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67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8 毫秒
31.
上世纪90年代末,甘谷县大石乡的农民针对当时地膜穴播小麦栽培技术幼苗与播种穴错位、人工放苗劳动强度大以及常规地膜穴播小麦栽培技术一次覆膜只种植一茬作物、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突出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出膜上覆土能够有效解决地膜小麦苗穴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庄浪县试验观测了栽培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增加单株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冬小麦越冬率、经济产量。黑色全膜垄作穴播栽培时,冬小麦折合产量达5 559.1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14.51%;降水利用率比对照提高2.26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11.62%;纯收益为5 370.34元/hm~2,较对照减少415.26元/hm~2。采用宽幅精播栽培时,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率和成穗数,折合产量为5 150.0 kg/hm~2,比对照增产6.09%;降水利用率比对照提高2.67百分点,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2.93%;纯收益可达6 731.20元/hm~2,较对照增加945.60元/hm~2。  相似文献   
33.
农业机械零件的装配质量决定了修理质量和机械的使用寿命,重点讨论农业机械零件装配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4.
甘肃省旱地胡麻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胡麻又名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为甘肃省第二大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陇东、陇中和陇南黄土高原旱作区,常年播种面积11.27万hm2[1]。由于大部分胡麻种植区年降水量仅有300~500 mm,  相似文献   
35.
灌溉地啤酒大麦全膜覆土穴播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灌溉地啤酒大麦全膜覆土穴播节水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覆膜覆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及收后茬口安排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甘肃发展旱作农业的思路和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甘肃旱作农业区的农业资源状况,分析了旱作农业发展思路的形成过程,总结和提出了甘肃旱作农业的发展思路,并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甘肃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技术体系,以期为发展甘肃旱作农业提供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7.
大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大麦/玉米间作优势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均为1.06,无明显间作优势;玉米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分别为1.32和1.30,具有显著的间作优势。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不显著;玉米覆膜时,间作系统具有显著的养分吸收优势。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大麦/玉米间作中籽粒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当玉米不覆膜时为间作劣势而无贡献;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0%和20%。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交互作用对间作氮素养分吸收的贡献具有同等重要性(各占50%);对磷吸收的贡献分别占60%与40%,钾则分别为45%与55%。  相似文献   
38.
甘肃省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小麦是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群众普遍喜爱的主要口粮,甘肃省的粮食安全主要是指小麦供给的安全性。目前,全省小麦常年播种面积94.7万hm2,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介绍了糜子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雀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全膜微垄沟播技术是我国北方旱作大豆(Glycine max)的一项抗旱高产栽培新技术,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提高大豆产量、确保粮油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多点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大豆全膜微垄沟播技术的肥料效益。结果表明,全膜微垄沟播技术能显著提高旱地大豆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利用效率。大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达到41.1%、25.0%和23.9%,较露地条播分别提高了7.3、6.7和4.9个百分点;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分别达到4.7、11.9和6.8kg·kg~(-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了0.8、3.2和1.3kg·kg~(-1),分别增长了20.5%、36.8%和23.6%。全膜微垄沟播技术能增强大豆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显著提高氮、磷、钾缺素区大豆的相对产量,从而降低氮、磷、钾施肥依从度。大豆氮、磷、钾缺素区相对产量分别达到79.1%、47.3%和88.7%,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了4.6、4.3和1.9个百分点;氮、磷、钾施肥依从度分别为20.9%、52.7%和11.3%,较露地条播分别降低了18.0%、7.5%和14.4%。由此可以得出,该技术在旱地大豆肥料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