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正>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树原始起源中心和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茶树资源异常丰富,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之称,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1998年调整后的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共有34个种(包括4个变种),除南川茶(C.nanchuanica)等8个种以外,其它26  相似文献   
32.
茶树新品种云茶香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的无性系新品种。1992-2008年经品比、区域性试验测定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于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0号;生化成分分析表明,该品种含水浸出物45.6%,咖啡碱3.8%,茶多酚32.8%,氨基酸2.4%,酚氨比值13.7,具有适制绿茶的物质基础,其制出的绿茶外形肥壮显芽、深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浓,滋味醇爽较鲜,叶底绿较亮显芽等特点。文章阐述育种过程、主要从产量、内含成分、制出的绿茶品质、抗性等方面与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0号作对比,讨论了云茶香1号的应用前景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33.
旨在分析云南野生大理茶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本研究以21份云南野生大理茶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对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及儿茶素组成等生化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鉴定评价其生化成分多样性。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为18.80%~25.20%、氨基酸总量为2.00%~3.90%、咖啡碱含量为1.10%~4.10%、水浸出物含量为45.30%~52.50%、儿茶素总量为4.37%~14.17%、变异系数范围为3.33%~157.89%,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77。基于生化成分含量的聚类分析将21个野生大理茶分为2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的C、EC、非酯型儿茶素及儿茶素总量含量较低;第2类群的EGCG、E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含量较高。云南野生大理茶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含量的平均多样性指数较低,从中初步筛选出高茶多酚资源1份、低咖啡碱资源2份及高氨基酸资源1份,这些优异资源可以直接利用或作为茶树育种的优良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4.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5个;共检测到97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4.41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9~0.709,平均0.527,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2~0.973之间,平均为0.797,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窄。根据SSR标记特点,将SSR引物扩增统计的“0”、“1”转换成基因型,通过不同基因型组合,构建了云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使每个品种都获得了1个22位数的指纹图谱号码,进而可将不同品种完全区分鉴别。  相似文献   
35.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云南10个地区的830份茶树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表明,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13个描述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64~1.40之间,平均为1.04,以芽叶色泽较高,叶基较低;不同地区的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76~0.99之间,以红河地区较高,其次是临沧和文山地区,以昭通地区较低。14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27%~48.14%之间,平均为26.43%,以酚氨比较大,水浸出物含量较小;不同地区的茶树资源变异系数在16.09%~25.75%之间,以文山、红河地区较大,昭通、大理地区较小。茶树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水平显示东南部>西部>东北部的趋势。通过聚类分析,10个地区的茶树资源划分为3个地理组,东北部的昭通和东南部的红河各单独聚为一组,其他8个地区聚为第3组,显示云南茶树资源存在东南部、西部、东北部生态地理的分化,初步推断东南部为云南茶树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36.
云南省茶树良种化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嫁接对茶树良种化的作用,介绍了云南省茶树良种化嫁接技术,包括嫁接方法及时间、砧木与接穗选择、嫁接管理等内容,以期为云南茶区的嫁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转录组学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录组学主要是从RNA水平上研究物种基因表达情况,可用于功能基因的挖掘、次生代谢物研究和物种抗逆抗病分子机制研究,对于探索作物重要农艺性状机理、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介绍了转录组学的主要技术方法、原理以及在茶树研究中的进展,以期为茶树现代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云南大叶茶资源的机能性物质分析及优异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云南大叶茶优异种质资源,为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生化分析、感官审评等方法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勐海大叶茶树圃”的LL2份茶树资源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优质红碎茶资源32份;高茶多酚(TP>38%)资源10份;低咖啡碱(Caf<1.00%)资源两份,高咖啡碱(Caf>5.00%)资源两份;高茶黄素(TFs>1.3%)资源23份;超常规水平ECGG(> 13%)资源5份;红碎茶感官品质鉴评总分>90分的资源16份.[结论]云南大叶茶资源生化成分丰富多样,是选育红碎茶、特色茶树品种的优异种质,筛选出的优质红碎茶、特异资源可为下一步茶树良种选育奠定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39.
中国居民营养状况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建议利用茶叶对人体的调节功能,在学生营养餐及园工工休时间中补充奶茶或推广茶叶品鉴活动,即能补充营养又减少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率。再从普及营养知识,全面深入开发青年人及农村终端消费市场,加强茶叶深加工应用日常化、普遍化,化解茶业产能的过剩,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0.
云南省茶树良种繁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云南省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考察、收集与保存研究的状况,并通过分析茶树无性系新品种选育研究、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和茶树良种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提出了茶树良种繁育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