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两系杂交小麦绵杂麦168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绵杂麦168进行更好地推广和产后加工的应用,该文对大田生产的绵杂麦168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杂麦168只有绵阳和德阳的全粉灰分与广元之间、绵阳与德阳面团的稳定时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品质指标在地区间无显著差异;其蛋白质与湿面筋和吸水率、形成时间与降落值、软化度与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软化度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大田生产上,只有绵杂麦168的吸水率和稳定时间、绵阳生产的绵杂麦168的容重和湿面筋指标达到中筋小麦标准,其余指标达到弱筋小麦标准。为了更加优质高效地产后加工绵杂麦168,必须加强对绵杂麦168的优质高效栽培措施的推广。  相似文献   
42.
泗水县自2007年开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在减少肥料施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做出了贡献。但由于传统施肥习惯的影响,农地不合理施肥现象仍然存在,农地过量施肥危害渐现,部分地块因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我们的工作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和困难。  相似文献   
43.
介绍植物秸秆收割机的工作原理、设计参数、适用范围.该机工作幅宽为1400mm,工作时,最高前进速度4500m@h-1~8000m@h-1,工作效率9100m2@H-1.  相似文献   
44.
圆盘式有机肥撒肥器抛撒性能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研究圆盘式有机肥撒肥器的抛撒性能.[方法]在自制的圆盘式有机肥撒肥器试验台上进行了影响撒肥均匀度的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测试.[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安装2组偏心叶片的圆盘、两盘安装中心距750 mm时撒肥均匀度的平均偏差最小.随着两圆盘转速的增大,撒肥均匀度平均偏差快速减小,转速超过200 r/min平均偏差变化程度非常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组偏心叶片的圆盘、两盘安装中心距750 mm,圆盘转速200 r/min时撒肥均匀度的平均偏差最小.[结论]所设计的撒肥器具有撒肥均匀、工作效率高的特性,这为有机肥撒施机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上蔟条件与蚕茧解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蔟中环境直接影响于解舒的,莫过于化学变化所导致的丝胶、丝素的质变。日本报导系由于蔟中有不良气体经过我们调查、试验和定性分析的结果,蔟中远不止于不良气体如氨、二氧化碳,还有酸、碱、盐等物质,因此我们把它统称为“蔟中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蔟中的存在,并在水的作用下直接影响着蚕茧的茧质;这些化学  相似文献   
46.
新农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针对当前农林专业教学与信息技融合面临的线上教学优势体现,混合教学模式中线下课堂教学的重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高阶性、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依托并发挥不同智能工具和平台的优势、注重线下教学环节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检验、注重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积极寻求发达地区教学资源共享等应对措施,以期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绵麦43是以自育的中间材料07146-12-1为母本,贵农19-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06005)。该品种在四川省区域试验中表现产量高,品质优良,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8.
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的突出特点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温光型不育系与恢复系组配,育成广适抗病高产优质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2007年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10月下旬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定名推广。  相似文献   
49.
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继2003年第1个育成并通过国家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绵阳32号之后.2007年又育成温光型两系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并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其不育系MTS-1、恢复系MR168以及杂交组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和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的田间质量检验。绵杂麦168杂种优势强、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突出、适应性广泛,在四川及长江上游地区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它将是通过四川省审定的第1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第2个杂交小麦新品种.并使我国在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领域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0.
绵麦37是四川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含6VS/6AL易位染色体,高抗白粉病。为了明确6VS/6AL在其衍生品种中的传递情况,本研究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和ND-FISH技术对内麦8号、绵麦37的衍生品种(系)和部分相关亲本共17份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麦8号、绵麦37及其9个衍生品种(系)都含有1对6VS/6AL易位染色体,其中内麦8号、绵麦37、绵麦51、绵麦285、绵麦1416、绵麦1419和绵麦1618的6AL长臂上带有寡核苷酸探针Oligo-713的信号,而其余4个衍生品种(系)的6VS/6AL染色体无该探针信号,说明绵麦37衍生品种(系)中的6VS/6AL染色体出现了新型结构变异。根据系谱和其他亲本的 ND-FISH分析结果可以推测,这种结构变异是由6VS/6AL易位染色体与小麦6A染色体在长臂上发生重组交换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