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久保田”联合收割机收割跟机作业测定稻谷含水量,霜前9月下旬收割的稻谷含水量在18%-25%之间,多数中熟品种低于19%,10月上旬收割的稻谷含水量在17%-23%之间,多在18%左右。由此提出宁夏水稻适宜收割期的稻谷水分霜前应在25%以下,即大多数品种适宜的收割期应在9月下旬,部分早中熟品种应在9月中旬。霜后稻谷水分急剧下降,须加快抢收。通过稻谷水分折算的习惯算法和标准算法比较,强调了标准算法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必要性。通过对大米加工企业收购稻谷含水量的实测结果(平均为13.2%)分析,指出稻谷含水量低,对农民和加工企业均不利,由此强调宁夏稻谷科学保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高产晚熟水稻新品种宁粳35号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阐述了其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提出了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和适种地区。  相似文献   
43.
利用 IBM-PC 型计算机,采用数理统计上的逐步回归方法,对休宁县西田山斗杉木种子园1980—1990年的种子产量数据及当地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回归关系,得到该种子园种子产量预报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历史拟合检验,拟合率为76.9%.  相似文献   
44.
经过引进并进行多年的区域试验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吉粳105高产、稳产、抗病、且适应性广,米质也较好,适宜宁夏灌区及外省相似生态区域种植。并就吉粳105栽培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5.
为了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江苏农垦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稻作机械行走装置进行攻关,成功地研制出了"盘式窄形铁制水田轮"和"齿杆步进式行走轮"两套稻田机械行走装置,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研制背景机插秧取代人工插秧后,稻田管理机械化就成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水稻田间管理中的化除、治虫、施肥等作业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受作业条件的限制,常规的机械无法下田作业,只能靠人工作业或人机结合作业,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劳动强度大,农药中毒等安全隐患多,作业效率低,而且作业均匀度低,质量难保证,影响水稻稳  相似文献   
46.
水稻保墒旱育秧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保墒旱育秧技术是在借鉴常规早育苗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通过培肥秧田,创造疏松秧床土壤环境,改善秧床结构,使床土富含有机质、结构疏松、含氧量高,利用冬灌所蓄底墒,育秧时借墒播种,无须灌水,培育出大龄带蘖壮秧的技术。由于育秧早、灌水少,秧苗素质好,插时秧苗带蘖,通过大田水肥调控,使水稻营养生长期延长,成熟期提前,充分发挥了高产品种的增产潜力,稻谷的成熟度得到改善,使大米垩白度和垩白米率显著降低。这种育秧技术真正实现了旱育旱长,早育壮秧的目的,为水稻实现超高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7.
本文研究了农田林网内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网内外土壤微生物种类没有明显差异,但数量和活性有显著提高。其中细菌提高29.10%,放线菌提高60.08%,真菌提高80.71%,内源呼吸提高74.7%。土壤蛋白酶活性提高54.5%。其主要原因是林网改善了土壤的水热状况和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48.
2003年由于黄河上游来水不足和全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灌溉,特别是5到6月份的灌溉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深入探讨缺水条件下水稻返青前的抗旱能力及其对以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特进行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49.
水稻基、追肥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时期及比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增加水稻施肥量可使结实粒数和穗数增加,从而增加产量,千粒重会随施肥量的增加而略有下降;适当增加追肥比例可使收获穗数显著增加,基追肥比例为5∶5、3∶7、2∶8的产量均高于基追肥比例7∶3;基施氮肥过多和穗肥过多时均不利于增加结实粒数和千粒重,基追肥比例5∶5时是结实粒数和千粒重同时提高的最佳结合,是促进增产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0.
日本水稻品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综述--关于米的食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日本水稻品质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希望对宁夏水稻优质品种的选育有所痹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