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5篇
  4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方草压捆机D型打结器驱动齿盘重建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目前方草压捆机打结器主要依赖进口,而进口打结器驱动齿盘由于凸轮工作曲面连续性差、未达静平衡,易使驱动齿盘磨损,影响打结器工作稳定性,不能满足秸秆高速打捆要求。该文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逆向工程原理,以Imageware和pro/E软件为工具,优化设计了一种曲面质量高、传动平稳的配重式驱动齿盘。驱动齿盘凸轮槽工作面曲面连续性和等值面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配重式驱动齿盘凸轮曲面位置偏差为0.0013~0.0037 mm,切率变化为0.1393°~0.1400°。曲面曲率变化连续,弦偏差为0.100 mm,达到A级曲面要求。凸轮曲面配合零件工作平稳,可有效保证打结作业时序。齿盘平衡检测结果表明,设计的配重式驱动齿盘静平衡性能高,可以满足我国收获时节大秸秆量下高速打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
针孔管式小麦匀播机构气力损耗特性数值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孔管式小麦匀播机构的气道结构复杂、排布密集、截面积多变、弯折狭长,对气流的流通造成阻碍。为优化机构参数、减少气力损耗、提高气力利用效率,本文通过对流体域内可导致气力损耗的区域(变截面狭长圆柱区域、输气管弯折区域、气室汇流区域及负压口-气室连接区域)进行分析,明晰了各区域产生气力损耗的原理及类型,得出横向输气管直径、输气管夹角及负压口直径是影响气力损耗的关键参数。以上述参数为试验因素,以吸种孔平均气流速度、吸种孔最低气流速度及吸种孔速度标准差为试验指标,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仿真试验,得到各参数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并确定气力损耗最小的参数组合为:横向输气管直径8 mm、输气管夹角105°、负压口直径36 mm。在此参数组合下,吸种孔平均气流速度为86. 4 m/s,吸种孔最低气流速度为75. 16 m/s,吸种孔速度标准差为7. 35 m/s。样机试验结果略小于仿真结果,但趋势一致,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3.
中国北方地区深松对小麦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不同地域、作物、气候类型、试验年限下,深松旋耕(subsoiling and rotary tillage,SSRT)、深松免耕(subsoiling and no tillage,SSNT)对小麦玉米作物产量的影响,该文以旋耕(rotary tillage,RT)作为深松旋耕(SSRT)对照;以免耕(no tillage,NT)作为深松免耕(SSNT)的对照,根据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SSRT与RT、SSNT与NT处理中作物产量相对变化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与RT、NT相比,SSRT、SSNT分别使玉米小麦总体增产8.62%和10.17%;深松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均能提高玉米小麦产量;SSNT年降雨量≥600 mm和年平均气温12℃时能显著提高作物增产量;持续深松免耕2~3 a比≥4 a增产显著。因此,在中国北方免耕农业区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采用深松免耕有利于作物的增产,并建议可隔年或2a深松1次。该研究成果可为深松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9,他引:5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适应中国北方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可以通过深松作业来消除因多年免耕出现的土壤变硬问题。目前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的效应和经济效益缺乏深入的研究,在玉米深松过程中还出现的伤苗,功耗大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该文试验研究了在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上,从1993年开始,通过10多年的时间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深松效应,测定了传统耕作、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容重、含水率,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每4年对土壤深松一次可以解决土壤变硬问题,持续保持作物高的水分利用率和产量,并不需要年年深松。相对深松覆盖(年年深松),4年免耕覆盖+1年深松的耕作方式能提高25%左右的经济效益。同时,针对玉米深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玉米免耕播种和深松联合作业的方案,试验表明,玉米免耕播种和深松联合作业能有效解决玉米深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建议在中国北方玉米产区推广这一联合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85.
我国北方地区机械化深松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松技术是旱地保护性耕作体系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深松技术在改善耕层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抗旱和渗透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深松技术和相应的深松机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为此,介绍了深松技术、相应深松机具、深松铲的类型和特点,并对现有深松铲的结构改进和优化、改善深松部件与土壤接触时的抗磨损性及减阻性能的措施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影响深松技术提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深松技术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6.
枸杞叶成分研究进展及产品开发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枸杞叶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枸杞叶富含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及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醇类化合物等含量颇丰,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已转向对叶资源的开发性研究,如研制成功枸杞叶茶等,体现了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还对我国今后枸杞果叶并举开发、枸杞叶深加工等提出了展望性见解。  相似文献   
87.
饲料中铅、镉含量超标的危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镉属于有毒有害微量元素,在饲料中含量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国家出台的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01)中规定了铅、镉的限量标准,铅的含量在骨粉、肉骨粉、鱼粉、石粉中不超过10mg·kg-1,猪、鸡、鸭配合饲料中应低于5mg·kg-1;在米糠、鱼粉、石粉、鸡配合饲料中镉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1.0,2.0,0.75,0.5和0.5mg·kg-1。尽管有这些详细具体规定,但各地因原料购入把关不严及检测手段跟不上,饲料产品中铅、镉超标乃至动物发生中毒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为此,有必要加深对铅、镉危害的认识,采用有效对策,选用优质微量元素矿源,严把原料质量关,确保饲料安…  相似文献   
88.
给菜地除草是菜农最头痛的事。由于蔬菜地士壤疏松肥沃,肥水条件良好,有利于蔬菜生长的同时也为杂草生长创造了条件,极易导致杂草的滋生与蔓延。 克无踪用于蔬菜地化学除草最大的优势是“通用”,不仅适用于多种蔬菜地化学除草,而且在蔬菜播栽前、播后芽前、出苗或  相似文献   
89.
根据室内初步饲养三疣梭子蟹的结果,我们认为饲养条件是:1.饵料主要为鱼贝肉,尤其喜食新鲜的缢蛏肉、鳀鱼肉,当处于饥饿又无其他食物时,勉强以嫩幼浒苔为食。投饵量,正常状态下,按摄食率投以适量鱼贝肉。对不同品种的饵料,摄食率不同,其顺序:蛏肉为12.02,冻鳀鱼肉为9.98%,其他鱼贝肉为2.34~2.42%。2.饲养水最好是流动海水,小水体静水饲养需需定期通氧和换水,氧含量保持高于2毫升/升,酸硷度不可低于8.0;与藻类(或大型藻类)混养,利用海藻的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既可补充一些氧,又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氨——氮,以净化饲养水。  相似文献   
90.
何进 《农村科技》2004,(9):12-12
苹果小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又名金蛀甲、串皮虫。该虫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海棠、红果、香果等。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造成树木枯死、凹陷、变黑褐色,虫疤呈褐色粘液渗出,欲称“冒红油”,该虫随同苗木传播,危害性大。特别是野生苹果林和管理粗放的幼龄果园受害较重。受害果树轻则树势衰弱,果实小,减产,重则枝条枯死,甚至全园毁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