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 虫源发生了转移 虫源基数为下代发生的主要预测依据之一,过去棉田残虫是下代发生的主要虫源,预报时往往忽视粮食、蔬菜等作物田基数的重要性.近年随着抗虫棉(转Bt基因棉)的普遍种植和棉花面积的减少,棉田残虫在虫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而其它作物田残虫量明显升高.临清市1992~1997年平均植棉面积2.45万公顷,二、三代残虫量分别占总虫量的44.6%、51.2%,而1998、1999年平均棉花面积8333公顷,二、三代棉铃虫残虫量分别下降到占总虫量的7.7%、10.5%和7.5%、8.3%,而且存在棉田棉铃虫因取食中毒、发育迟缓使残虫龄期明显偏小;玉米等作物田因为轻视防治和难以防治而龄期偏大的现象,因此,必须重视各种作物田残虫量的调查,采用加权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提高下代发生期和发生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抗虫棉田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转BT基因抗虫棉在我市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主要品种为新棉33B、荷棉3号,由于抗棉铃虫效果好,缓解了棉铃虫防治的压力,减少了防治成本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面积抗虫棉的种植,使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这势必引起害虫种群及为害程度的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对指导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1997年开始,我们对转基因抗虫棉进行了大量观察研究,观察抗虫棉田害虫的动态变化,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气候生产力的宏观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山里人称他“黑脸包公”、“陇山守护神”。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报道过他。 ●他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森林防火先进个人,陕甘两省护林联防先进工作者。 ●这位在护林防火第一线奋战了三十年的临时护林员,用那攀登的足迹走出了坚实凝重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穿越磨难与欢悦交织,幸福与孤寂相伴的人生岁月呢?王新月,这位平凡而普通的共产党员说,我在用生命:  相似文献   
15.
自 1 992年棉铃虫猖獗为害以来 ,农民在与棉铃虫斗争中科学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但近几年抗虫棉面积迅速扩大 ,明显降低了施药次数 ,棉田生态环境及害虫发生为害特点都有了一些新变化 ,许多农民对这一变化认识不足 ,造成防治中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简述如下 :1 )对转基因抗虫棉杀虫机理不了解 ,不知大部分初孵幼虫取食棉株后会中毒死亡。由于近几年棉田落卵量仍很大 ,初孵幼虫较多 ,许多农民怕为害而立即施药 ,造成农药浪费等不良后果 ,只有发现二龄以上幼虫较多时才需要防治。2 )发现被害蕾、叶立即施药。抗虫棉不是无虫棉 ,…  相似文献   
16.
随着B t棉的大面积推广,覆膜面积迅速扩大,播种期提前,临清市近几年棉苗病害表现发生偏重,影响了棉花壮苗早发、产量及品质的提高。1苗病类型及症状临清市棉田发生的苗病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3种类型。立枯病可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幼茎基部产生褐斑,后扩大凹陷、腐烂,严重时扩展到茎的四周,病部缢缩,棉苗枯死;子叶开始时产生不规则斑点,后破裂成穿孔。炭疽病可造成烂芽;茎基部产生红色纵裂条痕,然后扩大为棱形病斑,重者幼苗枯死,子叶病斑多呈半圆形,边缘红褐色。红腐病也可造成烂芽;出土棉苗根部受害,先从根尖变黄,逐渐扩至全根,…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临清市大面积引种转基因Bt棉以来,棉铃虫已不再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棉田施药次数下降60%~80%,天敌数量大增,以前得到兼治的棉盲蝽、棉小灰象甲等棉花害虫发生逐年加重。由于近年6-8月份阴雨较多,棉花苗病、枯黄萎病等发生较重,形成了棉田病虫发生的新特点,棉盲蝽、烟粉虱与棉苗病、棉花枯、黄萎病等明显发生重,其它病虫较轻。1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近几年,因为6-8月份多雨,棉蚜、红蜘蛛发生轻,因为多数Bt棉品种对棉铃虫有高抗性,棉农在此期间未用药,减少用药次数,这使以前得到兼治的棉盲蝽发生加重。自5月份开始,棉盲蝽转移到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疏毛罗勒(Ocimum basilicum L)挥发油,并采用气-质联用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再采用DPPH·清除能力测定法和O~-_2·清除能力测定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杯碟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疏毛罗勒挥发油组分共检出27种成分,所鉴定出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总量的90.10%,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十六酸乙酸乙酯(44.16%)、乙酸松油酯(17.1%)、(s)-2,5,5,8-四甲基-1,2,3,6-四氢化薁-4-酮(9.92%)、香叶醇(3.05%)等;挥发油成分对DPPH·和O~-_2·有中等程度的清除能力;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3株菌种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1 抗虫棉田害虫发生规律与特点发生了变化 1.1 抗虫棉对鳞翅目害虫表现出突出的抗性.抗虫棉对棉铃虫及玉米螟、造桥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高抗性,基本上不需要防治这些害虫.1.2 棉蚜、棉盲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20.
近50 a陕西苹果果区积温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29个苹果基地县1961-2010年气象资料,应用线性拟合、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T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陕西苹果果区≥5℃、≥10℃积温、负积温的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0a陕西苹果果区≥5℃、≥10℃积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初始日期呈提前趋势,终止日期呈推迟趋势,持续天数增加;负积温呈显著减少趋势。积温均具有突变特征,≥5℃积温、≥10℃积温突变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突变年份分别为1999年、1994年,负积温减少突变发生在198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