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提高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鉴定烟草花粉植株染色体倍性的效率,对烟草植株染色体数与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倍性烟草植株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平均值之比符合相应倍性间的染色体数的比值:叶绿体数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类型烟草种质的烟碱含量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以烤烟K326、香料烟巴斯玛、白肋烟TN90、晾烟马里兰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烟草不同生育时期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烟碱含量与烟碱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PMTQPTCYP82E5V2、A622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烟碱含量缓慢上升,打顶后急剧增加,除巴斯玛打顶后还继续上升外,K326、TN90和马里兰烟均表现为:打顶后烟碱含量急剧增加,后缓慢下降,再渐趋平稳。不同类型烟草种质的PMT在不同生育期均有表达,苗期PMT表达量较高,其变化趋势与烟碱含量的基本一致;QPT在烟草发育前期表达量较高,而后下降,至打顶前1周表达量出现一个峰值,打顶后表达量持续增加,与烟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CYP82E5V2表达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呈波浪型,生长旺期时表达量上升,打顶前后均出现峰值,但巴斯玛成熟期时其表达量下降,打顶前CYP82E5V2表达量与烟碱含量变化呈正相关,打顶后期至成熟期两者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K326和马里兰烟的A622表达量呈波浪型上升,至成熟时仍维持较高水平,而TN90和巴斯玛在打顶前后1周表达量较高,后表达下降再上升,成熟时表达量较低,与烟碱含量变化无明显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烤烟品种(系)上部叶叶面积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表现,为选育上部叶开片良好的烤烟杂交种提供亲本选配依据和组合选择技术.[方法]以叶面积差异明显的8个烤烟品种(系)为亲本,采用NCⅡ遗传设计组配16个杂交组合,打顶前测定各亲本及杂交组合的自然株高和自然叶片数,打顶后7 d测定株高及顶上部往下5片烟叶的叶长和叶宽,计算叶面积,并分析上部叶叶面积相关性状的遗传及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亲本间和杂交组合间的上部叶叶面积及相关性状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叶面积与自然叶片数、叶长和叶宽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87和0.94;烤烟自然叶片数、叶长、叶宽及叶面积性状的广义遗传率高,分别为83.91%、66.33%、52.22%、50.67%,其中叶长和叶面积主要受加性效应基因的影响,而叶宽和叶片数受非加性效应基因的影响较大.对于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自然叶片数性状中最大的分别是南江3号(3.64)和G28×南江3号(5.70);叶宽性状中最大的分别是G28(7.06)和G28×韭菜坪2号(10.91);叶面积性状中最大的分别是毕纳1号(12.54)和G28×韭菜坪2号(13.63).G28×韭菜坪2号的叶宽和叶面积性状及G28×南江3号的自然叶片数均表现为正向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结论]通过优势育种改良烤烟上部叶开片时要重视上部叶片叶宽和自然叶片数2个性状的有效利用.毕纳1号、G28和南江3号是改良烤烟上部叶开片度的优良亲本,G28×韭菜坪2号、G28×南江3号和Va116×毕纳1号的特殊配合力、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值大,是上部叶开片较好的优良杂交组合,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乙烯利对烤烟上部叶耐烤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0、1000和1500 mg/L)以及喷后不同时间采收(喷施后3、5、7 d采收)的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暗箱烟叶变褐时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浓度和喷后采收时间均显著促进烟叶田间落黄,提高烘烤期间烟叶PPO活性,缩短暗箱烟叶变褐时间,导致耐烤性降低。乙烯利处理还导致变黄后期至定色初期烟叶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膜脂过氧化进度和膜损伤发生时间较正常成熟烟叶提前。从耐烤性角度考虑,1000 mg/L乙烯利处理后3~5 d采收烟叶有利于其外观质量的提升。论文可为更好地在烟叶生产中应用乙烯利促进烟叶成熟以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烘烤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烟叶含梗率是卷烟工业采购烟叶的重要评价指标。研究以低含梗率品种NC 82和高含梗率品种韭菜坪2号为亲本,构建P1、P2、F1、F2、BC1和BC2六世代遗传分析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烟叶含梗率性状进行遗传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烟叶含梗率是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相等(MX 2-ADI-ADI)控制,主基因遗传率56.847 7%;控制含梗率性状的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为正值,且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相等(da=db>0),并以加性效应为主,表现出部分显性(0a/da<1,0b/db<1),高含梗率对低含梗率呈部分显性(ha>0、hb>0);BC1群...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烟叶等级质量与品种及其采收成熟度的关系,以云烟87为对照,分析云烟116、云烟105及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上等烟率外,烤后烟叶各等级质量指标均以云烟105最优,其次为云烟116;随着采收成熟度提高,各品种烤后烟叶等级质量均呈先逐渐变好后逐渐变差的趋势,以CM3处理(叶面综合变黄70%左右,主脉1/2~2/3变白)最优;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等级质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品种,品种与采收成熟度互作最小;云烟116对成熟度的响应较为敏感,而云烟105的响应相对较弱。综合分析,以采收成熟度为CM3的云烟105烟叶等级质量最佳,其次为采收成熟度为CM3的云烟116。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年来,郧西县农机局以购机补贴为抓手,以落实便民服务为切入点,围绕"抓服务、促推广、强基础"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内容,收到了预期效果。其主要作法是:(1)广泛宣传承诺内容。为了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该局始终做到宣传到位、补贴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的承诺。一是利用郧西在线、政府门户网站、郧西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分离的细菌菌株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对初烤烟叶B3F进行单菌株50d的发酵处理。结果表明,从豆豉中分离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对烟叶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烟叶的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及各成分之间趋于平衡,香气趋于醇和丰满、细腻,刺激性和杂气明显减少;从普洱茶中得到的PE-1、PE-2菌株对烟叶品质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贵州典型烟区的烤烟多酚含量在地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多酚类物质含量对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为产区烤烟风格特色的清晰界定和细分提供参考。对贵州7个不同产区的125个烟草样品中绿原酸及其异构体、芸香苷、咖啡酸和莨菪亭等代表性多酚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取样范围内,7种成分中莨菪亭的变异系数最大,新绿原酸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产区烟叶的各多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六盘水地区和遵义地区单宁类多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黔南地区,毕节地区的黄酮类多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黔东南地区;多酚总量以毕节和六盘水两地区最高,分别为32.78mg/g和32.76mg/g。同时还发现,不同产区的多酚组成比例有一定差异,烟叶的香型风格与多酚含量之间有一定关系,产地归属于贵州清甜香型烟区的烟叶单宁类多酚及多酚总量均高于归属于醇甜香型烟区的烟叶。  相似文献   
20.
活性碳、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对烟草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H(1967)为基本培养基,烟草花药为材料,研究了烟草花药培养中影响出苗率的因素。结果是:提高原H配方中微量元素的倍数或降低大量元素的倍数有利于烟草花培出苗;活性碳的促进作用是主要的。结果说明:活性碳在烟草花药培养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杂质中Fe和Zn等增加了培养基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使培养基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的比例趋于平衡,促进胚状体的形成和发育,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