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1篇
  8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大豆嫩丰18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烯效唑(S3307)两种调节剂对大豆叶片、荚皮、籽粒的蔗糖含量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处理提高了嫩丰18叶片的蔗糖含量,在喷药后35~42 d促进了荚皮蔗糖含量的积累,其中S3307处理调控效果较好,S3307处理和DTA-6处理分别在喷药后42,49 d和42,56 d增加了大豆籽粒内的蔗糖含量,S3307处理在喷药后35~42 d极显著降低了叶片内的转化酶活性,在喷药后49~56 d极显著降低了荚皮中的转化酶活性,两处理在喷药后35~42 d极显著增加了籽粒内的转化酶活性。综合分析表明,两种调节剂均有效地调控了大豆的蔗糖代谢水平,提高了无限结荚习性大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82.
选用当地主栽品种大西洋和抗疫白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均显著提高了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还原糖含量;增加了大西洋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降低了淀粉含量和干重;抗疫白块茎中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和干重升高。对于马铃薯商品性状来说,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均增加了马铃薯的单株薯重和单薯薯重,对单株薯数的调控效果不显著。对产量而言,大西洋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7.30%和16.29%,抗疫白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9.18%和12.85%。  相似文献   
83.
为探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大豆品种脱落率及酶活性指标的影响。以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在R1期叶面喷施两种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烯效唑(S3307)。结果表明:DTA-6有效降低了5个大豆品种的落花率;S3307降低了嫩丰18、绥农28、垦丰16和抗线6的落花率。DTA-6降低了嫩丰18、绥农28、垦丰16和抗线6的落荚率;S3307降低了合丰50和绥农28的落荚率。两处理总体上降低了大豆脱落花荚的MDA含量,提高了POD含量,因品种特性不同,效果也有所不同。除绥农28外,两种调节剂均提高了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84.
在大田条件下,以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45000株·hm~(-2))和加密(常规+20%,54 000株·hm~(-2))2个密度,于苗期喷施调节剂胺鲜酯(DTA-6)、烯效唑(S3307)和缩节胺(DPC),研究调节剂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调节剂后,各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Pn、Tr和Gs均高于CK,调节剂处理均改善了马铃薯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而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产量,不同密度间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同一调节剂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其产量、叶片叶绿素含量、Pn、Tr和Gs均呈现加密常规的变化规律,适当密植的条件下喷施调节剂更加有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明激动素(KT)和乙烯利(ETH)在德美亚2号玉米品种9展叶期喷施对茎秆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用清水为对照(CK),测定茎秆形态、力学性能、纤维素、木质素和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KT和ETH喷施后倒伏率比CK均降低6.25%,KT处理后基部节间长度、穗位高和株高与CK无显著性差异,ETH处理比CK显著降低株高10.72%。KT增加基部节间直径、折断力度,显著增加纤维素含量,降低了木质素含量,喷施后第11、21、31 d显著增加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OD)活性。ETH对基部第6、7、8节间长度和节间直径比CK显著增加。ETH处理与CK相比,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IAAO和POD活性增加。处理与对照木质素含量大小关系顺序为ETHCKKT。KT和ETH处理产量分别比CK增加19.98%和9.44%。KT和ETH处理降低倒伏率提高抗倒伏能力,且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不同复配壮秧剂对水稻机插秧苗根系形态及生理抗性的影响,为化控技术在壮秧上的应用及寒地地区高质量秧苗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龙粳31和龙稻21为试验材料,以单施壮秧剂为对照(CK),设6种复配壮秧剂(壮秧剂+调节剂)处理,各复配壮秧剂添加的调节剂及其比例分别为多效唑(MET,0.025%)、烯效唑(S3307,0.025%)、萘乙酸(NAA,0.002%)、胺鲜脂(DTA-6,0.001%)、脱落酸(ABA,0.005%)和CGR3(0.020%).探讨不同复配壮秧剂处理对水稻幼苗根冠比、根系形态及抗性生理指标的调控效果.[结果]不同复配壮秧剂对龙粳31和龙稻21株高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多数壮秧剂对二者茎基宽有促进作用,其中ABA和MET处理的茎基宽均高于CK.各复配壮秧剂处理的水稻根冠比均高于CK,ABA处理的两个品种根冠比显著高于CK(P<0.05,下同).各复配壮秧剂处理均可促进龙粳31根长增加;ABA和CGR3处理的两个水稻品种总根长和总根体积显著高于CK;CGR3处理对调控根系生长的作用效果明显,总根长、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和总根表面积均高于CK.MET处理可促进水稻根系SOD和CAT活性增加,降低根系中MDA积累,同时显著促进龙粳31根系中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S3307处理显著促进水稻根系POD活性增加;各复配壮秧剂处理的龙粳31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K,DTA-6和S3307处理可显著提高龙稻21根系脯氨酸含量;ABA处理显著促进两个水稻品种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结论]施用复配壮秧剂整体可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抗性,其中添加MET和S3307处理的作用效果显著,尤其以添加MET处理的作用效果更佳,可在今后壮秧剂的研发和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和常规种衣剂对大豆籽粒灌浆过程和产量形成的调控,探讨了内源激素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大豆应用化控种衣剂可以提高生育后期叶源和根源的生理活性;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利于籽粒内容物的充实和产量的形成;应用化控种衣剂平均比常规种衣剂增产13.9%。  相似文献   
88.
