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以意大利青霉、指状青霉、柑橘链格孢为供试菌种,采用生长速率法对30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离体抑菌试验,并将抑菌效果最好的黄连醇提物用于奥林达夏橙的活体防效和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30种中药醇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菌丝生长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其中黄连抑菌效果最好,达到100%,与咪鲜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025g/mL;防效试验第10天时,黄连醇提液对3种真菌孢子混合液的防治效果仍高达90.87%,与咪鲜胺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保鲜试验进一步表明黄连醇提液能有效降低夏橙果实腐烂和霉变的发生,提高好果率,减少果实中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损失,与咪鲜胺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2.
复合天然保鲜剂保鲜葡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藤葡萄为试材,以1.5%的壳聚糖及不同浓度茶多酚(A)、高良姜(B)、大蒜素(C)为涂膜剂进行正交设计,测定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和褐变指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定法筛选出最佳复合涂膜剂配方,并以二氧化氯和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该配方涂膜葡萄后室温贮藏期间主要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正交处理所筛选的复合涂膜剂配方为A2B1C2,该配方处理可有效提高好果率,降低褐变指数和失重率,维持果实中较高的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Vc含量,延缓葡萄的品质劣变和衰老。  相似文献   
53.
杜仲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庭坤  何俊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712-6713
[目的]探讨用超声提取法提取杜仲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杜仲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杜仲叶为试材,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工艺从杜仲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浸润时间、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度〉浸润时间。用超声提取工艺法从杜仲叶中提取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15、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30min。在最佳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平均为2.42%。[结论]超声提取法比常规浸泡法的提取时间明显缩短,且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54.
猕猴桃采后软化过程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为研究材料,探讨其在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果实软化与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随着果实硬度的降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果皮和果肉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果心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却保持不断增加的趋势。在整个贮藏期间,果皮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果肉和果心相对较低。与对照相比,乙烯利处理可以加快果实软化的速度,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果皮、果肉和果心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而壳聚糖处理则明显延缓了果实软化的进程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的幅度,降低了果皮、果肉和果心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5.
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期耐镉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0.5 mmol/L镉(Cd)胁迫对贵州省主要栽培的32个水稻品种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和鲜质量的影响,并根据综合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d对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芽生长的影响显著,且对根的抑制效应大于芽;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状况对Cd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应用快速聚类方法,根据综合效应可以将参试品种划分为耐受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种不同类型,其中耐性品种有中优5617、II优808、川江优3号,敏感品种有中优9801、冈优725、中优293、黔香优2000、金优425、宜香1979、宜香优101,其他为耐性中等品种。  相似文献   
56.
镉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防止重金属毒害的发生和在环境监测中对重金属的评价,以小麦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丙二醛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镉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生长的抑制效应较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提高,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根生长明显受抑制,且镉胁迫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幼苗根、芽中的MDA含量、G-POD明显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根的SOD活性在1 000 μmol/L Cd胁迫下略低于对照,而CAT、APX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表明遭受了氧化胁迫和膜脂过氧化损伤,这可能是镉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生长受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水杨酸对镉胁迫下莴苣幼苗生长和氧化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Cd作为毒性较高的环境毒物,不仅危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作为一类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诱导植物抗性方面起重要调节作用.以笋王一号莴苣为试验材料,研究SA处理对Cd胁迫下莴苣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和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外源SA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Cd对莴苣幼苗生长的毒害效应,促进根长和叶面积的增加;增加Cd胁迫下幼苗根和叶中SOD、CAT和APX的活性,降低G-POD 活性,减少MDA积累,减轻了Cd引起的氧化胁迫程度,以10 μmol/L 的SA处理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8.
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Cd胁迫响应的差异,以对Cd耐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丰优2号和丰优9870)为材料,研究了Cd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α-淀粉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显著影响了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生长,幼苗根和芽要比种子萌发对Cd敏感,根较芽更敏感.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幼苗根、叶中的MDA含量、G-POD活性明显增加,SOD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CAT、APX和α-淀粉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且Cd~(2+)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两个小麦品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受Cd的毒害程度不同,其中对丰优2号的影响更明显,在较高浓度Cd~(2+)胁迫下,丰优2号的α-淀粉酶、CAT、APX活性明显低于耐Cd品种丰优9870,说明Cd胁迫对前者的毒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59.
以厚叶养生快菜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快菜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对镉(Cd)毒害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50~400μmol·L~(-1) Cd胁迫对快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明显抑制作用,但不同浓度Cd胁迫下快菜根长和活力指数显著下降。5~160μmol·L~(-1) Cd处理下快菜幼苗的总叶面积、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和鲜质量均受到明显抑制。表明快菜幼苗期比萌发期对Cd毒害更敏感,其中快菜幼苗的根干质量对Cd胁迫的响应比其它指标更为敏感,其EC_(10)、EC_(20)和EC_(50)值分别为0.03、0.26、13.03μmol·L~(-1),可作为快菜对Cd毒害敏感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60.
盐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50、100、150、200 mmol·L-1)NaCl胁迫对莴苣种子萌发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ol·L-1NaCl胁迫下,华艺奶油莴苣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比对照略有增加,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 mmol·L-1 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根和芽的长度和鲜重NaCl胁迫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根的下降幅度比胚芽大,说明盐胁迫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