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81.
通过在辽宁西部将沙棘 (HippophaerhamnoidesL .)与小黑杨 (Populuscv .“Xi aohei”)和欧美杨 64号 (Populuseuramericanecv.“N30 1 6”)的人工林分别按株混和行混两种方式进行混交实验 ,研究了固氮植物沙棘对辽宁西部杨树人工林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 1 ) 2 0 0 0年 6月 ,混交林叶片中的自然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明显降低 ,而束缚水 /自由水、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和需水程度明显提高 ;2 0 0 0年 9月只有小黑杨混交林叶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2 0 0 0年 8月 ,沙棘对杨树人工林叶片水分状况没有显著影响 ;( 2 )在不同月份 ,杨树叶片中的自然含水量与自由水含量的大小顺序为 8月 >9月 >6月 ;而束缚水 /自由水、自然饱和亏、临界饱和亏和需水程度的大小顺序则为 6月 >9月 >8月 ;( 3)沙棘对杨树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程度随杨树品种和混交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2.
南北样带落叶乔木功能性状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南北样带温带区11个地点55种落叶乔木功能性状的采集数据,分析了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及树皮胸径比等功能性状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比叶重与叶片干物质含量间,r=0.367,P〈0.001;比叶重与树皮胸径比间,r=0.363,P〈0.001;叶片干物质含量与树皮胸径比间,r=0.208,P〈0.001)。温度和降水对植物功能性状起主导作用,随着年平均温度的升高,树皮胸径比呈下降趋势(r=-0.194,P=0.043),而随着1月、7月平均温度的升高,叶片干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r=-0.480,P〈0.001;r=-0.483,P〈0.001);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叶片干物质含量(r=-0.391,P〈0.001)、比叶重(r=-0.192,P=0.036)均呈现下降趋势。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植物通过调节自身的功能性状来适应所处的环境,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通过形成不同的功能性状组合来适应各自的生境。  相似文献   
83.
暖温带森林土壤酶活性对增温的响应及其环境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模拟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和土壤酶活性对环境因子变异的响应,以深入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微生物因素在调控土壤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辐射增温技术和96孔-微平板法测定了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水解酶和氧化酶活性,解析环境因子在调控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异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增温处理在生长季显著提高土壤温度1.91℃,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了12.15%,微生物量碳氮显著增加了40.30%和61.29%;增温处理在非生长季显著提高土壤温度2.24℃,但对微生物量碳氮影响并不显著。增温处理对土壤专一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季节差异,生长季除N-乙酰-葡糖苷酶外增温处理降低了土壤专一酶活性;非生长季除β-葡糖苷酶和蛋白酶外增温处理增加了土壤专一酶活性。环境因子可以解释土壤专一酶活性变异的82.5%,MBN和NH4-N极显著影响土壤专一酶活性,二者共可以解释变异的59.0%。[结论]MBN和NH4-N是影响土壤专一酶活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他环境因子:土壤水热配比、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碳氮比、溶解性有机碳和硝态氮等是影响土壤专一酶活性在处理间和季节间变异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锐齿栎叶片色素含量和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确定无损、快速估算锐齿栎叶片色素含量的敏感反射光谱波段和光谱指数。[方法]在2个样地进行了2年的野外观测试验,于生长季内同步测定了锐齿栎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和不同光合色素含量,分析了350 2 500 nm范围内光谱反射率和敏感光谱指数与叶片色素含量及比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锐齿栎叶片的光谱反射率随叶片色素含量呈明显的规律性变化,与Chl a、Chl b、Chl和Car的含量在可见光的绿光黄光及红边区域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性,与Car/Chl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区域,光谱反射率与色素的相关性不及可见光区。本文构建的色素敏感光谱指数ND(705,350)、ND(800,705)、m ND(800,705)和m PRI可以准确地估算锐齿栎叶片的Chl a、Chl b、Chl含量和Car/Chl比率。独立的试验数据检验表明估算值和实测值的拟合关系较好。[结论]ND(705,350)、ND(800,705)、mND(800,705)和mPRI可有效地估算锐齿栎叶片的色素含量及比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索不同景观格局对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及动态变化,为岷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分析岷江上游杂古脑流域1990年和2015年的景观格局变化与土壤侵蚀变化。[结果]杂谷脑流域景观类型动态主要表现为草地面积由70 125hm~2增加到82 568hm~2,林地和耕地面积少量增加,未利用的其他地类面积减少了12 542hm~2。该区域25a来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土壤侵蚀程度显著下降;2015年中度侵蚀强度以上的土壤侵蚀发生面积均出现下降,极强度侵蚀活动的发生面积下降了36 102.69hm~2。[结论]25a间杂古脑流域以草地为主的植被恢复和景观格局变化,有效降低了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减少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86.
采用田间笼罩接虫观察和自然虫口密度为害调查,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对大葱的为害表现为大葱生长前期损失重,后期损失轻;同一生育期内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呈显著的正相关。大葱移栽期、葱白伸长期、成熟期与之对应世代的1个幼虫历期内,每100株大葱1头幼虫的产量损失分别为2.03%、0.48%、0.20%;其对应的为害株率防治指标分别为2.82%、22.84%、40.92%。  相似文献   
87.
遥感技术、抽样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技术进步的标志。最近,我区林业遥感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区直国营大桂山林场举行,中国林学会遥感技术咨询服务组的专家、教授和工程师们应邀到会,为代表们讲授了大学林业遥感单科  相似文献   
88.
为贯彻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加快广西林业发展的步伐,发挥广西林业优势,必须正确的提出并论证广西林业发展战略目标、重点、措施,为各级党委、人民政府制订林业方针、政策、林业发展规划和计划,指导林业生产等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就广西林业发展战略的问  相似文献   
89.
磺胺类药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兽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全球环境科学家关注的主要问题。以磺胺类药物为例,在对其基本特性、分类以及国内外的生产与应用现状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对磺胺类药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吸附解吸、降解转化以及植物吸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兽药迁移转化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对四合木种群生殖值和生殖分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四合木种群的生殖值从低龄组到高龄组 ,呈现出一种低→高→低的趋势。 3~9a生殖值缓慢增加 ,1 0~ 2 1a生殖值迅速增高 ,1 9~ 2 1a达到最大值 ,2 1a以后生殖值缓慢下降并渐渐平缓。在生境条件较差的群落中 ,四合木种群生殖值较高 ,这可能是其适应恶劣环境所采取的生殖对策。四合木的生殖值受环境因子的选择压力 (kx)以及种群存活率 (Lx)所控制。生殖分配 (RA)与生殖阶段有关 ,从花期到果期 ,RA呈下降的趋势。四合木种群在 4~ 2 1a之间 ,其RA随年龄增大逐渐递增 ,2 1a以后 ,随年龄增大逐渐递减。根据其生殖年龄和生殖分配值大小 ,可将四合木种群的生殖期分为生殖起动期 ( <9a)、生殖增长期 ( 9~ 1 2a)、生殖高峰期 ( 1 3~ 2 7a)和生殖衰退期 ( >2 7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