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16篇
综合类   2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李倩  刁承泰  刘雪  黄娟  刘贵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60-3162
根据1996~2004年重庆永川市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动态、土地利用程度及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变化社会驱动力进行定性分析,指出影响永川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主要有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政治经济政策。然后运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数据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耕地变化的社会驱动力作定量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土地利用变化与主要社会驱动力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2.
布设国土生态屏障是国土资源部提出的最新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选取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等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GIS分析工具,将其划分为5个限制级,并对该区建设生态屏障的基础条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限制性高值区集中在五条低山,低山之间的限制程度降低。整体看来,西北地区限制性高,向东南逐渐降低。构建了永川区生态屏障网络体系:主体由东北-西南走向的数列山地与山间、丘间的密集水网构成。南端则以长江干流为依托,构成水体生态屏障。最后以参评因子的空间态势为依据,将永川划分为2级6个功能区,并对各功能区生态屏障建设提出具体布设方案,为中小尺度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屏障的建设提供了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23.
简论耕地生态外溢效益的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娟  刁承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91-5092,5094
耕地既具有生产功能,又具有生态环境功能,而后者由于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的属性,市场往往不能准确反映甚至是完全忽略其价值,导致农民对保护耕地失去积极性,加速了耕地的农转非。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耕地保护与工业化、城市化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把耕地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有必要对耕地生态外溢效益进行评价。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评价方法,试图以货币形式对耕地生态外溢效益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的不确定性,在理解集对分析(SPA)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原创联系度的可展性对其进行改进,将三级评判扩展到四级评判,并结合信息熵法,建立了基于改进SPA法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永川区影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18项指标进行评价,得到永川区2005、2009、2015以及2020年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等级.此外,为了验证改进SPA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将其评价结果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改进SPA法得到2005年永川区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级别为Ⅱ级,2009年为Ⅲ级,2015年为Ⅳ级,2020年同样为Ⅳ级,整体上呈现出由Ⅱ级向Ⅳ级上升的趋势;改进SPA法综合评价结果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认为利用集对势进行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行性,评价结果比较贴近实际情况,为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且简单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5.
本文根据重庆市土地资源现状及城市性质、定位和发展目标,构建适合重庆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和变异系数法进行赋权并加权求和得出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水平较低,但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突破口之一,重庆市未来大规模的农民市民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不仅从根本上缓解了人地关系矛盾,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而且有效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最后对农民市民化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6.
江津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严格保护耕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的前提。以江津市为例,首先对照现行规划分析近几年耕地变化情况;其次预测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土地整理对耕地的影响;最后,确定新规划期间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  相似文献   
27.
李家兵  刁承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85-2686,2723
分析了永川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论证了城市化水平提高和耕地面积减少的相关性,找出城市化发展使耕地减少的原因,并对永川市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耕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8.
申希兵  刁承泰  刘雪  刘贵芬  张景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19-2820,2836
阐述了土地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研究内容,并且结合江津市土地资源安全特点,分析了该市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耕地保护问题,提出了保护土地资源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9.
川中丘陵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弄清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水土保持工作极为重要。本文从坡地单元和地域角度,对川中丘陵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对策。我们认为,沟谷的研究和治理,对川中丘陵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0.
选择2000-2010年中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帕雷托公式,分析了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各年的判定系数都在0.943以上,位序—规模法则能较好地描述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②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度呈现减弱的趋势.③城市建成区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有平行向上推进的特点,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持续增长.④总体看来城市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减缓,但是不同位序城市的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存在差异.最后从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划调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用地增长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