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5篇
  45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美国低碳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农业,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美国的农业和生物能源政策的基本情况,从联邦政府、州政府、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农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5个方面阐述了美国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减排的相关措施,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农业机械化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环境资源及花生发展前景,从种植生产、品种及花生制品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宁夏花生的生产现状,指出了宁夏花生生产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优质花生基地、搞好产品深加工、扩大市场竞争等建议,为宁夏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测定库存1~10 a小麦、水稻种子的发芽率、水分以及粗蛋白质等指标,明确种质资源库(常温)保存的种质发芽率、籽粒特性与保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库存种质发芽率随着保存年份的增加而降低;籽粒水分随保存年份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品质分析表明,随保存年份的增加小麦硬度呈下降趋势,粗蛋白质含量呈现波浪式升高趋势,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均呈缓慢升高趋势;水稻随保存年份的增加籽粒硬度、胶稠度呈下降趋势,粗蛋白质含量呈现波浪式升高趋势,而直链淀粉无明显规律。种质更新周期小麦为8 a、水稻为5 a。  相似文献   
14.
针对播种期液态肥精量深施的技术需求,该文提出一种液态肥对耙点施系统,并针对喷出的液态肥需满足较佳集束性和施肥量等要求,设计一种液态喷肥装置。在Fluent软件中建立锥直型、圆锥型和圆柱型三种不同形状喷嘴的流体仿真模型,对喷嘴的非淹没射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喷嘴喷出的液态肥速度和总压的变化,得出不同喷嘴的集束性能,确定了圆锥型为最佳喷嘴形状。选用圆锥型喷嘴,以施肥量为评价指标,以液泵压力和喷嘴直径为试验因素,设计了二因素五水平全因子试验,建立施肥量与液泵压力、喷嘴直径之间的回归方程。仿真结果表明,液泵压力和喷嘴直径对喷肥装置的施肥量影响显著(P0.01),其中,喷嘴直径对施肥量的影响程度更大;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实际试验施肥量与仿真结果变化趋势一致,施肥量试验值与修正后的回归方程预测值整体平均误差为1.62%,基本满足施肥量要求。该研究为种期液态肥精量深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入射角度对气力射播小麦种粒入土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稻麦轮作区黏湿土壤条件下的小麦机械化播种,为避免传统接触式小麦播种技术存在的粘附堵塞严重和作业阻力、功耗大等问题,该文采用非接触式小麦气力射播技术理论,通过自制的小麦气力射播试验台,开展整洁种床土壤条件下入射角度对气力射播小麦种粒入土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相同加速气压下小麦种粒的射播速度垂直分量和射播深度不断增加,小麦种粒触土后产生水平滑移和弹跳的几率变小,且各入射角度下射播深度与射播速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入射角度下小麦种粒呈现出不同射播深度和土壤冲击效果,小麦种粒未产生损坏情况;当入射角度≥45°和射播速度垂直分量≥25 m/s时,小麦种粒可被完全射播入土壤中且出苗率大于86%,90°入射角度下的射播效果最好。同时,为实现田间作业时小麦种粒的垂直射播入土,应使射播速度水平分量与机具作业速度相等且射播速度垂直分量≥25m/s。试验结果可为非接触式小麦射播装备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立式驱动浅旋耙设计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中国黄淮海地区保护性耕作少免耕作业、表土耕作时对地表平整度、表层碎土效果要求较高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立式驱动浅旋耙,通过对由作业机构参数进行设计优化、刀具的运动学分析与动力学分析,得出了影响土壤受力的因素为机具前进速度与刀具转速,并采用离散元仿真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田间验证试验,以碎土率、土壤容重、地表平整度为试验指标,对立式驱动浅旋耙进行性能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前进速度为1.4 m/s,刀具转速为350 r/min时,其碎土率为95.4%,土壤容重为0.82 g/cm~3,土壤平整度为16.3 mm,满足少免耕作业前碎土及秸秆覆盖要求。