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95篇
基础科学   115篇
  142篇
综合类   760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444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大围山油料植物白檀种类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围山地区从海拔230~1 607 m之间均有白檀植物分布,包括白檀、湖南白檀和华白檀。3个种均适生于弱酸性土壤,但形态性状差异明显,不同白檀种群的分布与海拔显著相关,华白檀散生于海拔800 m以下,白檀在海拔400~1 200 m均有分布,1 200 m以上零星分布;湖南白檀于海拔1 200 m以下地区偶有分布,1 200 m以上地区形成成片灌丛。3个种的群落中,白檀群落结构最稳定,生境多样性最大,华白檀群落稳定性最差,多样性最小。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索水肥协同作用对不同耕作措施下作物产量影响规律,运用在黄土丘陵区率订和验证后的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or)模型,模拟研究区近35年传统耕作(T)、免耕(NT)和免耕覆盖(NTS)措施下轮作小麦/豌豆产量,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施氮量(X1)、休闲期降水量(X2)和生育期降水量(X3)对小麦/豌豆模拟产量的水肥协同效应。结果表明,自然降水条件下3因素对不同耕作措施小麦和豌豆产量的贡献率均为:X3X2X1。生育期降水量和休闲期降水量对产量的贡献率均为:NTS>NT>T。T、NT和NTS措施下小麦和豌豆的产量与施氮量均呈开口向下二次抛物线型变化,但小麦最佳施氮量分别为65.0,65.5和44.5 kg/hm2,豌豆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7.9,18.5和23.8 kg/hm2,并且施氮量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为:NT>T>NTS,而施氮量对豌豆产量的贡献率为:NTS>NT>T。在甘肃省定西黄土丘陵区,决定小麦和豌豆产量的关键因素是降水,降水量对免耕覆盖的增产效应最为显著,且3种耕作措施条件下小麦和豌豆对施氮效应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3.
月季响应黑斑病的早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月季抗黑斑病的相关基因,探究月季抗病分子机制,以月季高抗黑斑病品种‘粉和平’叶片为材料,采用单孢子离体接种法对其接种黑斑病菌,以接种24、48和72 h的cDNA等量混合样为检测子,以相应对照的cDNA混合样为驱动子,构建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挑选2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BLASTx比对分析,获得37条非冗余EST序列,其中32条序列在蛋白数据库中具有同源序列。将获得的EST序列导入相应样本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库,以其在两个样本中的RPKM比值作为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后,上调表达基因涉及信号识别、离子转运、活性氧清除、光呼吸途径及苯丙烷代谢等方面,其中以活性氧清除、光呼吸途径和苯丙烷代谢途径的基因数最多。这一结果说明月季抗病是通过多基因的协同作用实现的,活性氧清除、光呼吸途径和苯丙烷代谢途径在月季抵抗黑斑病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不同耕作措施旱地春小麦产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析温度变化对不同耕作措施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利用APSIM模型对2因素9水平3种耕作措施下的春小麦产量进行了模拟,选择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作为自变量因子对产量效应进行分析,并对3种耕作措施条件下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互作效应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春小麦产量随最低温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上升型变化,会出现报酬递减,且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免耕覆盖的增产效应大于免耕耕作措施;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和免耕耕作措施下,产量随最高温度升高呈二次抛物线递减型,并呈叠加递减,而免耕覆盖耕作措施下产量随最高温度升高呈负相关。3种耕作措施下,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还存在正的协同效应,免耕覆盖耕作措施相比其它两种耕作措施,具有更好的协同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堆肥是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有效的方法之一。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对于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快速腐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堆肥微生物研究的传统方法:微生物培养方法、显微直接计数法和特定功能微生物研究法,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现代生物化学方法、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分析了堆肥微生物研究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针对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方法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6.
莲田生态健康养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西省宁都县是白莲种植大县,莲田面积4.7万亩,莲田养鱼历史悠久。莲是水生草本植物,常见的有耦莲、子莲和观赏类的花莲。我县种植的为以莲的果实为主的子莲,又称白莲。白莲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种高品质的经济农作物。莲田套养鱼类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在其他地方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效,但对宁都县的莲田养鱼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还尚不足。为进一步挖掘莲田的"种养"潜力,我们于2013年承担了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稻莲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示范,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通过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华粳2号的不同播期、不同密度、不同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华粳2号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在江苏淮北稻区800kg/667m^2以上播期范围为5月1~15日,栽插密度1.7~2.4万穴/667m^2,施氮量22.5~30kg/667m^2。为提高群体质量和效益,适宜播期为5月1~8日,栽插密度2.2~2.4万穴/667m^2,施氮量21~23kg/667m^2。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粮堆表层投药并结合环流熏蒸技术,开展高大平房仓PH3环流熏蒸试验。通过对多点、多层PH3浓度检测,统计并分析粮堆内部PH3浓度的含量及扩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环流熏蒸过程中,PH3浓度扩散速度均匀,随着粮堆高度的升高,PH3平均浓度呈现轻微上升,但上升幅度有限;同时,拟合PH3浓度下降规律发现:PH3浓度下降速率在40.28mL/m3·d~43.86mL/m3·d之间,变化趋势随时间呈线性负相关,下降斜率系数a随粮堆深度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立体插管式通风系统,对平均水分16.6%±1.3%(湿基)、堆高7m的稻谷堆进行恒温(25℃±1.5℃)通风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立体插管式通风干燥可以将整仓粮食水分降至14.2%±1.3%,水分分层现象明显改善,单位能耗为7.7kW·h/(1%H_2O·t),干燥成本较低。干燥后稻谷脂肪酸值、出糙率、整精米率依旧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在三口面积分别为3200m2、3400m2和3500m2的池塘进行主养刺鲃混养黑尾近红鲌试验,刺鲃鱼种规格为个体重100-125g,放养密度800尾/666.7m2,混养个体重75-100g的黑尾近红鲌鱼种150尾/666.7m2.经过292d的养殖,刺鲃商品鱼平均个体重达710-750g,每666.7m2产刺鲃商品鱼535-572.9kg,混养的黑尾近红鲌商品鱼平均个体重达650-715g,每666.7m2产黑尾近红鲌商品鱼94.5-103.4kg,每666.7 m2总产值达17234.1-18443.9元,每666.7 m2总利润达5118.1-6219.9元,投入产出比1:1.43-1: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