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58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建立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蚀斑克隆方法,用不加中性红的营养琼脂为覆盖层,在倒置显微镜下挑斑,对3株H5N1亚型AIV鸡胚分离毒株进行了蚀斑克隆纯化,从同一鸡胚分离毒株中纯化得到了蚀斑大小和形态均存在显著差异的毒株,共获得13株蚀斑克隆纯化株。研究结果表明,当小牛血清浓度为2%时,加入终浓度50 μg/ml的胰酶可明显促进和刺激蚀斑的形成,蚀斑的直径和PFU/ml均有显著的增加。通过TCID50、EID50和LD50测定发现,来自同一鸡胚分离株的不同蚀斑克隆纯化株中,蚀斑大、毒力强的克隆毒株占优势,而且蚀斑较大的,其毒力也较强。对得到的13株蚀斑克隆毒株的全基因组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蚀斑克隆纯化株在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均符合高致病性通报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  相似文献   
52.
H5亚型禽流感病毒间接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当前严重威胁我国养禽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病毒为研究对象,病毒在犬肾细胞(MDCK)上培养增殖,经蔗糖梯度离心对病毒进行纯化,免疫清洁级的新西兰公兔,高免血清经辛酸-硫酸铵法和葡聚糖G50柱纯化,制得第一抗体。以FITC标记的山羊抗兔IgG为第二抗体,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方法。本法的最佳检测组织为心肌和胰腺,检测时间只需3小时,本法可检出人工感染后36小时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鸡只中的病毒,对禽流感H7亚型、H9亚型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禽出败等病料进行特异性检验结果均为阴性。运用本方法对69个禽场的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与鸡胚分离法进行比对,9个阳性场(广东省2004年9个原疫点的病料)的9份病料中,检出8份阳性;而鸡胚分离法阴性样品,本法检测结果与之完全相符。本法用于禽流感H5亚型病毒的快速诊断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特异、费用低廉和不存在交叉污染等优点,在当前流行的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快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鹅源禽副粘病毒GPMV/QY97-1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对新近分离到的鹅源禽副粘病毒GPMV/QY97-1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球形,直径121~250nm,表面有纤突,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血凝反应能被I型禽副粘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由此初步判定该病毒属于I型禽副粘病毒,该病毒人工感染1、14、28、48日龄的鹅,发病率均为100%。致死率分别为100%、87.5%、62.5%、12.5%;人工感染25日龄的鸡,发病率和致  相似文献   
54.
【目的】克隆鸽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7,TLR7)全基因,预测其主要功能区域并分析在鸽的各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RT-PCR、RACE、相对荧光定量PCR、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和结论】研究发现鸽TLR7基因cDNA全长3 516 bp,ORF全长3 175 bp,编码1 048个氨基酸.其蛋白结构主要由胞外的富含亮氨酸的结构域(LRRs)、跨膜域(TM)和胞内的Toll/白介素-1受体结构域(TIR)3部分构成.鸽TLR7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鸿雁Anser cygnoide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鸡Gallus gallus和麻雀Taeniopygia guttata的相似性均高于78%,与哺乳动物的相似性约为60%,与鱼类的相似性低于55%.鸽TLR7基因在小肠、脾脏、肾脏、肝脏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大脑、肺脏、气管、心脏、胰腺、肌肉、皮肤中表达量相对较低.该研究克隆了鸽TLR7全基因,并预测其主要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55.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是世界上流行范围最广、对全球养禽业造成最严重经济损失的家禽传染病之一。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控制此病重要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禽业生产中。随着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新城疫疫苗的研制与创新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将从新城疫疫苗研究现状和主要新城疫疫苗及其优缺点作简要阐述,为新城疫疫苗的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针对水稻生产中氮肥用量过高、劳动力成本上涨及移栽密度越来越低的现状,设置氮肥、密度互作试验,研究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及其互作效应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节氮、省工合理栽培及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和密度均可显著影响水稻产量,互作效应显著。施氮(N82.5、N165.0、N247.5)后平均分别增产30.6%、47.8%、44.6%;密度为21万蔸/hm2时,籽粒产量最高。有效穗数随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提高密度后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出现降低。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随密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产成本上涨的形势下,低氮水平时应适当增加密度,提高移栽密度时则应控制氮肥用量。在本试验条件中,移栽密度为22.1万蔸/hm2的基础上施氮194.9 kg/hm2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节氮、省工栽培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上海市动物源食品中山夫登堡沙门菌Salmonella Senftenberg的流行情况、耐药性和分子分型情况.【方法】于2008—2012年在上海分离鉴定得到15株动物食品源山夫登堡沙门菌,通过琼脂稀释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和结论】15株山夫登堡沙门菌有7株对磺胺异恶唑具有耐药性(46.7%),除1株对链霉素耐药外(6.67%),对其他抗生素均较为敏感.PFGE分型分为10个基因型.部分不同来源的基因型(X3,X4,X5)具有高度的相似性(88.2%),表明这些不同来源的菌株可能存在流行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r Ch IFN-α-Ch IL-18、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及产物纯化与活性检测,研究高效广谱鸡基因工程重组复合抗病毒制剂,以对鸡的病毒性疾病进行防治.【方法】采用融合PCR(Fusion PCR)方法,利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形成具有重叠链的PCR产物,通过PCR产物重叠链的延伸将鸡α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 alpha,Ch IFN-α)与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 IL-18)基因构建Ch IFN-α-Ch IL-18融合基因并克隆入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原核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可溶性蛋白,并进行SDSPAGE分析、Western-blot鉴定.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r Ch IFN-α-Ch IL-18蛋白在细胞上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及新城疫病毒(NDV)增殖活性.【结果和结论】成功构建并克隆了p ET28a-r Ch IFN-α-Ch IL-18融合基因.融合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的r Ch IFN-α-Ch IL-18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 000,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在90%以上.r Ch IFN-α-Ch IL-18蛋白在鸡胚成纤维(CEF)细胞上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其抗VSV和NDV的活性明显高于单一r Ch IFN-α、r Ch IL-18蛋白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59.
王晓龙  任涛 《国土绿化》2011,(12):37-37
一、栽植地块选择 选择平坦和向阳开阔的缓坡地,要求土层厚1米以上,土壤深厚、疏松、肥沃,具备一定的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60.
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PCR-RFLP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flic基因可变区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出约866 bp的产物,用Hinpl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经RFLP分析区分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利用该技术对1株鸡白痢沙门菌标准株及2株鸡伤寒沙门菌标准株进行分子鉴别,结果与预计的RFLP模式相符,证明该方法可行.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