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根据农业环境质量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经验,总结出农业环境质量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生命周期:即引入期、运行期、退役期,根据各周期特点阐述相应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染毒水平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植物体的毒性效应信息,不能作为低浓度环境水平毒性效应的依据,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浓度PFOS对植物体的毒性效应,本研究采用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了不同浓度PFOS对拟南芥在代谢水平上的毒性效应。通过染毒组和对照组的无菌盆栽实验,以及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筛选出差异代谢物。PCA得分图显示高浓度暴露组(5、10 mg·L-1和20 mg·L-1)和低浓度暴露组(0.1 mg·L-1和1 mg·L-1)呈现出显著的分离。低暴露组发现了11~24种差异代谢物,而高暴露组发现了23~29种差异代谢物。低暴露组中受到干扰的代谢通路为氧化应激反应中的苯丙烷代谢和能量代谢中的糖代谢,而高暴露组受到干扰的代谢通路为氨基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氨酰tRNA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角质、木栓碱和蜡质的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芥子油甘生物合成和α-亚麻酸代谢,以及硫代谢等多种复杂代谢通路。研究发现高、低浓度PFOS对拟南芥叶片造成了不同的代谢毒性,拟南芥对不同浓度的PFOS启动了不同的代谢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用高效顺反氯氰菊酯、辛硫磷、久效磷、灭多威、甲基对硫磷及水胺硫磷等为有效成份,添加一定量的增效剂、渗透剂及溶剂等,配制成杀虫液剂。以3龄棉铃虫为实验幼虫,经过上百种配方的几百次实验,筛选出由有效成份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甲基1605配成的复配杀虫液剂护棉灵,共毒系数为464.6,增效倍数为3.6倍。通过大田验证,40%护棉铃复配制剂,在棉田的药效明显优于对比单剂,也优于复配药剂30%灭铃灵,且防治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固相萃取(SPE)作为前处理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固相萃取的原理,讨论了固相萃取的类型及其进展,对了解固相萃取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用量低、效果好、杀虫谱广、对温血动物毒性低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在拟除虫菊酯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在环境影响农药残留调查时都要求提供准确快速的测定方法。但是由于拟除虫菊酯分子结构的特点,它们都包含多个光学异构体,这些异构体往往又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因此必须解决异构物的分析方法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拟除虫菊酯的气相和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展,并介绍了作者自己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加速溶剂(ASE)提取-固相萃取(SPE)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检测土壤中12种三嗪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方法。土壤样品经过乙腈提取,氨基(NH2)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外标法定量。12种三嗪类除草剂在0.02~2.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8 4~0.999 9之间,方法检出限在0.004~0.005 mg·kg-1之间。在0.02、0.04和0.10 mg·kg-1 3个浓度水平,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5.2%~112.7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残留的极性中毒事件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农药残留分析是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和进出口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2方面对近5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讨论,主要探讨了前处理中的QuEChERS方法的应用、改进和发展,以及仪器检测手段中串联质谱的应用现状及高分辨质谱的应用前景,最后对农药残留分析这两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土壤污染、大气干湿沉降、工业生产和城市径流等土水界面污染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降雨雨水酸度、降雨强度、土壤坡度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对土水界面污染流污染物产生及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设施番茄和黄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及其对蚯蚓的急性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设施蔬菜田土壤中残留农药对蚯蚓的急性危害风险,在山东省济阳县蔬菜基地,分别选择番茄和黄瓜连作种植区,于产中、产后及后茬产中三个时期采集耕层土壤,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评估土样中噻虫嗪、噻虫胺、多菌灵、吡虫啉、阿维菌素、噻唑膦、甲基异柳磷、克百威和三羟基克百威的残留,并通过风险商值法评价其对蚯蚓的急性风险。结果表明:在39个设施番茄土壤中,噻虫嗪、噻虫胺和吡虫啉的检出率(检出浓度均值)均较高,分别为90%(0.107 mg·kg~(-1)dw)、79%(0.100 mg·kg~(-1)dw)和49%(0.233 mg·kg~(-1)dw);在30个设施黄瓜土壤中,噻虫嗪(63%,1.18 mg·kg~(-1)dw)和吡虫啉(57%,0.126 mg·kg~(-1)dw)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均值均较高。在95%的番茄土样及97%的黄瓜土样中,目标农药对蚯蚓的急性风险商值小于1。在3例土壤中发现风险商值大于1,包括2例吡虫啉和1例噻虫胺,应用风险商值逆推,吡虫啉和噻虫胺对蚯蚓的土壤安全阈值分别为1.07和0.593 mg·kg~(-1)dw。研究表明,所调查区域设施蔬菜土壤中目标农药对蚯蚓的急性风险总体较低,对于高风险农药应监测其土壤残留浓度,确保低于安全阈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DGT技术分析土壤重金属Cd、Ni的老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老化进程,锁定关键影响因子,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探究了外源添加Cd和Ni两种重金属在6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老化特性,并探讨了影响重金属老化过程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Cd、Ni在不同土壤中的老化过程差异性明显,Ni比Cd更易老化。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老化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添加后20~30 d为快速老化阶段,30~60 d为缓慢老化期,除个别高污染土壤外,其余土壤均在60 d后基本达到平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6种土壤中Cd、Ni的老化平衡浓度由初始浓度决定,初始浓度、CEC等因子为影响Cd、Ni老化速率的主控因素。DGT作为一种原位、非破坏性、不引入外源离子的监测技术,可以动态展示土壤外源添加重金属在老化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对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