该研究为少免耕播种前的地表浅旋作业机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双氢青蒿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断奶仔猪肝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双氢青蒿素(DHA)对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影响,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的方法建立了氧化应激模型。选用健康的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CON)、模型组(LPS)和处理组(LD,LPS+DHA),每组10个重复。CON组和LPS组饲喂基础日粮,LD组饲喂基础日粮+80 mg·kg~(-1) DHA。各组饲喂相应日粮21 d。在宰前4 h对LPS组和LD组按照体重腹腔注射100μg·kg~(-1) LPS,CON组注射相同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LPS组肝中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PC)、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LPS组肝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LD组中MDA、PC、8-OHdG和H_2O_2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T-AOC和GPx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另外,与CON组相比,LPS组肝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CAT的mRNA表达量以及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DHA处理可显著(P0.05)逆转LPS引起的上述变化。结果表明,DHA可能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的调节来缓解由LPS引起的断奶仔猪氧化应激,本研究可为畜牧生产中减少氧化应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缢蛏稚贝饵料和底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缢蛏稚贝投以三角褐指藻加钙质角毛藻和叉鞭金藻加钙质角毛藻的饵料效果最佳,稚贝不但生长快(日平均增长壳长82微米),而且存活率也高(90%)。饵料投放密度为:在培养第1-4天,2.5万个-5万个/毫升;第5-8天,每天增加至10万个/毫升左右;第9天后,可增至20万个/毫升。在稚贝培育初期宜在水底投放细砂或泥质砂,随着稚贝的生长发育,逐渐增加底质中泥土的比例,这样可提高育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砍切式玉米秸秆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中国北方一年两熟区玉米收获后地表秸秆量大,甩刀式秸秆还田机粉碎长度合格率低,影响后续小麦少免耕播种等问题,基于四连杆机构往复运动原理,利用地表作为支撑,提出了利用砍切对秸秆切段还田的思路,进而研发出一种砍切式玉米秸秆还田机。为避免后续小麦播种时出现拥堵现象,设计秸秆切断长度不超过小麦窄行行距的一半(6 cm);通过理论计算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优化了切刀的运动轨迹并确定切秆装置各杆件尺寸并分析了机具切割功耗为28.39 kW;利用ANSYS软件对切刀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切刀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收获后秸秆全量保留的条件下,与甩刀式秸秆还田机相比,砍切式秸秆还田机粉碎后秸秆平均长度短0.73 cm,秸秆长度不合格率小5个百分点,秸秆长度变异系数小0.218;机具运行平稳性试验表明砍切式玉米秸秆还田机振动略大于甩刀式玉米秸秆还田机,但差异不显著,该机平稳性满足作业要求;切刀入土平均深度为7.71 cm,可明显降低0~10 cm土层土壤容重;后续播种试验试验表明在砍切式秸秆还田机作业后地表进行播种时,播种机无拥堵现象且播种深度合格率比甩刀式大2.3个百分点。该文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北方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提供一种新型装备,有利于促进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非对称式大小圆盘开沟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解决东北一年一熟区玉米秸秆覆盖地免耕播种玉米存在的秸秆覆盖量大导致机具堵塞严重和双圆盘开沟器入土困难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非对称式大小圆盘开沟装置,该装置采用大、小圆盘一前一后非对称设置,大圆盘预先切割秸秆、残茬,小圆盘完成秸秆拨离并开出种沟,为玉米免耕播种提供清洁种床。无秸秆覆盖下的EDEM离散元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预先验证了开沟装置的作业性能。秸秆覆盖下的田间试验表明:该装置在秸秆覆盖条件下仍可实现较为稳定可靠的开沟效果,平均开沟深度为71.41 mm,平均开沟宽度为38.27 mm,满足玉米免耕播种作业要求;不同秸秆覆盖条件下,该装置作业流畅、种沟整洁,无明显堵塞和连续晾仔、断条现象,切茬、入土性能良好。该研究可为玉米少免耕播种开沟装置的改进及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