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5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45篇
  77篇
综合类   343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近年来,和龙市新建蔬菜棚膜经济园区,辣椒是供应市场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通过设施辣椒在生长中后期采取剪枝更新措施,可促成其延续生长并开花结果。大茬栽培包括早春、越夏和秋延后,可提早和延后上市,2次采收盛果期均为供应市场,因而季节差价明显,剩劳力、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22.
在油茶生产中,由于认知上的差距,在选地、整地、间种、施肥、除草、修剪等环节存在一些操作上的误区,文章从不同方面对这些误区加以简述,并逐一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
我国的养殖业有着良好的竞争力,在国际的市场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犊牛成活率的高低对养牛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而如何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基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提升犊牛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做汇总阐述,提出了加强妊娠母牛管理、加强犊牛饲养管理、严格加强消毒管理、及时哺喂初乳、注意补开食料等综合性的发展建议,目的是最大的提高犊牛成活率。  相似文献   
24.
为探明水稻再生水灌溉下的节水减排效果,在国家农业环境大理观测实验站开展了水稻再生水灌溉试验研究.试验设淹水灌溉(Flooding Irrigation,FI)及间歇灌溉(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AWD)两种灌溉模式,F1(全生育期清水灌溉+施全部化肥)、F2(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及F3(返青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再生水灌溉+施部分化肥)3种施肥模式.分析了再生水灌溉下稻田田面水、不同深度地下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浓度变化及其流失负荷量,并研究了稻田的氮磷消纳能力及再生水对清水、肥料替代率.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田面水氮素浓度峰值出现次数多但峰值均较小,氮、磷径流损失负荷量平均值分别为2.65及0.62 kg/hm2,比清水灌溉增加了26%及28.6%.地下水氮、磷浓度整体上呈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趋势,再生水灌溉下氮素淋溶损失比清水灌溉少11%.AWD下氮、磷径流、淋溶负荷较FI均减少,返青期灌再生水在淋溶损失方面与其他再生水灌溉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稻田对所灌的再生水中氮、磷的消纳能力分别为92%及81%;灌再生水后4~5 d,COD的去除率可达78.2%.采用再生水灌溉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再生水灌溉替代清水效率可达75%左右,FI模式下再生水带入肥量较AWD大,75%水平年氮素替代化肥效率达35.8%,而磷素的带入量和替代率均较小.  相似文献   
25.
26.
刘鑫 《山东饲料》2013,(11):248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GPS测量新技术给测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模式,它能够实时完成厘米级定位精度和在不通视的情况下远距离测量坐标,它具有需要的测量人员少、速度快、不需要同时观测、精度高等特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7.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脂肪类型对不同环境温度下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将初重为(544.09±2.53)kg的120头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油脂类型(大豆油和包被脂肪),2种环境温度(18℃和26℃),分别对应T1~T4,试验持续4周。日粮脂肪类型及日粮类型和温度的交互效应对肉牛的末重、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无论日粮类型如何,高温组肉牛的末重、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低温组(P<0.05)。环境温度对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浓度的影响也无显著差异(P>0.05)。无论日粮脂肪类型如何,低温组瘤胃氨氮浓度和乙酸与丙酸比值均显著高于高温组(P<0.05)。无论环境温度如何,包被脂肪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磷浓度均显著高于大豆油组(P<0.05)。不论日粮脂肪类型如何,低温组血清葡萄糖和钙浓度显著高于高温组(P<0.05),但皮质醇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混合日粮添加包被脂肪可以改善血清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且对肉牛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高温(26℃)环境较低温(18℃)提高了肉牛的增重和饲料效率。 [关键词]包被脂肪|环境温度|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血液生化  相似文献   
28.
为获得抗(耐)连作障碍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解决连作障碍对大豆的不良影响,从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试验基地采集连作多年的大豆根际土,从中分离筛选具有解磷和固氮的功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16S 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菌株的解磷、分泌IAA(3-吲哚乙酸)能力及ACC脱氨酶活性进行测定,对菌株对种子萌发和苗期的促生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得到22株PGPR菌株经鉴定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菌株的有效溶磷量范围为0.19~17.49 mg·L-1;菌株均有固氮能力;菌株的IAA产量范围为17.72~88.21μg·m L-1;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范围为0.33~0.67 U·mg-1。一株菌株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两株菌株对大豆苗期促生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后续PGPR微生物...  相似文献   
29.
在现场调查研究煤矸石充填复垦地上覆土壤可溶性镉含量的基础上,应用田间小区试验,模拟土壤可溶性镉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可溶性镉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可溶性镉浓度沿剖面深度逐渐递增,即离煤矸石层越近,浓度越高;随时间推移,土壤下部接近煤矸石处,可溶性镉浓度的富集现象存在。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土壤毛管力作用,接近煤矸石层的土壤可溶性镉浓度每年可增加10%左右,但表层土壤(0~40cm)增加速度缓慢或反而有所下降。尽管如此,由于植物根系活动,煤矸石中镉析出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0.
以1986,1996,2011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景观指数分析法研究皖西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金寨县的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5 a间,金寨县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他景观类型面积的增减幅度不同。1986-1996年,斑块密度、分形维数、香农均匀度等指标发生负向变化,景观异质性速度加快,景观格局复杂化和破碎化形势严峻;1996-2011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各项指标发生正向变化,景观格局破碎化形势得到有效遏制,景观格局向规则化和均衡化转变,景观结构明显优化。自然地理环境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该县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形成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