建立快速测定青贮饲料中4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有机酸专用柱Phenomenex MARS MOA(300 mm×7.8 mm,10μm,8%交联度),配同系列保护柱,柱温57℃,流动相采用0.1%(v/v)H3PO4水溶液,流速0.60 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温度30℃,信号响应时间4 s。测定结果表明,4种有机酸25 min内基线分离无干扰,各目标组分在5.0~500.0 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各组分方法检测限在0.39~0.52 mg/L之间。所建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合工厂化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调节剂对芸豆光合作用及产量的调控机制,选用英国红芸豆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以初花期叶面喷施调节剂为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了50 mg·L-1烯效唑(S3307)和50 mg·L-1胺鲜酯(DTA-6)对芸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光合相关指标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除DTA-6在结荚期的净光合速率略小外,S3307和DTA-6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开花期至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面积指数。2)S3307可提高结荚期至鼓粒期的叶绿素含量,DTA-6可降低开花期至鼓粒期叶绿素的分解速率。3)S3307和DTA-6可提高芸豆各时期的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尤其是鼓粒期作用效果更显著,S3307和DTA-6较CK分别增加了14.55%和36.05%。4)与CK相比,S3307和DTA-6降低了开花期至鼓粒期的茎叶分配率,显著提高了鼓粒期的荚分配率,促进了植物同化物质由“源(叶)”向“库(籽粒)”的转移。5)S3307极显著提高了芸豆单株荚数,DTA-6极显著提高了单株荚数,显著提高了单株粒重,且S3307和DTA-6均显著提高了产量,分别较CK增产4.30%和10.16%。综合分析可知,S3307和DTA-6可有效提高芸豆生殖生长阶段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植物的干物质积累以及荚的分配,提高芸豆产量,且DTA-6的增产率更高。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调环酸钙(Pro-Ca)对盐碱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根系生长的缓解作用,以大豆品种合丰50(耐盐)和垦丰16(盐敏感)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100 mg·L-1 Pro-Ca对盐碱胁迫下大豆根系生长特性、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Pro-Ca均能不同程度缓解盐碱胁迫对合丰50和垦丰16根系生长的抑制,两品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分别增加了11.2%和23.6%、3.2%和19.8%、38.0%和37.6%;上调了盐碱胁迫下大豆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抑制了 O 2 - · 和H2O2积累,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EL);促进了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合丰50和垦丰16大豆根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5.1%~7.8%和6.2%~28.0%、6.6%~17.8%和3.8%~10.3%、19.1%~31.9%和6.9%~27.8%。主成分分析表明外源喷施Pro-Ca对耐盐品种合丰50 和盐敏感品种垦丰16根系均具有较好的调控效果。综上所述,外源喷施Pro-Ca可通过增强根系抗氧酶活性、渗透调节能力以及降低膜脂过氧化来增强大豆根系的耐盐碱能力。本研究初步阐明了Pro-Ca缓解大豆根系盐碱胁迫伤害的生理生化机制,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