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朕杰  任勇 《猪业科学》2008,35(3):42-44
由于近几年我国饲料产品竞争非常激烈,部分饲料生产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大量使用劣质原料:未经安全评估的饲料原料、违禁原料与添加剂等;甚至有些企业使用已明令禁止的药物或采用廉价的药物超量添加.广大养殖户在生产中常出现用药的盲目性和重复添加.这些问题均造成了饲料与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和市场消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严重影响了饲料企业自身和我国整个饲料工业的发展,并直接影响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和声誉.因此饲料安全的关键在于饲料原料的安全.  相似文献   
32.
传统的海参养殖模式主要为自然岩礁海区底播养殖、海上沉笼养殖、潮间带梯田养殖、粗放人工池养殖和工厂化养殖。这些养殖模式中前3种放养密度低,回采率低,产量小,后2种病害多,费用高,品质差。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健康养殖模式对于促进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34.
35.
为避免因气温低、阴雨多而引起的水稻早育秧黄苗、瘦苗、僵苗、病苗和死苗等现象,介绍了在蔬菜大棚中进行的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包括算准苗床面积、培肥秧田、浸种催芽、播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36.
绵麦367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10年10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定名并推广。该品种产量高,两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6.9 kg,比对照增产13.95%,高产试点亩产达594.7 kg,慢条锈病、高抗白粉病,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7.
母猪繁殖力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实践中,母猪的营养还未得到重视,母猪的繁殖能力没有真正得到发挥,而营养对母猪的繁殖力的影响甚为严重.母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又有所不同,本文从不同阶段母猪的营养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8.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试了216份小麦子粒的粗蛋白含量,用近红外仪采集数据,选择113份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最佳主成分数(Rank)=6,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377,决定系数(R2)=96.89。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对预测集样品进行预测,结果粗蛋白的预测均方差(RMSEP)=0.950,相对偏差(RSEP,%)=8.40。  相似文献   
39.
四川虽然处于长江上游,冬季均温多在零度以上,总体上不易发生冻害或者冻害很少发生。但是近年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小麦冻害时有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2015~2016年冬春之际,四川部分麦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冻害,具体表现为叶尖受冻发黄或叶片受冻枯死,大部分分蘖或整个植株冻死,对小麦产量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了解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和掌握一定的冻害防治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引进的糯小麦新品系宁W0065的利用价值,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和支链淀粉含量进行了分析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宁W0065具有株高偏高、穗长偏短、千粒重偏轻、生育期偏晚及易感白粉病等缺点,不能在四川生产上直接利用。不过,宁W0065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及纯糯的特点,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