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5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开展凋落叶分解速率研究,探讨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为甘肃省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兴隆山青杄、山杨和白桦3种主要树种的凋落叶为研究对象,进行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凋落叶初始质量的研究,明确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结果]青杄中龄林针叶分解速率为0.16,95%分解期为19.08a;青杄近熟林针叶分解速率为0.13,95%分解期为23.70a;山杨和白桦凋落叶分解速率均为0.11,95%分解期分别为28.57a和27.27a;山杨和白桦凋落叶分解速率明显要小于青杄针叶,这很可能是凋落叶分解主场效应和分解袋孔径较小所致。凋落叶分解速率与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碳/氮值、木质素/氮值和钾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特别是与木质素含量、氮含量和木质素/氮值,相关系数均达0.700 0以上;钾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素/氮、碳/磷和纤维素含量是影响兴隆山森林凋落叶分解速率的重要指标。[结论]木质素/氮值是影响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关键质量指标,凋落叶初始木质素/氮值越高,分解速率越低。  相似文献   
12.
陈徵尼    凌雷    仲怡铭    王翠英    吴国宏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3,38(2):235-242
利用手持式环境粉尘检测仪搭载空气气溶胶再发生器,对兴隆山保护区云杉、油松、辽东栎和华北落叶松4种典型树种叶片滞尘能力进行测试分析,同时对油松、云杉2种甘肃省主要造林树种在不同地区叶片滞尘量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树种滞尘能力差异及影响因子,为探寻北方风沙地区林业建设中基于大气净化功能的树种选择和空间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在兴隆山地区,云杉滞尘能力最强,辽东栎最弱,且云杉叶片单位面积滞纳颗粒物密度约为辽东栎的2倍以上;2)降水后采样间隔时间是影响叶片滞尘量的主要因素,大气背景中颗粒物组分含量能够显著影响叶片滞尘量,对沙尘或浮尘天气频繁的3月,或是风沙较大的定西、祁连山,叶片吸收TSP的量较大,而距离城市工业区越近的地区,如兴隆山和定西,森林滞纳PM10和PM2.5的量越高;3)叶表面特性(褶皱、绒毛和油脂颗粒等)是导致树种滞尘量差异的直接因素,林分结构差异引起的叶表面气孔密度和油脂颗粒形态、大小差异也会显著影响树种滞尘量;4)林分密度、取样时间和地点对树木滞尘量具有显著影响,这是开展区域尺度滞尘量研究取样和试验需重视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海拔甘肃兴隆山主要森林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隆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关系进行研究,为兴隆山森林植被与土壤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认识提供依据。以兴隆山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青杄(Picea wilosonii)林、青杄-灌木林和青杄-箭竹(Fargesia nitida)-苔藓林为对象,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K和pH值,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1)兴隆山3种森林0~60 cm土壤层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容重0.33~1.31 g·cm^-3 ,总孔隙度50.84~83.13%,有机质20.10~235.00 g·kg^-1 ,全N 1.02~10.47 g·kg^-1 ,全P 0.35~1.93 g·kg^-1 ,全K 14.68~27.11 g·kg^-1 ,碱解N 54.49~620.80 mg·kg^-1 ,速效K 58.89~631.32 mg·kg^-1 ,pH值5.73~7.70;速效K、碱解N、全N和有机质变异系数较大,总孔隙度、全K和pH值变异系数较小。2)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容重在不断增加,总孔隙度、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速效K在不断减小,全K和pH值无明显变化规律。3)有机质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孔隙度、全N、碱解N和全P呈显著正相关;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对容重、总孔隙度、全N和碱解N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对全P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4)海拔对山杨-白桦-青杄林和青杄-灌木林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速效K有一定影响,但无明显变化规律;对3种森林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全K和pH值影响不明显。在海拔2 300~2 700 m的阴坡,兴隆山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是土壤深度与发育年限、植被类型、气候等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深度对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明显要强于海拔高度;有机质与众多理化性质具有相关性,其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养分循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兰州南部山区坡耕地与荒草坡地森林植被恢复技术及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相关资料、野外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以加快兰州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为前提,以扩大兰州南部山区森林面积和加强兰州南部区域"冷湖效应"为主要目标,以缓解兰州市大气污染为最终目的,从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角度提出了兰州南部山区陡坡地退耕还林技术及模式和荒草坡地森林植被恢复技术及模式,以期为引森林入城区治理兰州市大气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兰州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功能恢复技术及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野外调查与研究,从森林演替更新规律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角度提出了兰州南部山区天然次生林抚育改造技术及模式、现有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技术及模式和林缘周边区域营造森林技术及模式,以期为兰州南部天然林区森林生态功能恢复与增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顶级群落青杄为研究对象,利用甘肃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8-2020年度气象和不同径阶树木径向生长的数据,探究该区顶级群落青杄树干径向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青杄树干径向生长与大气温湿度和热通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和光合有效辐射呈负相关,与土壤温度不相关;青杄4-6月为快速生长期,7-10月进入缓慢生长期,11月至次年3月缓慢收缩;7:00-12:00为青杄树干收缩阶段,12:00-16:00,为膨胀阶段,16:00之后半径逐渐增加,在4:00达到最大值并持续至7:00,随后进入下一轮周期;降水条件下,不同胸径青杄较晴朗天气均表现出长周期,收缩期(SP)持续时间显著减少,膨胀恢复期(RP)时段加长,甚至表现出生长期(IP)周期持续的现象;青杄的生长受到上一年生长季末温度和降水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由树木体内养分积累状况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公益林不同区位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以甘肃省6个生态区位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100 cm深土层内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并对其8个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区位不同土层间土壤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公益林6个生态区位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在41.86%~6.83%,在西南高山峡谷区最大,沙地接壤区最小,土壤容重在江河源头区最大为1.56 g·cm-3,土壤总孔隙度在此生态区位最小为42.61%,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在重点自然保护区的含量为74.12 g·cm-3,显著高于其他各生态区位。土壤理化指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最大持水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而土壤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具有明显表聚性,在土壤表层量较高,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壤全钾含量在土壤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