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16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对林区建筑物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该内容对林区建筑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高效准确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以MAPGIS6.7为软件平台,以Visual C++6.0为二次开发工具,构建一个GIS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以贵州省黔西县为例,选择坡度、海拔、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复种指数、交通条件、石漠化程度等指标为参评因子,对该县的农用地进行宜耕、宜园、宜林、宜牧评价。由评价结果可见,区域内高度适宜的用地比例较小,均不到30%,其中耕地仅为9.54%;而中度适宜和勉强适宜用地面积则较大,超过70%;用地限制多表现为坡度大,土层薄,土壤质地差,裸岩比例高,土壤侵蚀严重;宜耕地资源紧缺,后备耕地面积较少且质量不高;林地和牧草地相对宽裕,后备资源较多。  相似文献   
13.
在贵州喀斯特山区采集了白云岩、石灰岩、钙质紫色砂页岩等9种母质(岩)上发育的土壤样品763个,测定了土壤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岩)发育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很大的差异:钙质紫色砂页岩、石灰岩、河流冲积物等发育的土壤中镉、铬、汞的含量较高,而红色粘土、河流冲积物和石灰岩等发育的土壤中铅和砷的含量较高,砂岩发育的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为最低,其余母质(岩)发育的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介于上述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镉、铬、汞、铅、砷的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成土母质(岩)的"遗传"差异性所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贵阳市城郊区长期种植蔬菜和玉米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生物质炭土壤改良剂为试材,研究了生物质炭对连作蔬菜地土壤有效养分及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连作蔬菜的土壤有效磷出现明显的积累,对连作蔬菜地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后,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钾的含量,其次是提高有效氮的含量;当生物质炭用量为5%~15%时,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0.48%~42.85%、3.09%~16.49%和11.61%~61.02%,而土壤含水量也提高了4.5%~14.0%;此外,土壤表面覆盖生物质炭也能较明显增加土壤含水量,但作用效果小于土壤中施用等量的生物质炭。  相似文献   
15.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渐变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其隶属度函数并进行处理;选取镉、铅、铬、汞、砷等5个土壤中最常见的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因子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乌当区新场乡农用地100个样点的土壤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新场乡农用地环境质量为一级的土壤所占比例为66.00%,二级的为21.00%,三级的为13.00%,说明新场乡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好,有87.00%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处于农业安全生产的二级质量标准内,可以直接发展农业生产;但位于三级质量标准的农用地达到13.00%,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避免污染元素进入食物链,保证农用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土壤磷水平下黄壤旱坡地磷素流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贵州中部黄壤旱坡地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及盆栽试验方法,对不同土壤磷素水平下黄壤旱坡地磷素的流失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和水溶态磷的浓度出现明显的差异,其大小顺序为高肥力旱地>低肥力旱地>幼林地>马尾松成林地,随着黄壤旱地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径流排水中水溶态磷的浓度出现明显的提高,当旱地施磷量增加6倍时,径流排水中水溶态磷的平均浓度相应增加6.6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与径流磷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性水平(r=0.9350),土壤磷素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土壤磷素流失的潜能。因此,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减少旱地磷肥的施用量,可减少黄壤旱坡地磷素的大量流失,有利于水环境质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长期伏旱秋旱后须控制柑桔晚秋梢和二次花1997年重庆市万州区(原万县市)遭受长达45天以上的伏旱加秋旱,严重影响了柑桔秋梢的正常抽发。8月下旬至9月中旬有几次中雨,树势恢复,造成晚秋梢猛发。11月上旬调查,对晚秋梢进行人工摘除者,树势强壮,果实大而转...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贵州中部山区茶园土壤进行生物质炭施用及覆盖的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生物质炭施用方式对植茶土壤水分、养分、微量元素的影响及春茶生长的响应.试验设置对照(未施用炭)、炭全部覆盖、炭全部施用、1/2炭覆盖加1/2炭施用4个处理,测定春梢的着叶数、叶面积,土壤常规理化性质和有效铁、锰、铜、锌,且定期测定土壤体积含水率.结果表明:用生物质炭覆盖表土后,在春季和夏季降雨及干旱时段,植茶土壤含水率均显著增加,土壤保水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炭全部覆盖>1/2炭覆盖+1/2炭施用>炭全部施用.施用生物质炭降低土壤酸度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生物质炭全部施入土壤后较对照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平均增加13.61%、172.04%和48.23%.生物质炭覆盖表土增加土壤有效性氮、磷、钾含量.利用生物质炭覆盖表土或把生物质炭施入土壤均能显著地增加茶树春梢的叶面积,利于提高春茶产量.  相似文献   
19.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渐变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隶属度函数并对土壤肥力指标、土壤立地条件各评价因子进行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土壤肥力状况、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立地条件等3组评价指标上对喀斯特山区(以贵阳市乌当区为例)石灰岩母质发育的旱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结果表明,金华镇旱耕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最高,下坝乡的最低;下坝乡旱耕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最好,朱昌镇的最差;东风镇旱耕地的土壤立地条件质量最高,水田镇的最低;研究区域内石灰岩母质发育的旱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为东风镇旱耕地〉金华镇旱耕地〉朱昌镇旱耕地〉下坝乡旱耕地〉水田镇旱耕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主要种烟土壤的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根际pH值、有机质与碳氮比值以及氮、磷、钾的数量与非根际土壤差异明显。烤烟根际pH值明显下降,有机物质出现积累,氮、磷、钾数量增加,其中有效养分的积累顺序为:K〉P〉N。通过对烤烟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研究,对改良烤烟栽培和施肥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