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5年2月,雅安市郊一长毛兔养殖户养兔60余只,陆续发生以腹泻为主症并引起相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诊断为饲喂菜叶所致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研究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quinone(MitoQ)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的线粒体功能与抗氧化基因表达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犬BMSCs的临床应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以犬BMSCs为材料,添加MitoQ预处理48 h,采用荧光定量PCR、荧光探针等方法评估BMSCs线粒体功能以及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BMSCs线粒体融合明显增强,线粒体分裂明显减弱;线粒体膜电位与ATP含量均显著下降;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添加MitoQ预处理后,BMSCs线粒体融合基因Mfn2的表达略有上调,且线粒体分裂基因Drp1和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的表达显著上调;线粒体膜电位与ATP生成显著增加;抗氧化基因SOD1、SOD2、CATGSH-Px的表达显著上调。结果表明,MitoQ可改善犬BMSCs线粒体功能,增强BMSCs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3.
为观察不同剂量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的影响,将36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试验组,同时选择12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每日分别于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 0.025、0.05、0.1 mL·kg-1,连续注射6 d,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试验期间,观察试验组各奶牛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同时采集对照组任意一天,及试验组1、3、5、7 d静脉血进行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检测,分别采集试验组1、7、12 d患病乳区奶样进行乳汁体细胞数(SCC)计数和病原微生物检测,整个试验观察至12 d,统计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白头翁皂苷B4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75.00%、91.67%和100%、100%、100%,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6.33、6.11、6.91 d。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P<0.05)降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SCC。治疗前,36份奶样有34份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94.44%,主要为支原体、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治疗12 d后,病原微生物总转阴率为52.94%,其中,杆菌、产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转阴率均达100%,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球菌的转阴率分别为69.23%、60.00%、50.00%和33.33%。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P<0.05)促使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血清炎性因子CRP、SAA、HP、IL-1α、IL-1β、IL-2、IL-6、IL-8、TNF-α和免疫因子IgA、IgD、IgE、IgG、IgM恢复到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奶牛S100A12蛋白功能提供一种灵敏、高效的免疫学检测试剂,将纯化好的S100A12蛋白分别与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制备成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S100A12多克隆抗血清,应用琼脂双扩散法、间接ELISA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该抗体的效价及其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100A12抗血清经琼扩法和间接ELISA法检测效价分别达到1∶8和1∶409 600,同时免疫印迹法证实该抗体能与S100A12蛋白特异性结合。本试验成功获得了特异性强、效价高的S100A12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S100A12基因功能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5.
按照四川农业大学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培养动物医学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依据四川农业大学提出的"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和"大基础教育、宽口径培养、按需要选课、主辅修结合、强能力训练、重素质培养"的总体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对临床兽医学系各课程教学大纲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了以"启发式"教学结合临床案例、多媒体教学视频(光盘)结合临床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临床操作水平和灵活处理临床各种病例为突破口,夯实基本功,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培养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6.
哺乳动物的正常个体发生和世代传递依赖于雌雄两种性别的有性生殖,而雌雄两种性别的性别决定和生殖器官的正常发生是保证高等哺乳动物繁衍和遗传与进化的生物学基础。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能否正常发生首先依赖于其体内染色体尤其是雌雄性染色体的完整性。在雌雄两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过程中,必须保证在生殖特异性调控基因和生殖激素的精密协同作用下,其中包括一系列复杂的时序性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事件,最终决定生殖器官发育形成哺乳动物雄性的睾丸或雌性卵巢。如果在雄性生殖器官发育过程出现任何异常,都会造成如雄性生殖器官畸形,甚至性逆转等疾病。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研究一直是发育生物学、临床医学、动物遗传育种和繁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科学课题,它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哺乳动物有性生殖的遗传进化和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尤其是不育症的防治,更有利于定向选择特定性别的经济动物,从根本上提高畜牧业效益。论文主要简述影响哺乳动物雄性性别决定的相关因素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47.
探讨经乳头管灌注脂多糖(LPS)对兔血清酶活性的影响及乳腺病理组织学变化.12只泌乳兔(产后第7天)经乳头管灌注LPS(150 μg/kg体重)建立急性临床型乳房炎模型,在灌注前2 h,灌注后6、12、24、48、72 h以及5 d和7 d分别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髓过氧化物酶(MPO)、过氧化物酶(LP)及...  相似文献   
48.
<正>利用液氮(-196℃)产生低温使细胞内形成冰晶、细胞脱水、电解质浓缩、脂蛋白复合物变性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对患区细胞的损伤,将细胞迅速杀死,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技术。目前,笔者将此技术广泛应用来治疗多种奶牛疾病,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9.
不同剂量马杜霉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杜霉素(maduramicin)是鸡专用抗球虫药物,具有抗球虫作用强、用药浓度低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抗肉鸡和火鸡球虫[1].国内外已对马杜霉素的毒性进行过较广泛的研究,但由于肉仔鸡的品种、日龄不同,试验中给药途径、给药持续时澡等有较大差异,因此其中毒剂量及安全剂量[2-3]、对鸡生长发育的影响亦不尽相同.本试验通过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马杜霉素,旨在观测其对铁脚麻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寻求马杜霉素对铁脚麻肉仔鸡的安全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50.
父系遗传背景对小鼠超排效果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父系遗传背景对小鼠超排效果及其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以3种近交系雄鼠(129/Sv、C3H和C57BL/6J)与昆明系(KM)雌鼠的杂交一代(F1)及KM自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排处理,比较3种不同遗传背景的杂交小鼠与对照KM自交系小鼠的超排效果,分析其孤雌胚胎体外激活率和囊胚率的差异。【结果】3种F1代杂交小鼠与对照KM的超排效果和孤雌胚胎的激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129/Sv×KM、C3H×KM孤雌胚胎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57BL/6J×KM与KM×KM之间孤雌胚胎囊胚发育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29/Sv、C3H和C57BL/6J父系遗传背景对杂交F1代小鼠的超数排卵数量和激活率没有影响,但引入129/Sv和C3H父系遗传背景可促进杂交F1代小鼠孤雌胚胎的体外发育,提高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