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9篇
  9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摘要:本文旨在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对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壤肥力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文中首先对开发区土壤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应用SPSS软件确定土壤中各个因子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且计算各个指标的隶属度,最后得出土壤综合肥力指标。  相似文献   
42.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和中药特性,组成3个不同的方剂,制备水煎液和水煎醇沉液对奶牛乳房炎中主要的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个不同的方剂水煎液和水煎醇沉液都有抑菌效果,水煎液抑菌效果高于水煎醇沉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方剂3为极敏,方剂1和方剂2为高敏;对大肠杆菌,方剂3为高敏,其它为中敏或低敏;对链球菌,均为高敏。方剂3抑菌作用最强。各种单味药水提后混合,抑菌效果减弱。单味药水提醇沉后混合,抑菌作用不稳定,方剂1醇沉后混合,作用降低,方剂2和方剂3醇沉后混合与醇沉液相比,抑菌效果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43.
针对新疆“沙漠绿洲灌溉农业”这一典型特点,灌区建设在北疆地区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灌区土壤条件作为灌区立足的根本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正确地对灌区土壤成因及土壤肥力做出评价,才能保证灌区土壤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克达拉灌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灌区土壤现状的调查、资料收集、样品采集及室内化验分析,分析研究了灌区内土壤形成因素、分布以及不同类型土壤的特征特性。研究表明,灌区内土壤形成条件主要是自然因素中的冰冻作用、风力作用和温差变化作用,灌区主要分布有荒漠淡棕钙土和风沙土。风砂土质地为含土粉砂砾层-粉细质沙土,成土母质为运距离搬运的风沙为主;荒漠淡棕钙土质地为中细砂,且中细砂含量从坡上部至下部具有规律性,成土母质系为三系砂质、泥岩风化后被洪水携带或原地残留,且近代以来该区域沙化趋严重。研究成果为阿克达拉灌区和北疆类似灌区进一步开发区域内水土资源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4.
高速高效是目前玉米播种机的发展方向,但随着播种速度的提升,耕作地表激励所产生的振动会对排种器工作性能造成影响。为研究排种器在耕作地表激励下的振动响应,以气吸式玉米高速精密排种器为分析对象,通过模态分析、振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排种器自身振动特性及其在播种作业过程中耕作地表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判断排种器是否会在工作工程中产生共振,影响工作性能,降低整机耐久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播种机作业速度在6~12km/h时,经功率谱密度分析,耕作地表振动信号主激励频率范围为3~10Hz,远低于排种器总成的1阶约束模态53. 8Hz,排种器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地表激励引发共振,结构设计合理。本文有助于协助排种器设计人员了解排种器的刚度分布及地表激励振动频谱分布,对后续设计手段和设计流程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5.
秸秆分拨引导式玉米免耕防堵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免耕播种机麦茬地作业的拥堵问题,在拨抛式防堵装置的基础上提出秸秆分拨引导的防堵设计思路,设计了阿基米德螺线型防堵机构。该装置可引导秸秆攀升,实现层叠堆积,缓解秸秆平行拨离苗带时造成的秸秆局部集中,从而实现有效防堵。运用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 2. 7,建立了秸秆-土壤-防堵机构相互作用的仿真模型,分别对单个目标秸秆和秸秆群体进行运动追踪,验证了分拨引导和层叠堆积理念。对试验样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和作业参数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过程中,阿基米德螺线型防堵机构作业顺畅,未发生中、重度堵塞及晾籽;防堵机构最佳工作参数为前进速度7 km/h、转速600 r/min,此时秸秆清除率最高,为92. 6%。本文设计的防堵机构性能优于前期课题组设计的防堵机构和某商品化防堵机构。  相似文献   
46.
独脚金内酯是一类由类胡萝卜素衍生而来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因子,能够从抑制根部分生、诱导侧根形成、促进根毛伸长、介导根部与共生真菌和寄生植物信号通讯等多个方面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独角金内酯受体DWARF14(D14)起源于α/β水解酶,其信号转导机制不同于传统植物生长调节因子受体,它遵循新型的"底物-酶-活性分子-受体"识别规律,具有生成和感知生长调节因子活性分子的双重功能。综述了独脚金内酯受体D14结构及信号转导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7.
