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烟粉虱对高温和低温胁迫响应及生态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明确烟粉虱对高温和低温胁迫的响应,以期制定适合陕西省的生态防控策略。设置不同温度及时间的处理,研究烟粉虱不同虫态对高温及低温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卵、若虫、蛹、成虫死亡率均随着低温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在6~0℃,随着温度下降死亡率升高幅度显著低于0~-6℃下降幅度。其中蛹的抗寒性最强,卵次之,若虫和成虫抗寒性最差。在34~44℃,烟粉虱卵、若虫、蛹、成虫的死亡率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高温胁迫时间与烟粉虱各虫态的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温胁迫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说明烟粉虱对高温和低温胁迫响应均较敏感,由此提出主攻棚内,兼顾棚外的防治策略,即冬季阻断烟粉虱进棚,夏季采用高温闷杀方法综合防治烟粉虱。  相似文献   
53.
水管体制改革解决了供水体制问题,给引黄供水提供了发展空间。如何实现供水单位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54.
陆家堡凹陷是辽河外围众多中生代凹陷中发现油藏类型和油气储量最多的凹陷,为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和指导同类型凹陷的勘探,对其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开展了研究。研究表明:凹陷已知油藏类型可划分为4大类9个亚类;油藏分布主要受优质烃源岩、有利沉积相带和构造带的控制,在平面上表现为油气藏紧邻生油洼陷分布或位于生油洼陷中。在纵向上表现为油藏多分布于烃源岩厚度大、类型好、丰度高的九佛堂组;近岸水下扇扇中亚相、扇三角洲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是最有利的相带;凹陷的陡坡带以构造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为主,斜坡带以断块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和砂体上倾尖灭油藏为主;深陷带主要发育透镜状岩性油藏、砂体上倾尖灭油藏和火山岩油藏。  相似文献   
55.
鸡粪加入酒药,酵母和乳酸菌发酵既可除臭,又可起到一定质的变化。用发酵处理的鸡粪代替部分猪的日粮,为鸡场的鸡粪提供出路,又可降低养成本,提高养鸡养猪经济效益。本试验鸡粪的处理方简便易行,适合养鸡养猪专业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针对以往作物模型都是基于单点进行研究而导致空间外推不理想、尺度上升困难等问题,根据水稻生产潜力模型和栅格计算的特点,将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综合利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Visual Studio NET 2005开发环境中嵌入ArcGIS Engine组件.利用COM技术,遵照软件系统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水稻生产潜力动态预测系统.该系统使模型参数得到系统化处理,模型计算更加高效,分析更加精确,能较好地实现水稻生产潜力动态预测功能,同时对农业资源管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基因芯片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近几年兴起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其应用于毒理学基因突变的检测及染色体畸变分析等方面,推动了毒理学的研究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深入到未曾达到的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58.
棉花正常的生育过程,是地上部光合作用和地下根群吸收养分、水分的有机统一过程。因此,研究不同类型品种的根系生长以及不同地温变化对棉根生长的影响,对筛选高产棉株,改进棉花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开始于1979年,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并进。选用中熟的晋棉4号,中早熟的鲁棉1号和早熟的中棉所10号品种。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59.
5种药剂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在田间应用并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防治效果的药剂,选用10%噻唑膦GR、98%棉隆GR、1.8%阿维菌素WP、5%辛硫磷GR、5%丁硫克百威GR,在前茬发病均匀的马铃薯地块进行沟施或土壤熏蒸,采用"Z"字型法取样,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和保产率。结果表明,10%噻唑膦GR、98%棉隆GR、5%丁硫克百威GR施药后45 d和90 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8%和91.4%、90.1%和87.6%、61.1%和57.0%,而1.8%阿维菌素WP和5%辛硫磷GR杀灭线虫作用效果较差。10%噻唑膦GR和98%棉隆GR对茎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4%和86.3%,其次为5%丁硫克百威GR、5%辛硫磷GR和1.8%阿维菌素WP,防治效果分别为66.8%、61%和53.0%。10%噻唑磷WP和98%棉隆WP对马铃薯的保产效果最好,保产率分别达78.3%和77.2%,其次为5%辛硫磷WP、5%丁硫克百威WP和1.8%阿维菌素WP,保产率分别为51.1%、56.1%和38.3%。因此,10%噻唑膦WP和98%棉隆GR对茎线虫减退率、防治效果和田间保产率均优于其他药剂,其中10%噻唑膦WP具有更经济、更方便、更稳定的田间防治效果,应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0.
旨在对陕西榆林8个县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群体进行特异性分子鉴定,明确该地区线虫病害的种群类型,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病的快速诊断和及时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通用引物rDNA1/rDNA2和特异性引物DdS1/DdS2 (A型)、DdL1/DdL2(B型)进行基因扩增、测序、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线虫种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陕西榆林8个采样点线虫病害种类均为马铃薯腐烂茎线虫B型,并且这8个地理种群的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