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88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125篇
  116篇
综合类   581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173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一、润滑脂一般是在润滑油中加入稠化剂制成的,其稳定性差,因而存放时不要在露天让阳光直射盛装润滑脂的容器,尽量放入库房。  相似文献   
32.
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微囊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探讨了影响微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因素,优化了微囊化条件,并就其与毒死蜱乳油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幼虫的毒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选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乳液(SMA)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总体系的2.5%),乳化条件为1 500 r/min搅拌30 min,60 min内调节体系pH值至2.5,反应后期升温至4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毒死蜱微胶囊外形较好,平均粒径为8.9 μm,分散系数为0.182 6,包封率高达99.54%。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乳油和微胶囊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初始LC50值分别为2.05和 3.02 μg/mL;而在自然环境中放置32 d后,乳油对该虫的毒力下降较快,LC50值为100.23 μg/mL,而微囊悬浮剂毒力仍保持较高水平,LC50值为15.63 μg/mL。表明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兼具速效性高和持效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分散、乳化条件及成囊工艺对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状态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及其配比、不同分散乳化时间、搅拌速度、酸化时间和固化温度对微胶囊包封率、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的影响,最终确定以聚丙烯酸钠(PAAS)和苯乙烯-马来酸酐(SMA)按4∶ 1(质量比)混合作乳化剂,1 500 r/min搅拌,分散乳化60 min,酸化90 min,50℃固化90 min作为制备二甲戊灵微胶囊的优化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10 μm左右、粒度分布均匀的球形微胶囊,包封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番茄灰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五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毒力作用,筛选出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1227(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C8-10(双八、十烷基季铵盐),并研究了其对该菌菌丝干重、分生孢子萌发、产孢量、菌核形成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1227和C8-10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8.39和5.82μg/mL,其毒力高于常规对照药剂腐霉利水悬浮剂,与嘧霉胺水悬浮剂、乙霉威水悬浮剂相当。两者对菌丝干重、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0μg/mL时抑制率接近或达到100%;对菌核数、菌核形态及分布有一定影响;40μg/mLC8-10对该菌产孢量的抑制率可达90%以上;1227和C8-10的浓度大于20μg/mL时均能明显影响病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35.
刘峰 《植物医生》2007,20(6):16-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黄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灰霉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所致,可危害茄子、番茄、辣椒、西葫芦、莴苣、草莓等多种蔬菜。目前,该病在淮安黄瓜产区普遍流行,防治不及时,可减产10%~30%,严重的则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36.
郭晓贤  刘峰 《饲料工业》2007,28(8):17-20
通过平板快速筛选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葡萄糖氧化酶菌株,此菌株属于产胞内酶的黑曲霉。采用文献报道的相关工艺测得其初始酶活为0.86μmol/min。经过培养基配方的优化试验及摇床发酵工艺的调整,其摇床发酵的产酶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发酵液过滤液酶活达到9.91μmol/min。  相似文献   
37.
20%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斑马鱼为试材测定了20%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及其乳油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24、48、72、96h后二甲戊灵微胶囊对斑马鱼LC50分别为65.10、62.38、58.81、57.81mg/L,而二甲戊灵乳油对斑马鱼LC50分别为0.50、0.35、0.34、0.31mg/L,即其微囊化使二甲戊灵对斑马鱼的安全性提高了1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38.
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龟纹瓢虫的毒力及其选择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是苹果、山楂、梨等果树的主要害虫,而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nberg)是其主要天敌之一。本试验用9种常用杀虫剂对这两种昆虫做了毒力测定,并得出各药剂选择性指数。 1 材料与方法苹果黄蚜及龟纹瓢虫幼虫均于1995年夏季采自山东夏津县苹果园。供试的9种药剂  相似文献   
39.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入境国际邮件、快件不仅数量逐年大幅提升,而且性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入境国际邮件已成为外来有害生物、人类和动植物传染病国际间传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近年来长沙入境国际邮件检疫监管的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监管的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0.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极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