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为了明确广西审定水稻丝苗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差异与趋同程度,选用2017—2023年广西审定的66个丝苗品种为材料,对18个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鉴定、表型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66个品种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多样性丰富;基于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的品种间欧氏距离聚类,可分为5类,包含29个品种的类群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表现趋同,此类群包含两系杂交稻品种、三系杂交稻品种和常规稻品种;两系杂交稻品种表型多样性最高,分布于各个类群中,常规稻最低,基本被聚在同一大类中。类群间农艺性状表型和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具有相同母本或相同父本的品种基本聚归同类,品种间欧氏距离短。育种组配间会出现亲缘关系较远、农艺和品质性状接近的趋同情况。结果可为广西丝苗型水稻品种的组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2.
23.
不同结构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流过不同结构型式混播草皮缓冲带径流中污染物迁移影响的分析,研究其对农田径流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TN、TP进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7.89 mg/L和1.04 mg/L的试验条件下,混播草皮缓冲带结构对农田径流TN、TP的去除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含有生态草沟的混播草皮缓冲带对TN、TP的去除能力明显强于单一缓坡和缓坡-阶梯结构的混播草皮缓冲带,其对径流水TN和渗流水TN的质量浓度削减率分别为51.08%和58.75%,对径流水TP和渗流水TP的质量浓度削减率分别为51.31%和65.29%。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在3种水分条件下接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菌株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对芦苇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从芦苇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研究DSE对芦苇幼苗的接种效应。[结果]在水分正常条件下,接种DSE的芦苇幼苗生物量增加21.8%,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9.1%,脯氨酸大幅增加70.2%,SOD活性提高27.7%,CAT活性提高18.4%(P<0.05);水淹胁迫下,接种DSE后芦苇与对照相比在生物量、地径、叶绿素含量方面差异显著(P<0.05),分别增加了42.8%、14.3%和34.4%,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则分别降低20.7%和11.0%;干旱胁迫下,接种DSE后芦苇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减少13.3%和23.2%,可溶性糖、SOD和CAT分别降低17.7%、73.7%和10.8%,MDA含量反而提高40.3%(P<0.05)。[结论]在正常水分下,接种DSE对宿主生长和光合作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都有显著提高;水淹胁迫下,接种DSE对芦苇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可通过渗透调节作用降低水淹环境对植物的伤害;干旱胁迫下,芦苇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作用和抗氧化能力均有所降低,抗旱性与抗逆性也都有所下降,此条件下DSE对芦苇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接种DSE和不同水分条件均对芦苇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其中水分条件对芦苇的苗高、地径、鲜重和MDA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01),接种DSE对芦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SOD和CAT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01)。  相似文献   
25.
火龙果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应用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火龙果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保健美容作用的新兴水果.现综述火龙果的生物学特性,茎、花和果实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以及当前对火龙果果实、花和茎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还介绍火龙果在食品、制药和化妆品等工业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
董银卯  唐冬雁  何聪芬  赵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46-5747,5802
[目的]确定绿豆芽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及绿豆发芽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类成分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绿豆中异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用HPLC法测定牡荆素和异牡荆素在绿豆发芽过程中(0~6 d)的含量。[结果]绿豆芽中异黄酮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1次,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溶剂为50%乙醇,料液比为1∶50。绿豆发芽第4天,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含量最高,但均低于其在绿豆中的含量。[结论]该研究为绿豆及绿豆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mtDNA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75-3369B为材料,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Mbo Ⅰ对75-3369B的mtDNA进行完全酶切和部分酶切,构建了两个基因文库。其中用EcoR Ⅰ酶切得到的库(以下简称ME库)由350个重组子构成;Mbo Ⅰ酶切所构建的库(以下简称MM库)由450个重组子构成,MM为的库容量是98.12%。同时,讨论了两种建库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8.
为了明确广西审定丝苗型品种的趋同程度与遗传差异,选用19个广西审定丝苗品种,通过18个主要农艺性状表型鉴定与聚类分析,并采用48对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农艺性状表型的品种间欧氏距离聚类,可分为4类,包含12个品种的类群农艺性状表型表现趋同;3个两系品种,2个常规稻,14个三系品种均被聚类在不同的大类中,说明育种方式不影响表型聚类,农艺性状表型差异多样。基于SSR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所有品种可以被划分为4个类群,而不同类群之间的遗传差异也显而易见,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相同母本,或采用相同父本的品种,基本归于同类。两种聚类结果的对比表明,育种中品种间会出现遗传关系较远,农艺性状接近的情况;也会出现遗传关系较近,农艺性状相差较远的情况。研究农艺性状表型鉴定与聚类和解析遗传多样性的结果可为广西丝苗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9.
分析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理清香稻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为选育优质香稻品种提供参考。为分析广西审定的24个常规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明确其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4个广西常规香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8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70个等位基因位点;遗传多样性参数中观测等位基因数(Na)变化幅度为1~9,平均为3.54;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变化幅度为1~4.5534,平均为2.0736,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最高是RM21,其次是RM481、RM493和RM258,说明这4对引物有较高的检测效率;Shannon’s指数(I)的变化幅度为0~1.7942,平均为0.7726;多态信息含量(PIC)值的变化幅度为0~0.7541,平均为0.3732,属于中度多态位点,说明24个广西常规香稻品种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24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3299~0.9600,其中‘三香628’与‘农香32’遗传相似系数最小,说明这2个品种遗传基础差异最大,亲缘关系最远,‘万香696’与‘广粮香2号’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说明这2个品种遗传基础差异较小,亲缘关系接近...  相似文献   
30.
采用化学杂交剂(CHA)配制杂交种是当前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河北省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组开展了小麦化杀制种研究,在乙烯利化学杀雄技术基础上加工改造,开发出冀化1号(ES)和冀化2号(EK)两种化杀改进剂,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