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2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为了明确花香和清香绿茶的香气组分特征及与品种的相关性,以福云品系730408,鸠坑品系730206和香菇寮品系XGL16-12为材料,分别采制了其花香和清香茶样,测定香气组分,并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索同一茶树品种采制的绿茶呈现清香和花香两种不同香气类型时的香气特征及其与品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香型绿茶茶样的酯类物质含量高,而醇类物质和烯烃类物质含量低,清香型绿茶茶样的醇类物质和烯烃类物质含量高,酯类物质含量相对较低。清香型和花香型茶样中存在显著差异的香气物质有顺-己酸-3-己烯酯、β-紫罗酮、苯甲醛、萘、3,5-辛二烯-2-酮、α-雪松烯、吲哚和茉莉内酯共8种成分。同一品种采制的不同香型茶样香气组分和相对含量相差较远,不同品种采制的相同香型的茶样,其香气组分及相对含量比较相近,聚类分析没有按照茶树品种来源聚类,而是按照感官审评的香气香型聚类。  相似文献   
12.
师大亮  余继忠  郭敏明  张伟 《茶叶》2010,36(2):95-98
通过对两种主要龙井茶加工工艺,三种辉锅方式,手工辅助辉锅作对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工艺流程以第二条加工工艺为佳,即经理条后的加工工艺优于未经理条工艺,两种工艺手工辅助辉锅方式所制干茶差异不明显;辉锅试验结果表明:八角滚筒机优于其他两种辉锅设备,也优于手工辅助辉锅;最佳辉锅参数为组合2,即投叶量3.5~4 kg,160℃25 min+200℃15 min。  相似文献   
13.
茂绿等制作径山茶的品质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绿等制作径山茶的品质和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茂绿品种的制茶品质连续3年(2005-2007年)感官审评总得分位居第一,有较强的品质优势,其生产效益连续3年(2006-2008)平均排名第一,具有较大的效益优势,为此,确认其为径山茶的适制良种。  相似文献   
14.
利用EST-SSR标记对以福鼎大白茶或云南大叶茶品种为亲本选育的40个品种(系)或衍生品种(系)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评估。28对引物在40个供试品种间共检测到99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为2~6个,平均3.54个;遗传多态性信息量(PIC)在0.13~0.79之间,平均值为0.59;期望杂合度(He)在0.08~0.84之间,平均值为0.58;观测杂合度(Ho)在0.10~1.00之间,平均值为0.71;Shannon指数平均为1.14。按相似系数为0.55可将参试的40个品种分为四大类。研究结果发现以云南大叶茶为母本的茶树品种比福鼎大白茶为母本的品种遗传多样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塑料大棚内覆盖对茶园早春低温冻害的防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塑料大棚内不同覆盖材料处理可降低茶园最高温度,提升最低温度,显著降低最高最低温度差值,并对茶树新梢芽头的冻害防御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无纺布覆盖防冻效果最好,冻害后恢复生长最快,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6.
夏秋季茶园覆盖遮荫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敏明  余继忠  师大亮  黄海涛  周铁锋 《茶叶》2009,35(3):150-151,156
夏秋季茶园采用黑色尼龙遮阳网遮荫与不遮荫对照相比,茶多酚含量明显降低,而氨基酸含量增加,酚氨比值下降,叶绿素含量增加。选用40%、50%、65%、75%遮光度的遮荫比较试验,叶绿素含量基本上是随遮光度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茶多酚含量以75%遮光度下降较多,氨基酸含量以50%遮光度增加较多,酚氨比值以75%遮光度最低,其次为50%遮光度。  相似文献   
17.
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的木樨科女贞属苦丁茶富含生物类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菌、抗氧化、防衰老等功效。对此,对西南(云、贵、川)苦丁茶的药理作用及保健功效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HACCP系统在机制龙井茶加工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ACCP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食品安全较为有效的保障体系,通过机制龙井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建立龙井茶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确保龙井茶的品质与安全。  相似文献   
19.
对茂绿、春雨1号、鸠16、浙农117、龙井43、乌牛早、龙井长叶和鸠坑群体种等8个品种(品系)加工的千岛银珍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香气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良种均能较好满足千岛银珍茶的品质要求,其中茂绿、龙井长叶和鸠16制得的茶样色泽绿润,香气较高,带有花香,滋味的鲜醇度好,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审评总分较高。  相似文献   
20.
对‘中白1号’白化茶品种和‘茂绿’、‘中茶108’、‘春雨1号’、‘杭茶21’、‘鸠坑早’新品种(品系)等10个品种(品系)制得千岛银珍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和杯泡观赏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白1号’、‘茂绿’和‘浙农117’品种制得的茶样感官品质明显好于对照‘鸠坑群体种’,特别是‘中白1号’白化茶品种,其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理化基础能明显改善芽茶滋味浓涩的品质缺陷。‘春雨1号’等芽头肥壮、厚实、圆直的品种茶样的杯泡观赏性较好,而芽头宽扁、松空的品种茶样杯泡观赏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