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马铃薯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种马铃薯花药为材料,探讨不同基因型、不同预处理条件和不同培养基添加物对马铃薯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花药诱导率差异很大,在供试的20个马铃薯材料中,多数材料花药诱导率低,少数材料诱导率能达到2%以上.低温和高温预处理对马铃薯花药培养都有促进作用,35℃高温黑暗预培养能明显提高花药诱导率.活性炭和马铃薯提取液对花药诱导有益.  相似文献   
42.
本文首次用EBHQ法研究了高粱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22个品种的核型及部分品种的G—带带型。结果表明,高梁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核型较为一致,其基本核型为:2n=20=16m+2Sm+2st(2SAT),只有一对染色体具有随体,且属于“大随体”类型。用该法不仅在晚前期、早中期和中期染色体上诱导出了丰富的G-带,且首次在早后期染色体及随体上获得了G-带。  相似文献   
43.
44.
以不同基因型(青蒿素含量1.3%以上)的花序轴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初步建立了不同基因型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MS基本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时,附加6-BA 1.0~3.0 mg/L+NAA 0.1~0.5 mg/L能直接从愈伤组织块诱导出不定芽,且不同基因型诱导的激素浓度不同.再生植株的株系培养,附加低浓度的6-BA 0.1~0.3 mg/L+NAA 0.05~则有利于快速生长成苗,同时附加IAA或GA3对其生长也有一定好处,但主要与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45.
用不同生姜品种竹姜与黄姜幼嫩根茎经高温预培后,剥取茎尖分生组织在MS 1.0mg/L 6-BA 0.5~1.0mg/LNAA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30~40d后分化出1.9个小芽,此时将细胞分裂素6-BA浓度增加到2.0~3.0mg/L,培养30d小芽增殖4.2个以上。生长素NAA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激素,移栽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6.
叶片数量调控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去叶和植株下放的处理方式改变雾化栽培马铃薯植株的源强来探讨源器官调控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叶和植株下放能显著增加雾化栽培马铃薯植株的高度,但会极显著降低植株的茎粗、分枝数、根系体积、单株匍匐茎数和单株合格薯块数。  相似文献   
47.
高粱染色体组型及G一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用EBHQ法研究了高粱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22个品种的核型及部分品种的G一带带型。结果表明,高粱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核型较为一致,其基本核型为:2n=20=16m 2Sm 2st(2SAT),只有一对染色体具有随体,且属于“大随体”类型,用该法不仅在晚前期、早中期和中期染色体上诱导出了丰富的G一带,且首次在早后期染色体及随体上获得了G一带。  相似文献   
48.
应用AMMI模型评价马铃薯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AMMI模型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区试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线型回归分析的条件不具备时,AMMI模型可解释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的互作。通过AMMI模型双标图和稳定性参数可以比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大小,进而评价各参试品种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