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5篇
  46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配合大庆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探讨了“职、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此次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摸索了“职业精神”融入课堂具体实施方法,建立完善了“模拟药房”情景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探究了“学生自制微课”在课程中的应用模式。经过两轮学生的新教学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了高度责任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实践中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82.
以延安市为例,剖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在城市化建设与发展进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指出人类城市化建设活动将加剧水土流失,并随之带来多种危害,特别是造成河流泥沙增加、河床淤积抬高,水体、土壤和空气污染,以致引发洪涝和多种地质灾害等。论文旨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寻求相应的防治对策,减少城市开发建设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特别是在黄土高源丘陵沟壑密布、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为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保障和服务。  相似文献   
83.
灌水与施氮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灌水使植株叶绿素含量(SPAD)增加、透光率减小,对产量无显著影响。施氮对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因灌水处理而不同,在不灌水条件下,增施氮肥增加叶片SPAD,提高穗位层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以施氮量375 kg/hm2时产量最高,较不施氮处理提高39.5%;在灌水条件下,增施氮肥增加各层LAI和SPAD,而使透光率减小,产量以施氮量225 kg/hm2时最高。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产量及氮肥高效利用看,高产玉米适宜的施氮量在225~300 kg/hm2之间,灌水与否取决于不同降水年型。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开花后穗部器官成为小麦生长中心,保证穗部充足的氮素营养是籽粒产量和蛋白品质形成的基础,精确诊断穗氮营养对预测评价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选用周麦27和豫麦49-198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灌溉条件(W0:雨养、W1:拔节期浇水1次、W2:拔节和开花各浇水1次)和5个施氮水平(0(N0)、90 kg·hm-2(N6)、180 kg·hm-2(N12)、270 kg·hm-2(N18)和360 kg·hm-2(N24)),于小麦开花后不同的灌浆时段采集各处理小麦穗器官干物质及氮素含量数据,构建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穗器官的临界氮稀释(Nc)曲线,并于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 在同一灌溉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穗部干物质及氮含量均增加;不同灌溉条件下的穗部临界氮浓度与生物量间均符合幂指数关系,不同灌溉条件的模型间存在差异(W0: Nc=2.58 DM-0.242; W1: Nc=2.92 DM-0.24; W2: Nc=3.10 DM-0.231)。氮营养指数(NNI)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宜施氮量因灌溉条件而异,雨养条件为180—270 kg·hm-2,灌溉条件为270 kg·hm-2左右。相对产量(RY)与NNI之间显著相关,具体表现为线性+平台特征,在雨养条件下NNI为1.01时,RY获得最大值;而在灌溉条件下NNI为0.97时,RY获得最大值。籽粒蛋白含量与NNI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定量关系,灌溉导致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结论】 确立的穗器官Nc及NNI模型,能够有效指示不同水氮条件下小麦氮素丰缺变化,实时评价产量状况,准确预测蛋白质含量,为小麦生育后期的田间及收储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前,在蔬菜安全生产中农药超剂量应用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大量天敌被杀死,环境被污染,同时人类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本文研究了医用消毒剂双氧水(H2O2)对保护地蔬菜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双氧水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明显,其中0.6%的双氧水三次用药后发病率降到24.54%,防治效果达到67.94%,比0.5%粉锈宁的防治效果(61.44%)好。双氧水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与双氧水施用次数密切相关,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苗期喷施0.6%的双氧水2次,即可减少2 ̄3次化学农药的喷施次数,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化学农药在蔬菜上的残留及对环境的污染,为华北地区保护地蔬菜安全生产中的病害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6.
白粉病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及制约产量形成,精确监测该病害对精确防控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小麦孕穗、开花和灌浆期使用地物高光谱仪获取小麦冠层光谱数据,利用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对数变换(LOG)、倒数变换(1/R)和连续去除法(CR)对原始光谱(OR)进行光谱变换,基于CARS算法和SPA算法相结合对五种变换的光谱数据和原始光谱进行特征波段提取,进而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岭回归(RR)和高斯过程回归(GPR)建模方法确立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mDI)监测模型。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在Pearson相关性、两波段优化组合以及机器学习方法建模中,综合表现最好,是一种处理病害光谱数据的较好预处理方法。经过光谱数据变换后,再使用CARS-SPA算法可以更有效的提取特征波段,特征波段为411、450、476、543、561、594、624、671、726、780、835和950 nm。在不同机器学习建模方法对比中,高斯过程回归(GPR)模型表现最佳,其次为岭回归(RR)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其中,一阶导数结合GPR模型的估算精度最高,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平均R~2为...  相似文献   
87.
以大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磷酸缓冲液提取法、热变性法对其细胞溶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提取分离,然后再利用硫酸铵分级盐析法对经热变性和缓冲液抽提所获得的SOD粗提液进行纯化,配合透析除去残留的小分子物质,最后通过测得的SOD酶活力的大小判断提取大蒜SOD的最佳方法,并通过对2种方法中不同参数的优化,找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热变性法粗提大蒜SOD,透析法配合硫酸铵分级盐析法纯化SOD为最理想的提纯方法.其中热变性法最适温度为60℃,磷酸缓冲液浸提法合适的缓冲液pH值为7.8.  相似文献   
88.
乳酸菌是生物体中有益菌的重要组成,筛选出产酸能力强、能够起到肠道医生作用且安全性高的乳酸菌,并应用于相关发酵产品生产对生物健康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碳酸钙-MRS透明圈法从酸菜中筛选乳酸菌,利用对羟基联苯法测定乳酸菌发酵液中乳酸含量,选取产乳酸超过30mg/mL的菌株4株作为候选菌株,对其进行常见致病菌的抑菌能力和十大类常见抗生素的药物耐受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备选菌株对常见致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其中2个菌株在抗生素耐药性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筛选出的2株菌株的产酸性能强,肠道有害菌抑菌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9.
冯伟 《安徽林业》2013,(2):48-50
通过分析近几年安徽省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完善我省各地、各类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NaCl胁迫对几种耐盐作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燕  张树明  赵晖  冯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12-47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油菜、胡萝卜、番茄、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结果]低浓度的NaCl溶液对4种作物胚根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胚根生长量均下降,当浓度大于200 mmol/L时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结论]4个品种的耐盐能力依次为甜瓜>番茄>胡萝卜>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