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全面了解和提升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2017—2019年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3年组织州县级兽医实验室开展检测能力比对工作。根据每年疫病的流行态势,设置PCR、ELISA以及传统类检测等比对项目。结果显示:2017—2019年实验室总体准确率分别为50.00%、56.82%、74.47%,样品总正确率分别为90.75%、93.56%、93.48%,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实验室PCR、ELISA、传统类检测项目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05);州级实验室的检测正确率明显好于县级(P<0.05)。结果表明,州县级实验室检测能力逐年提升,绝大多数实验室具备PCR、ELASA、传统类检测等检测能力,但部分县级实验室的个别项目检测能力有待提高。建议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层实验室管理、业务培训等,整体提升县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南疆棉铃虫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2010年对阿拉尔垦区的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了持续多方面的调查、监测,将该地区的棉田棉铃虫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摸清了该地区棉铃虫的发生代数及各代的发生时期.同时,提出了预测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晋西北为研究区域,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春季表层土壤含水量、风蚀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类表层土壤含水量大小表现为樟子松苗圃地>苦荞留茬地>撂荒地>杨树林地>春季翻耕地>柠条灌木地>退耕还草地;随深度增加不同地类表层土壤水分流失量的垂直分布基本呈现减少的趋势,春季翻耕地表层土壤水分流失量最大,为6.52%,其次依次为退耕还草地、柠条灌木地、撂荒地、苦荞留茬地、杨树林地,最小的为樟子松苗圃地,仅有2.00%;各地类土壤风蚀量89.00%集中于近地表0~10 cm高度,春季翻耕地风蚀量最大,为8.93 g,其次依次为苦荞留茬地、退耕还草地、撂荒地、柠条灌木地、杨树林地,最小的为樟子松苗圃地,为0.36 g;农田地与非农田地的表层土壤含水量与风蚀量均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农田地土壤风蚀量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响应更敏感。因此,农田地秋收后应实行留茬、覆盖等保护措施,春季翻耕要尽量靠近播种日。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丝状真菌的fluG基因参与调控分生孢子的生成,然而在昆虫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中fluG的作用鲜有研究报道。本研究利用DNA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敲除fluG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分析突变株的产孢特性。以苯菌灵抗性基因ben作为筛选标记,fluG基因侧翼序列作为同源臂,构建了打靶载体pDHt/sk-fluG-Ben。利用PEG介导将打靶载体转化金龟子绿僵菌的原生质体,获得了苯菌灵抗性转化子。根据靶基因和标记基因检验,确定获得了敲除fluG的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表型分析显示,fluG突变株继代培养5代仍保持苯菌灵抗性,菌落呈疏松毛絮状,生长相较野生型明显缓慢,不能或者仅能产生极少量分生孢子。说明fluG基因的敲除影响了菌株生长发育,并阻止了分生孢子形成,是金龟子绿僵菌产孢调节的重要基因。本研究为阐述金龟子绿僵菌产孢调控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花器官形态结构和开花特性,为白蜡授粉受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了3个白蜡品种(‘鲁蜡2号’、‘鲁蜡5号’和‘金箭’),对其开花特性、花器官构造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白蜡品种雄株花期为11~13天,开花时间比雌株早13~15天;雌株‘鲁蜡2号’的花期为5~6天。3个白蜡品种的小花密集,开花后苞片2裂,花萼钟状4深裂,无花冠。雄花开花后露出舟形花药,花丝极短。雌花苞片开裂后露出雌蕊,柱头成熟时两裂,呈粉红色,花柱极短。扫描电镜下的3个白蜡品种苞片和花萼表面均有盾毛分布,不同品种间盾毛的形态有差异;‘金箭’、‘鲁蜡5号’的花药与花粉结构无显著差异;‘鲁蜡2号’整个雌蕊表面都有不规则褶皱分布。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白蜡属植物的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南疆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南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及种植作物的多样化,导致棉花病虫害发生呈种类增多、变化快、世代重叠严重、次要病虫害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棉花滴灌技术的连年运用,加之抗虫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正常大鼠脂肪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s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 普通饲料组(正常组)、高脂饲料组(对照组)、六味地黄丸组(实验组),每组2s只、分别于实验的第4周和第8周从每 组中随机取10只大鼠进行麻醉,测量腹围,取脂肪组织等处理,将脂肪组织作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六味地黄丸能显 著增加大鼠腹腔脂肪含量,减少单位视野所见的脂肪细胞个数,增加单位视野中脂肪细胞的面积,与正常组及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0.
阿拉尔地区抗虫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随着农一师阿拉尔地区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生产的快速发展,棉田虫害的发生呈现种类多、变化快、世代重叠严重、次要害虫不断上升的特点,加之抗虫棉田防治棉铃虫用药次数减少,改变了棉田的生态环境,害虫的种类和危害特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鉴于此.笔者开展了针对阿拉尔地区抗虫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以期为该地区棉花产业的发展和棉田害虫的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