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4篇
  1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为探究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家畜的采食量和植物补偿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在环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设置放牧方式(牦牛单独放牧、藏羊单独放牧、牦牛和藏羊1:2混牧、牦牛和藏羊1:4混牧、牦牛和藏羊1:6混牧)控制试验,以期确定草地的承载力,并为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家畜的采食量在藏羊(Ovis aries)单独放牧以及牦牛(Bos grunniens)与藏羊1:2混牧方式下,显著高于其他方式(P<0.05);在功能群水平上,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这2种放牧方式下家畜对豆科植物的采食量较高;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植物的补偿生长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放牧方式(P<0.05)。研究表明:藏羊单独放牧时,其采食量最高;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对植物补偿性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因此,从放牧家畜采食量与植物补偿生长两方面考虑,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藏羊单独放牧与牦牛和藏羊1:2混牧的放牧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2.
不同种植模式下旱地春玉米产量对降雨和气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旱区气候变化及主要气象因子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的影响,该研究对AquaCrop模型玉米参数进行校准和验证,并在35a历史气象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不同气温和降雨梯度,利用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情景下玉米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AquaCrop模型在试验点模拟精度较高,3种种植模式下实测与模拟产量的均方根误差为245.34~745.10 kg/hm~2,标准均方根误差为6.94%~9.49%。在设定范围内(降雨降低15%~升高15%,气温降低1.5℃~升高1.5℃),随气温和降雨升高,3种种植模式下产量波动均呈减小趋势,其中全膜双垄沟播下产量波动最小,平均产量曲线斜率为0.083 4,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较强。在A3B3(温度升高1.5℃、降雨提高15%)情景下产量均达到最大,相比历史气候,露地、单垄、全膜双垄沟播分别平均增产13.45%、11.57%、17.67%。气温对3种模式下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降雨对露地种植产量影响为极显著,而对单垄和全膜双垄沟播产量影响显著。该研究对气候变化下作物产量预测、风险评估及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固原市原州区用30年地面观测数据计算了24节气中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值,结果发现如下特征:大寒、立夏、小暑、大暑、处暑、白露、霜降、小雪、冬至等节气有多个气象要素的极值出现;每个节气及邻近2天内主要气象要素存在1次~2次扰动的比例达到96%;最高气温出现的大暑比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夏至晚1个月,最低气温出现的大寒比太阳高度角最低的冬至亦晚1个月。  相似文献   
84.
<正>猕猴桃具有喜水怕涝的特点,其根系为肉质根,在积水缺氧条件下,极易发生烂根病,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宝鸡市猕猴桃主要分布在秦岭北麓及渭河川道地区,其中川道地区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61%,多年来烂根病、黄化病较为严重,尤其是从2002年到目前,7—9月份的降水较多,加之川道(含有部分稻田)地下水位较高,2003年部分果园烂根病大量发生,严重影响了树体的正常生长结果,有的果园死株率达36%。为此,我们从2005—2008年为防治烂根病做了高垄栽植和挖排水沟起垄二项试验。  相似文献   
85.
为进一步明确解淀粉芽孢杆菌C(10)的草酸脱羧酶基因的生物功能,克隆其关键基因对该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通过PCR技术克隆了淀粉芽孢杆菌C(10)的草酸脱羧酶基因,构建了原核生物表达载体pET28a-Baoxdc,对其进行表达与纯化。结果表明,扩增所获解淀粉芽孢杆菌C(10)的草酸脱羧酶全基因序列全长为1 161 bp,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添加诱导剂IPTG、MnCl_2至终浓度分别为0.6、6 mmol/L,诱导4 h时的酶活力和比活力最高,分别为3.793 2 U/mL和3.145 3 U/mg。  相似文献   
86.
浅谈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种子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育苗质量,加快造林绿化速度,扩大资源,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林木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苗木的优劣,关系到造林事业的成败,为此要大力发展造林绿化事业,就必须从林木种子抓起,而林木种子贮藏又是种子经...  相似文献   
87.
蒙阴县野店镇黄崖村的果农苏京和果园地处丘陵坡地,土层瘠薄。干旱缺水。2002年定植新红将军,株行距6m×4m。通过摸索新的栽培管理技术,从2005年起.667m^2产量稳定在5000kg以上,优质果率保持在80%以上。2008年由省、市、县三级果树专家测产.平均667m^2产8654.4kg,创临沂市苹果单产新纪录.接近国内苹果单产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88.
以山西老陈醋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技术,探讨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老陈醋中多酚类物质的超生波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0%,提取时间为15min,提取温度为40℃,料液比为1:2,提取次数为1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了96.13%。  相似文献   
89.
基于空间电容传感器的马铃薯排种状态监测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光电式马铃薯排种监测系统因抗尘、抗振能力差所导致的可靠性偏低问题,该研究通过构建空间电容传感器并基于排种过程获取电容变化量信息进行排种状态监测。本文首先进行了理论推导,证明了通过最大净电容变化量信号对马铃薯排种状态判别的可行性;然后,在典型马铃薯播种机基础上采用Maxwell完成了空间电容传感器建模和电容值变化范围确定;通过恒温恒湿环境种薯运动模拟台架试验,获得温湿度影响回归模型,使不同条件下的测量数据可以自由转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同一品种、不同大小种薯对应的最大净电容变化量与其质量之间线性关系明显,并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电容传感器测量种薯质量获取排种状态识别策略。基于该理论构建的台架试验表明,该系统空间电容测量误差小于1%,种薯质量获取误差小于3%;试验范围内的漏播均可被准确判定;由于试验种薯的不规则性较大,2.33%的正常单粒排种被误判为重播,而2.78%的重播被误判为正常,故系统排种状态识别的准确率依然较高。本文所述方案可一次性完成正常、漏播及重播判断,可为马铃薯排种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我国蚕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探究家蚕新品种桂蚕5号1~2龄湿体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在广西来宾市农村的饲育效果,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于2020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桂蚕5号的饲育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桂蚕5号在小蚕期1~2龄利用人工饲料饲育,3~5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