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2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综述了开展贝类设施养殖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贝类设施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列举了我国在贝类设施养殖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包括养殖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水处理技术设备落后,基本为流水式开放系统等;提出了贝类设施养殖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任务应主要集中于贝类养殖设施装备与技术的建立和完善,养殖工厂设施设备及生产工艺的标准化设计,贝类养殖适宜生态环境条件的工程调控与优化等,在基础研究方面应重视工程设计的技术原理、贝类生长发育对环境因子胁迫的响应及适应机制、贝类-环境-设施系统综合调控机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62.
[目的]为欧洲舌齿鲈在我国的养殖推广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研究不同盐度和温度对欧洲舌齿鲈幼鱼活动与存活的影响。[结果]在水温22~24℃、盐度0~45‰的条件下,72 h内对欧洲舌齿鲈幼鱼摄食和活动无影响,各试验组活动和摄食均表现正常,幼鱼存活率为100%。在盐度25‰~27‰、温度18~28℃条件下,欧洲舌齿鲈幼鱼3 h内活动正常;当温度为≤16℃和≥30℃时,对欧洲舌齿鲈幼鱼活动及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幼鱼出现大量死亡。[结论]受我国海区温度条件的限制,欧洲舌齿鲈幼鱼在养殖过程中不会因逃逸而造成"生物入侵"等生态灾害。  相似文献   
63.
异沟虫是红鳍东方鲀常见寄生虫之一,对红鳍东方鲀养殖业危害极大。为有效防治异沟虫病,在观察异沟虫虫卵孵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评价福尔马林药浴对异沟虫的杀灭效果及其对红鳍东方鲀的安全性,形成红鳍东方鲀异沟虫病的防治方案。试验结果发现,异沟虫虫卵的孵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孵化初期、孵化中期、孵化后期和破卵4个阶段,在17~19 ℃条件下,异沟虫虫卵5.5 d孵化出幼虫,8 d孵化结束;不同大小的异沟虫对福尔马林的耐受性有明显差异,当福尔马林剂量为600 mL/m 3 时,浸浴1 h可杀灭全部异沟虫幼虫(体长≤1 cm),但对异沟虫成虫(体长>1 cm)几乎无效;在600 mL/m 3 福尔马林浸浴条件下,红鳍东方鲀在浸浴后第5 h开始出现游动异常、呼吸困难等现象,在浸浴后第6 h出现死亡;而在650、700 mL/m 3 福尔马林浸浴条件下,红鳍东方鲀分别在浸浴后第5.5 h和4 h出现死亡。综上,体质量约为20 g的红鳍东方鲀异沟虫病的建议防治方案为600 mL/m 3 福尔马林溶液浸浴1 h,8 d后重复药浴1次。  相似文献   
64.
利用活性炭吸附去除海水中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的机理,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对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去除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于残余臭氧生成氧化物的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另外确定了水流量、滤速、炭层高度、臭氧加入量等工艺参数,使活性炭处理后的出水中臭氧生成氧化物浓度达到0.1mg/L以下.  相似文献   
65.
文章结合大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景天在绿化中的应用、观赏、栽培、进行了分析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凤眼莲对集约化甲鱼养殖污水的静态净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凤眼莲静态净化养殖污水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凤眼莲静态净化养殖污水净水模型。凤眼莲对甲鱼污水中的氨态氮、亚硝氮和硝氮、COD、磷等的净化率分别为71.5%、88.1%、68.5%和90.7%。  相似文献   
67.
甲鱼养殖废水蔬菜土培处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选取的4种土壤上,用甲鱼温室排放的富含营养物的养殖废水和商品营养液作对比进行了生菜栽培试验。试验表明,不同的土壤对甲鱼废水显示出不同的适应性,土壤对甲鱼废水中的铵氮和磷的去除率较高,4种土壤中以红壤为最,分别达95.3%和96.8%。甲鱼废水既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态K,Ca的含量,促进植物的生长,还能减少因甲鱼废水的任意排放而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8.
池塘中溶氧在各水层中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下层水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溶氧量始终处于较低状态,而鱼虾觅食、栖息多在池塘下层,水体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鱼虾的生长,增加鱼虾养殖容量和成活率的关键是提高下层水体的含氧量,在生产中,常用大换水的方法解决,为使进出池塘的水量保持平衡,常用的进排水方法是在池塘一端让活水流入,在池塘的下方开一排水口,这样排水口流出的多是表层富含氧水,活水和表层富含氧的水未被利用就从排水口流走了,而下层低含氧水中的氧难换,这对鱼虾的生长极为不利。生产中若能让池塘中下层低含氧水流出,上层富含氧层下沉补…  相似文献   
69.
扇贝苗规格识别与计数装置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扇贝苗底播前的关键环节是规格识别与计数,而目前底播前贝苗的规格识别与计数作业仍以人工为主,部分机械装置操作要求较高。该研究在筛网式扇贝苗分级计数装置的基础上,结合扇贝苗的生物学特征,优化设计了贝苗活体识别与初级排队装置、贝苗差速排队传送装置、贝苗下落导向机构等关键装置,并基于光电传感技术设计了贝苗高速运动状态下的规格识别与计数同步检测系统。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贝苗规格识别与计数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优化与试验,确定装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下落导向机构与传送带的水平间距25 mm,传送装置线速度0.5 m/s,识别系统设定的贝苗垂直通过传感器的时间25 ms。生产性试验以作业效率、贝苗规格识别与计数偏差率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作业相比,优化后的贝苗规格识别与计数装置的平均偏差率为4.02%,较改造前筛网式分级计数装置的平均偏差率降低了约0.445%;优化后装置的作业效率为345.05只/(min·人),较人工作业提高了5.44倍,较装置优化前提高了0.92倍。作业性能符合扇贝底播增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对其他贝类规格识别与计数装置的研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工厂化养殖系统优化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鹰 《渔业现代化》2007,34(2):8-9,17
论述了工厂化养殖系统优化设计原则,即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内涵及其实现措施,结合该原则,提出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系统的概念设计和水处理工艺。采用该原则设计的工厂化养殖系统,1 kg商品鱼的耗水量仅为24~47 m3,虽较国外发达国家的同类养殖系统(13~15 m3水/kg鱼)略高,但大大低于流水养殖模式的耗水量(360~600 m3水/kg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