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 营养液配方、栽培技术和配套设施是无土栽培的三个重要方面。有关番茄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很多,差异很大。为选择适应合肥地区栽培方式的营养液配方,我们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中的六个重要成份的合适水平进行了研究;并对所选出的配方进行了调优试验,以期为无土栽培技术选择优化配方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在农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坚期的背景下,对都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和转型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进行梳理,为解决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实质性困难找到着力点。【方法】采用统计年鉴、农业农村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及抽样调研农户等数据,总结广州市农村家庭经营收入近年发展特征和趋势;进一步分析家庭农场调查数据,揭示当前都市化地区农村家庭经营面临的瓶颈。【结果】2000—2020年广州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由40%增长到73%,经营性收入占比从50%下降到11%;虽然广州市农村居民整体上对经营性收入依赖度下降,但经营净收入对中等和中等偏上收入户增收起到相对重要的作用。广州农村家庭经营农场从“小、多、全、散”向“成规模的单一而专业”转型过渡,逐步呈现三产融合发展态势,但采用农业设施或先进机械的农场比例较低,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结论】当前广州农民家庭农场家庭经营规模适应了都市农业的高成本与高风险,但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缺乏内生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有待提升,长远发展仍然面临资金不足、社会化服务落后、销售渠道不通和村庄基础条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须激发经营性收入增长内生动力,出台人才、金融与技能服务、...  相似文献   
43.
【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众多,蔬菜需求旺盛。研究蔬菜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大湾区蔬菜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2010—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县域蔬菜统计数据和当年行政区划图,计算每年蔬菜产量的全局自相关指数,判断蔬菜生产的区域相互关联关系;借助局部自相关指数探索分析县域蔬菜生产的聚集区域及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蔬菜生产在空间相关作用下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0 年全局自相关指数通过检验且数值大于 0,表明县域蔬菜生产形成空间正向相关格局,蔬菜生产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现象,并随年际变化不断增强。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分析,发现龙门、博罗、惠城等蔬菜生产区域呈现“高 - 高”聚集格局,并逐渐在大湾区东北部形成聚集格局。而蔬菜生产“高 - 低”“低 - 高”空间格局逐渐受相邻区域的正向相关作用影响,最终与周边区域形成相同格局。通过空间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发现 2012 年主要因素为土地、经济水平、劳动力和农业技术投入;2016 年后主要因素为土地,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说明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是产量增加的第一因素。【结论】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并逐渐形成产业核心区。今后需在博罗、龙门、惠城、从化等蔬菜生产核心区域,加强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带动周边区域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