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MyoT基因在白来航鸡7种不同组织(心、肝、脾、肺、肾、脑和肌肉)中的表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yoT基因只在心脏和肌肉中表达.克隆得到了鸡MyoT基因的部分片段,发现外显子10存在A/G转换,利用PCR-Hin6 Ⅰ-RFLP方法对其在12个中国地方鸡种(白耳鸡、仙居鸡、大骨鸡、鹿苑鸡、固始鸡、斗鸡、乌骨鸡、油鸡、茶花鸡、萧山鸡、狼山和藏鸡)和1个外来鸡种(隐性白羽鸡)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藏鸡、隐性白羽鸡、杂交鸡(藏♂×隐♀)和75%血液藏鸡[藏♂×(藏♂×隐♀)♀]群体中进行了不同基因型与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SNP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腿肌质量显著相关(P<0.05),与腿肌率和腿肌肉色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2.
分子标记已成为目前家畜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主要工具.本文简要综述了多种分子标记(RFLPs, mt-DNA, RAPD, DNA指纹图谱,微卫星DNA,AFLP,SNPs)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地方猪品种遗传变异和遗传关系检测分析中的应用,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43.
微卫星DNA作为遗传标记的优点及前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微卫星DNA是一类以1-6bp的核苷酸为基本单位,呈串联重复六散在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它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DNA,小卫星DNA等分子标记相比,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匀,多态性丰富,分析快速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家畜育种学课程改革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对家畜育种学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重点是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收集和合理使用教学素材及软件,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及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5.
藏鸡生长曲线拟合和分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研究运用Gompertz, Logistic, von Berta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饲养在青藏高原的藏母鸡和藏公鸡0至16周龄体重生长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藏鸡生长曲线,但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更佳;进一步分析Gompertz模型拟合参数,发现藏公鸡成年体重(1252.0g)显著高于藏母鸡(808.9g),但藏公鸡的拐点时间为13.20周较藏母鸡的拐点时间11.27周迟。  相似文献   
46.
分子育种主要是一种利用DNA水平上的分子标记对生物群体进行遗传改良。动物分子育种方法主要包括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和体细胞克隆育种。本文主要从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两个方面综述猪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7.
以通城猪为素材的新品种培育——“鄂通两头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通城猪为母本,导入50%的大白猪血缘,从其F1互交后代中选择两头乌毛色的公、母猪横交固定,继代选育4个世代,已初步育成保持通城猪两头乌毛色和优良肉质特点,且生长较快、瘦肉率适中,适合高档、特色猪肉开发需要的新品种——"鄂通两头乌"。新品种的主选性状与通城猪相比较:平均日增重为626 g,提高了30.4%,料重比为3.18,达90 kg体重的日龄为181.7天;胴体瘦肉率为51.6%,比通城猪提高了7~10个百分点;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为9.64头,增加了1.04头;且其胴体肉切块色泽鲜艳,保水力强,细嫩,大理石纹明显,肉味口感好。  相似文献   
48.
通城猪的两个杂交利用模式效果比较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大通和大长通两个杂交组合的生长、胴体及肉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大通在平均背膘厚、测定期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大长通;长大通的眼肌面积、腿臀肉骨率、估计瘦肉率等极显著优于大长通组合.二者的肉质性状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评价,长大通组合是一个较理想的杂交组合,可作为通城猪杂交利用的繁育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9.
如何培育猪的配套系和制定培育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给出了"配套系"的定义,引证了中国学者提出的"配套系"一词相对应的英语表达词为hybrids和commercial line,分析了对配套系概念上的误解;阐明了为何要培育配套系,评价了配套系商品畜禽优势所在;借鉴国外经验,参照国家法规,结合作者见解,从培育程序(步骤)、工作流程与当前培育方法上存在问题三方面阐述了配套系的培育方法;提出了撰写猪配套系培育方案的参考体例;对今后猪配套系培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0.
旨在研究猪胎盘特异性基因PLAC1的表达规律,并对其基因结构、生物功能和遗传方式进行初步鉴定。本研究以妊娠26、50和95天的猪胎盘组织为材料,利用RACE-PCR及RT-PCR技术克隆猪PLAC1基因及其不同转录本的全长序列,同时通过原位杂交验证其在胎盘中的表达模式。并检测猪PLAC1基因的序列变异。结果表明,猪PLAC1基因存在3种不同的转录本,3种转录本的CDS区完全相同,长525bp,编码174个氨基酸;组织表达谱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LAC1基因特异性表达于猪胎盘绒毛膜上皮细胞中,并在不同妊娠时期差异表达,妊娠50和95天PLAC1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妊娠26天(P<0.01)。猪群中PLAC1基因的SNP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遵循半合基因的遗传方式。本试验结果为研究猪PLAC1基因在胎盘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