本试验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阴沟肠杆菌JP6菌株对烟株生长及植烟土壤养分、酶活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试验设计两个处理:对照组每株施用5 mL培养基,处理组每株施用5 mL JP6液体菌剂。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施用JP6菌株30 d的烟株株高极显著增加23.89%,最大叶表面积显著增加13.63%;施用JP6菌株60 d的烟株株高显著增加8.55%;采收后,JP6处理的茎和叶全氮、全磷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JP6处理的土壤中全氮、速效钾减少7.69%和12.77%;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3.45%、11.95%;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21.15%、39.25%、23.9%、15.2%。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施用JP6菌株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施用JP6和对照的烟株根际土壤中细菌种类分别为4297±92和4420±179个OTUs;施用JP6的烟株根际土壤中可比对出的特有细菌有17种,CK特有的细菌有5种;与对照相比,JP6的根际土壤中有11个与解磷相关的菌属相对丰度高于CK,其中固氮菌属(Azotobacter)、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为JP6组特有。研究表明,阴沟肠杆菌JP6菌株对烟株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改变土壤酶活性,引起根际土壤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提高解磷/溶磷菌属的相对丰度。对JP6菌株在农业上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人工种植盐地碱蓬改良吹填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解决吹填土基本理化性质差的问题,研究以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为材料,研究了它对吹填土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试验分4个小区,完全随机区组排列,1年后分0~5、5~20和20~40 cm三层采样测定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以盐地碱蓬周围裸地土壤为对照。结果表明,种植盐地碱蓬能显著增加各层土壤的总孔隙度,显著减少各层土壤容重及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且土壤表层的含水量增加的最为明显;显著降低各层土壤盐分,盐地碱蓬种植地从表层、中层到深层脱盐率依次为50.54%、43.74%和27.23%,而对照地各层盐分反而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7.55%、5.03%、20.54%和1.49%;显著增加各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而真菌的数量只中层和深层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9.
机械收获方式及籽粒含水率对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该文选用13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常规玉米栽培模式下延缓收获期间玉米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果穗收获和籽粒收获2种收获方式对玉米收获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和含杂率的影响,初步研究了不同机械收获方式及籽粒含水率对不同品种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含水率与籽粒含杂率之间的数学函数。结果表明,延缓收获期间不同品种玉米的含水率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但其变化率存在差异。同期进行的果穗收获和籽粒收获2种收获方式的收获总损失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机械收获方式仅显著影响落粒率(P0.05)。延缓收获使落粒率和落穗率都显著下降(P0.05)。采用果穗收获方式时,籽粒含水率与各损失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籽粒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与落粒率、总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延缓进行籽粒收获后,籽粒含杂率均值为1.32%,总损失率均值为1.74%,均低于国标要求;而平均籽粒破碎率达13.23%,高于国标要求。含杂率与籽粒含水率之间满足线性关系,根据二者之间关系预测可知,籽粒含水率低于32.40%的收获就可以保证含杂率满足国标要求。该研究可为玉米籽粒收获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在CFD-DEM气固耦合仿真中,粘结颗粒模型被广泛用于排种器大颗粒种子模型建立,但该模型受建模方法的限制,与传统球面填充法相比,其表面粗糙度与真实种子的差距更为明显。在应用响应面法对颗粒接触参数进行标定时,会存在因因素零水平值选取不当造成仿真标定参数失真的问题,影响气固耦合仿真精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建立因素标定时零水平值与实测值的线性函数,选取6组不同修正系数求解标定时零水平值,并应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玉米颗粒粘结模型的种间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两个关键因素进行标定。将不同修正系数下标定的玉米种子接触参数输入EDEM中进行提升仿真试验,拟合不同修正系数取值时堆积角正切值的线性函数,通过拟合方程求得修正系数取值为0.1977时标定的玉米种间接触参数值最为准确,且标定参数的最佳组合为玉米-玉米静摩擦因数0.031、玉米-玉米滚动摩擦因数0.0039。将最佳参数组合输入EDEM中进行抽板仿真试验和排种过程仿真试验,试验结果分别与真实试验对比,发现标定参数后的仿真试验与真实试验种群分布相近,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标定后的玉米离散元接触参数是可信的。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气力式排种器仿真过程标定参数范围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