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16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调控柑桔树果梢矛盾的若干措施柑桔结果树常有果梢矛盾,凡果梢平衡者,一般会连年获得丰收。现结合我地生产上的一些实例,谈谈笔者的体会。1巧施肥料据调查,我地采用传统施肥法即按春夏秋冬施肥4次的果农,很少获得高产,尤其是对幼年结果树和生长偏旺的结果树,这样...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种植小白菜的土壤施用蚯蚓粪、生物质炭和吸水剂,探讨蚯蚓粪及生物质炭对土壤含水率、小白菜生长及其抗旱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施用生物质炭、蚯蚓粪后,小白菜的平均株高(40 d后)分别比未施改良剂处理增加了9.89%和81.32%,产量则提高了42.06%和71.96%,土壤施用蚯蚓粪、生物质炭有利于小白菜的生长。施用蚯蚓粪、生物质炭后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比未施改良剂处理提高了21.08%和16.15%,在持续高温干旱胁迫下,施用蚯蚓粪、生物质炭分别使小白菜植株出现永久性萎蔫的时间推迟了2 d和1 d,明显延长了干旱时期小白菜的存活时间。蚯蚓粪及生物质炭改土不仅可以增加小白菜的产量,而且可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特别是蚯蚓粪。  相似文献   
23.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阔叶林地、灌木林地、灌丛草地,耕地)对土壤、地表径流和浅层地下水进行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模式从阔叶林地-灌木林地-灌丛草地方向的演变过程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交换性钙镁含量出现明显的下降,粘粒含量增加,土壤质量出现退化,耕地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林地和草地;耕地地表径流中SO4^2-,NH4^+,PO4^3-,COD均显著高于林地和草地;浅层地下水的SO4^2-,NH4^+,NO3^-,PO4^3-,COD也显著增加;土地利用由杖地变为耕地后,地下水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4.
生物质炭对旱作土壤生物性状及养分有效性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施用对贵州中部地区旱作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不同类型旱作土施用5%~15%(炭/土质量比)的生物质炭后,黄泥土、黄砂土中真菌、放线菌、细菌数量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数量以及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增加,特别是黄砂土;而大泥土中放线菌、真菌数量和硝化细菌数量以及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出现较明显的提高,但氨化细菌数量及脲酶活性出现大幅度降低。此外,黄泥土、黄砂土施生物质炭后有效N、P、K、Ca、Mg、B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大泥土中有效P、K、Fe、Mn、Cu、B的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有效N、Ca、Mg、Zn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这3类旱作土壤施炭后土壤有效Zn含量均表现出显著的下降。黄泥土、黄砂土及大泥土施用5%~15%的生物质炭后均能明显提高白菜及莴笋的产量,其中黄砂土施生物质炭的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大泥土。不同类型旱作土壤施炭后土壤有效性养分数量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别,施用生物质炭时要根据土壤特性配合使用一定比例的氮、磷、钾及适量的微量元素肥料,更有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25.
土壤pH与烤烟钾素营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选择代表性的贵州植烟土壤,施石灰提高pH,施硫酸亚铁和硫磺粉降低pH,通过两年烤烟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pH对烤烟钾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平均为5.33和6.1时烟叶产量较高;超出此pH范围,产量有下降趋势;pH低于5.0产量急剧下降.烟叶吸钾状况及施钾效果均以土壤平均pH5.33的最高;pH低于5.0及高于6.1对烟株的钾素营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低pH对钾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初步提  相似文献   
26.
不同类型生物质炭基肥对玉米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通过对黄砂土、黄泥土、大泥土三种种植玉米的旱地土壤,施用不同数量的生物质炭及适量的肥料,探讨生物质炭与肥料配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地上生物质炭配合复合肥施用后,黄砂土、黄泥土、大泥土上玉米的产量提高了20.7% ~61.2%;而生物质炭配合有机肥施用后玉米的产量则提高了21.0%~94.8%...  相似文献   
27.
利用生物质炭进行改良土壤试验,探讨生物质炭对大田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统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对辣椒移栽的大田土壤施用适量的生物质炭(9 000 kg/hm2)后,辣椒果实成熟期平均株高及平均株幅分别增加了7.09%和8.98%;而辣椒的平均单株果数及平均百果重分别增加了20.13%和14.96%,鲜椒平均产量提高了26.43%。复合肥与适量的生物质炭(9 000 kg/hm2)配合施用后,辣椒平均百果重增加了7.18%,而辣椒平均单株果数及平均鲜椒产量则分别提高了10.33%和7.96%。生物质炭改土能明显地提高大田辣椒的株高、株幅、单株果数和百果重以及增加土壤水分的含量,从而提高大田辣椒的产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植被自然恢复下植被类型对煤矸石堆场Fe,Mn淋溶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为煤矿区煤矸石堆场的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贵州省中部废弃煤矿区不同植被条件下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进行采样分析,同时通过移植煤矸石堆场上生长的马尾松、光皮桦和类芦进行盆栽试验以及采集基质渗透水样品。[结果] 马尾松、光皮桦及类芦生长的煤矸石基质渗透水和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水中Fe,Mn含量均显著地低于无植物生长的煤矸石,煤矸石堆场植被自然恢复后地表径流水中Fe,Mn含量下降率分别达45.27%~85.60%,60.17%~90.13%,植被作用效果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幼林 > 阔叶树幼林 > 类芦草丛。同时,马尾松幼林、阔叶树幼林、类芦草丛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水中泥沙含量分别比无植被裸露的煤矸石堆场平均减少了40.18%,30.67%,27.91%。煤矸石中矿物颗粒态Fe,Mn的迁移量也出现明显的降低。[结论] 植被自然恢复能显著地减少煤矸石堆场Fe,Mn向水体的迁移及改善废弃煤矿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植物生长,特别是马尾松生长对减少煤矸石中Fe向水体迁移产生的环境效应大于Mn。  相似文献   
29.
稻田生态养鱼水质动态与水稻生长及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稻田生态养鱼的水质动态变化、水稻生长状况及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养鱼田的水溶性N,P,K及水质环境条件均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养鱼田的水稻各项农艺性状及产量均优于对照田,其综合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对照田.即对照田产值为8867元/hm^2,盈利4181.5元/hm^2,养鱼田产值为32078元/hm^2,盈利13398元/hm^2。  相似文献   
30.
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磷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通过对贵州中部黄壤旱坡地进行采样以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样品 ,探讨长期施肥下旱地磷素水平与地表径流磷浓度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的磷素水平不断提高 ,CaCl2 浸提磷 (溶解态活性磷 )和NaOH浸提磷 (藻类可利用的土壤总磷 )与土壤全磷或有效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土壤富磷化的同时 ,旱地磷对水环境影响的潜能明显提高。黄壤旱坡地中CaCl2 浸提磷、Olsen P、NaOH浸提磷、土壤磷吸持指数、土壤磷饱和度与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生物有效性磷和溶解态活性磷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以这些参数作为评价指标 ,初步将黄壤旱地磷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分为 3个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