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以常规栽培绿茶为对照,通过对设施栽培绿茶中主要生化成分、五种儿茶素含量的测定,香气物质的GC-MS分析及感观审评,对设施栽培茶叶的品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设施栽培环境下茶叶的茶水浸出物和氨其酸含量较常规栽培有所增高,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略低于常规栽培;五种主要儿茶素总量设施栽培低于常规栽培茶叶,但儿茶素品质指数有明显提高;GC-MS分析共鉴定出57种香气物质,其中大棚茶叶51个组分、露天对照茶叶43个组分,通过对2种茶叶主要香气组分和香气特征物质的对比,发现二者主要香气物质和香气特征物质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设施栽培茶叶感观审评得分93.45,略高于对照的93.40分。因此,设施栽培茶园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绿茶良好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32.
特异茶树种质紫阳1号cDNA文库构建及ESTs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阳1号是一常年不开花不结果的特异茶树种质.以紫阳1号新梢为材料,采用Creator SMARTTM eDNA Library Construction技术构建了cDNA文库.经鉴定,文库的库容量为1.0×106,重组率为93%,插入片段在0.5-2.0 kb之间.经随机测序,获得594个有效ESTs,聚类拼接后得到299条单基因簇,包括98个重叠群和201个单拷贝.与NCBI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27个为已知功能基因或具推测功能的基因;46个为未知功能基因;26个为新的表达基因.这些数据为今后茶树功能基因分离克隆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为了全面掌握西乡县茶园土壤的养分及环境质量基本状况,采集了西乡县代表性茶园土壤23份,测定了土壤养分和22种元素含量,依据相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了茶园土壤养分及其环境质量,并利用GIS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茶园土壤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茶园土壤pH为4.89(4.10~5.75),有机质为27.71(13.23~59.42)g·kg-1、全氮为1.39(0.74~2.02)g·kg-1;速效氮为62.85(18.70~212.99)mg·kg-1,有效磷为46.39(0.81~163.00)mg·kg-1,速效钾为115.18(50.53~365.00)mg·kg-1,有效镁为404.96(94.41~870.52)m g·kg-1。仅有17%的茶园土壤主要营养诊断指标达到优质高效高产茶园的养分要求。土壤样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67,土壤环境质量整体处于安全级别,个别茶园土壤的Ni、Cr、Cu和Cd含量略高于风险筛选值。土壤中22种元素...  相似文献   
34.
己糖激酶(HXK)是植物呼吸和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不仅催化己糖磷酸化,而且参与植物糖感应和糖信号转导过程,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以茶树‘龙井长叶’为材料,克隆获得了茶树己糖激酶基因 CsHXK1的cDNA序列,其包含一个1 48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53.63 ku,理论等电点为5.96。蛋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sHXK1含有2个保守的磷酸化激酶域、1个底物结合域和1个ATP结合域,与拟南芥、苹果等HXK1亲缘关系较近。另外, CsHXK1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多种与逆境响应和糖信号转导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ABA响应元件(ABRE)、脱水响应元件(MYBCORE)及糖信号转导相关元件(SREATMSD)等。qRT-PCR分析结果显示, CsHXK1基因表达受高温、干旱、低温及盐胁迫的诱导,其可能在茶树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陕茶1号是通过单株选育-无性繁殖的方法从全国茶树良种紫阳群体种中选育出来的。多年品种比较试验表明,该品种发芽早,芽头肥壮,持嫩性强,鲜叶产量达到6 343.8 kg/hm,比福鼎大白茶高15.7%;内含成分丰富而独特,属于高氨基酸(5.2%)、低咖啡碱(2.8%)、低茶多酚(12.2%)的茶树品种,适制绿茶,制茶品质优良;抗病虫性和抗逆性强,适合于陕南及周边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36.
为了发掘新的茶树种质资源,对陕西省10个地区88份茶树资源的特征性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8份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变异幅度大,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及酚氨比平均变异系数为28.00%,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为1.96~2.08,均值为2.01。聚类分析发现,当欧氏距离为15时,88份资源可分为4大类复合组,无独立组存在。根据生化成分含量,可以从中初步筛选出高咖啡碱资源1份、低咖啡碱资源1份和低茶多酚资源1份,为今后的生产和育种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茶多酚对苯并[a]芘致日本青鳉鱼后代畸形的拮抗及其可能机理,本研究采用正在产卵的青鳉鱼为模式生物,采用腹腔注射法研究了茶多酚对苯并[a]芘致其后代发育畸形的影响,并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脏组织内的CYP酶(CYP1A1、CYP1B、CYP2A、CYP2C、CYP2D、CYP3A)和GST基因(mGST、GST-a)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注射苯并[a]芘组日本青鳉鱼后代畸形率达到15.13%,显著高于对照;茶多酚拮抗组后代畸形率有所下降,除茶多酚最低剂量组(20μg/g BaP+2μg/g TP)外,其他组与BaP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苯并芘试验组对CYP1A1、CYP1B、CYP2A、CYP2C、CYP2D有轻微诱导,并显著抑制雌鱼mGSTGST-a的表达,同时茶多酚可明显抑制CYP1A1基因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mGSTGST-a的表达。表明茶多酚的抗畸变机理可能与抑制CYP1A1基因表达以及加速苯并芘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8.
为深入挖掘利用茶树地方种质资源,对收集保存的32份西乡县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观察及特征性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西乡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树型绝大多数为灌木型、中叶种,叶型为椭圆或长椭圆,树姿为半开张,茸毛中等;主要内含成分变异幅度较大,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及酚氨比平均变异系数为13.97%,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1.72~2.01,均值1.90。对32个地方资源及4个对照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群,其中第2类群为红绿兼制型资源,第3类群为适制绿茶型资源。筛选出高咖啡碱特异资源4份,适制绿茶优良资源30份,红绿兼制型资源2份。  相似文献   
39.
我国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种茶历史有三千多年,茶树育种历史悠久。茶树是经济作物和饮料作物,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良种是满足茶叶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茶树育种学专家们的总体奋斗目标。经过数千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综述如下:1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概况茶树种质资源是发展茶叶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从事茶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品种选育和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育种工作的成败和育种成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保存在各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各类资源已达3300多份犤1犦。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40.
茶树β-葡萄糖苷酶cDNA克隆和原核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摘要:对与萜烯类香气前体及与抗病虫害有密切关系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 β-葡萄糖苷酶cDNA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该酶cDNA全长序列为1 475 bp(GenBank登录号为AF537127),与其它植物同源性为40%~60%。α-螺旋构象14.33%、β-折叠构象25.43%,存在多个氨基酸功能结构域。利用pET-32a表达载体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菌株BL21zztrxB(DE3)中,诱导产生63 kD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能催化葡萄糖苷键的水解反应;诱导表达结果显示,主要在细胞质中以可溶性蛋白形式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