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养鱼先养水,养水需活水。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是水产养殖工作者不可逾越的门槛。本养殖试验在传统活水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理念,通过水分子、氧离子的微观活化,提升水的质量。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增氧、水源及苗种投放于微山县沿河北村养殖基地内选择3个池塘开展小分子活化水技术应用试验:对照组池塘一26亩,编号为F5;对照组池塘二20亩,  相似文献   
22.
油用牡丹是我国近几年兴起研究的木本油料树种,出油率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含量可高达42.78%,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主要靠播种繁殖。综合现有研究发现,油用牡丹在种植过程中具有上胚轴和下胚轴休眠的特性,且只有当根长大于30mm时才会发芽,导致萌发周期较长;油用牡丹生根(打破下胚轴休眠)最有效的方法为100~500mg/LGA3浸种处理24-48h,根长大于40mm时最利于发芽,催芽(打破上胚轴休眠)最有效的方法为300mg/LGA3处理24h或低温处理20-30d,但低温处理后幼苗长势强于GA3处理,更适宜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3.
红松多酚与真菌多糖联合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比较了红松多酚(PKP)与黑木耳多糖(AAP)和灵芝孢子多糖(GLP)单一、联合使用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的作用。采用Chou-Talaly联合指数方法分析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并对单一和联合使用的清除效果、联合指数(CI)、等效应图和剂量减少指数(DRI)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单独使用红松多酚、黑木耳多糖、灵芝孢子多糖的IC50值分别为72.01 μg/mL、2.49 mg/mL、0.93 mg/mL,联合使用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与红松多酚和灵芝孢子多糖(质量比为1∶3)后,IC50值分别为185.20和237.83 μg/mL。联合指数分析表明,从清除率10%到97%,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的联合指数都小于1;等效应图显示联合使用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使用剂量降低。剂量减少指数分析显示,从清除率5%到97%,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的剂量减少指数都大于1,以上结果红松多酚和灵芝孢子多糖均表现不一致。说明红松多酚和黑木耳多糖之间存在协同清除ABTS自由基效应,但红松多酚和灵芝孢子多糖不存在。   相似文献   
24.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钝顶螺旋藻高密度培养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作为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的人工培养并被制成片状和粉状广泛应用.生物反应器是一个进行涉及到生物或生物活性物质生产的容器.用光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微藻也成为国内外研发的热点.中国养殖的螺旋藻主要为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本研究中,以钝顶螺旋藻为试材,用三角瓶和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并设计不同的培养条件(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抗氧化剂,设置不同通气模式和光照条件),探讨其培养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显示,在三角瓶中,分别适当添加葡萄糖、Na2S2O3和Na2SO3,均可显著提高钝顶螺旋藻的生物量,其最适浓度分别为3、3和2 g/L;光反应器培养下,随着通气处理强度的上升,藻生物量显著增加;而逐步增大通气强度的处理下,藻生物量促进效果则更为明显;单面光源(4 500 lx)培养下的藻生物量要显著高于双面光源(9 000 lx)培养的,但是先单面光源培养,在微藻进入对数期生长时,转变为双面光源培养,其培养产量更高.进一步研究表明,与Na2S2O3相比,Na2SO3与葡萄糖组合效果更好,进一步对各条件优化显示,在葡萄糖浓度4 g/L和Na2SO3浓度3g/L时,藻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上述研究表明,添加葡萄糖、Na2SO3、逐步增加通气强度的模式、先单面光源后双面光源培养的光照模式可明显促进钝顶螺旋藻的产量,综合优化的培养条件下,该藻体的平均生长速率和生物量可高达0.85 gDW/(L·d)和10.02 gDW/L.本生物反应器还具有动力消耗小、占地面积小、造价相对便宜、清洗方便、结构简单和容易在室内扩大规模培养等优点.本研究为扩大螺旋藻的培养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5.
会计信息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并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突显出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阐述了由此所带来的危害,并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探析了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强电场技术萃取黑木耳多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种新型的萃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方法]以强电场技术萃取黑木耳多糖,首先探讨了单因素电场强度、脉冲频率、料液比、电极间距、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然后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黑木耳多糖得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研究表明,在料液比1∶50 g/ml、时间2 h条件下,采用强电场萃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场强度1.9 kV、脉冲频率2 300Hz、电极间距3 mm,在此工艺下黑木耳多糖的得率为14.79%。[结论]强电场萃取技术用于黑木耳多糖是可行的,并且可为强电场萃取技术用于活性成分提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优化黑木耳多糖和三价铬螯合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黑木耳多糖与三价铬的质量比、螯合时间、三价铬的初始浓度3个因素对其螯合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分析,优化黑木耳多糖与三价铬的螯合工艺。[结果]试验表明,木耳多糖与三价铬的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木耳多糖与三价铬的质量比为2.2∶1,螯合时间6.18 h,三价铬的初始浓度为5.96 mg/ml,在该条件下螯合率为41.56%。[结论]应用响应面法所得到的黑木耳多糖-铬(Ⅲ)螯合物的合成工艺参数是可行的,可为黑木耳多糖与三价铬螯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用乙醇提取红皮云杉中的抗氧化物质,分离纯化,并对各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首先用不同浓度的 乙醇提取红皮云杉中的抗氧化物质,然后采用大孔树脂D101 纯化。收集不同组分,并对干物质及多酚等物质含量 较高部分做抗氧化能力的测定。通过对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总还原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 力的比较得出结论:PT40%鄄E 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好,清除率可达97.998%,IC50 值为119.101g/mL; PT20%-D 对DPPH的清除活性最好,清除率及IC50 分别为99.617% 和9.009g/mL;PT80%-D 总还原力最好,当 质量浓度为300g/mL 时吸光度值达2.209;PT40%-D 在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方面表现突出,抑制率为99.148%, IC50为271.872g/mL。多酚、原花青素、黄酮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说明,多酚类物质在抗氧化中 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马亭亭  周宜君  高飞  余丽  刘冉  刘楠  隋欣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8):1645-1650,1753
植物过氧化物酶(POD)属于多基因家族,不仅是植物体内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重要酶类之一,而且参与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在维系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拟南芥过氧化物酶家族的7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中包含氨基酸的数量、等电点、跨膜结构域、信号肽、二级结构组成及磷酸化位点等,并用Mega4.0软件构建了去除信号肽前后的系统进化树,旨在了解其结构特征。对已经进行功能研究的成员进行结构分析,以此来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为植物抵御氧化胁迫方面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研究3种外源物质(壳聚糖CTS、茉莉酸甲酯MeJA、硝酸镧La)对松多酚合成的诱导作用。以组织培养诱导生成的红松不定芽为试验材料,CTS、MeJA、La处理8 d过程中对不定芽生长、松多酚积累量、多酚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转移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影响。结果表明,CTS、MeJA、La均能促进松多酚的合成,其诱导效果存在差异,以La诱导效果最显著。在试验条件浓度下,La不仅可以促进红松不定芽的生长,且能显著提高总酚和原花青素的积累量。经La处理的红松不定芽中的SOD、POD、CAT、PAL、C4H能够迅速响应,并且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酶活峰值分别是对照组的1.79、1.51、1.33、3.98倍和3.61倍。CTS、MeJA、La 3种外源物质能激活红松防御反应,促进次生代谢产物松多酚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