高产栽培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量匀播并辅之以前期施氮(包括底氮)与中后期追氮比例6∶4或5∶5的“前氮后移”施氮技术,是实现小麦高产再高产的基本途径。在播种期干旱或雨涝晚播,增加密度的情况下,改变传统“重底轻追”施氮方式,减少前期(包括底肥)氮肥用量,加大中后期追氮比例,仍能获得较高产量,是实现小麦高产再高产的应变辅助性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99.
农业结构调整关键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选择好的生产项目很重要,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是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该技术成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品种介绍1.1京欣一号该品种早熟、抗病耐湿、品质佳,植株长势弱、叶型小、瓜码密、坐果率高。  相似文献   
100.
<正>甜瓜是蔬菜生产的重要品种,几年来,被我市广大种植户用于保护地生产。但由于技术原因,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几年来,我们几个同事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实用技术,希望能给广大种植户的生产带来收益。1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消费习惯、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宜选择种中、早熟品种,通常选种的品种有:富尔五号、富尔二号、台湾梅亚一号、富尔六号、金妃等。2培育壮苗(在日光温室中进行)2.1种子处理3月25日,将种子在阳光下晒24~36小时,先将种子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