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2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海水贝类苗种循环水培育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鹰  郑瑞东 《水产科学》2005,24(12):21-24
封闭循环水育苗作为一种高技术育苗模式,其核心是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对于循环水系统的每一道处理工序,都有大量可选择的工艺。本试验利用自建的100 m3的海湾扇贝苗种封闭循环水培育系统,通过用各个阶段的出水养殖扇贝幼体,以及测定出水指标等来判断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封闭循环水处理系统的效果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2.
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集约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因其高密度、低污染、高效率等独特的优势,契合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水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流态能够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及福利,同样,鱼类存在及运动也会影响到系统流态的构建。本文综合分析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流场条件对不同鱼类生长发育及福利的影响,鱼类及其运动行为对养殖池内水动力条件及性能的影响,以及鱼类对养殖池内流场流态、水体混合等的影响。将研究鱼类运动对流场特性的影响方法主要归纳为实测法和数值研究,通过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结合当前循环水养殖产业系统构建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方法建议,旨在为系统中水动力条件的设计拓展思路,促进循环水养殖产业流态构建向“鱼”与“水”兼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3.
胡艺萱  刘鹰  任效忠  李猛  毕春伟 《水产学报》2023,47(5):059516-059516
为研究进水系统优化对方形圆弧角养殖池内流场特性的影响,实验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CFD)构建方形圆弧角养殖池的三维数值湍流模型,单管进水系统设置在养殖池弧壁的中间位置(以下称弧壁单管),并主要对不同进径比(参数C/B,射流管中心位置到养殖池壁的水平距离C与养殖池短边边长B之比)和不同射流角度对养殖池系统内的流场特性开展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进径比条件下,随射流角度增加养殖池水体平均速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最优射流角度不同。进径比为0.01且射流角度为45°时,养殖池内部流场平均流速最高。进径比为0.03时,最优射流角度为30°。当C/B=0.05~0.13时且射流角度为25°时,水体平均速度最高且流场均匀性较好。进径比C/B=0.07~0.09、射流角度为25°时,养殖池内部流态总体上优于其他工况。研究表明,养殖池流场特性与进水系统进径比和射流角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进水系统设计和优化养殖池系统的流场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刘鹰  王玲玲 《淡水渔业》1999,29(10):22-24
集约化水产养殖条件下,污水产生量巨大,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何对它进行处理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系统地收集了国内外有关对养殖污水进行杀菌及去除有害物的技术资料,并就其技术性能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5.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运动鱼检测算法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为了提高水中鱼的运动检测精度,该文在分析比较图像和视觉领域常用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适合于运动鱼检测的改进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在检测鱼的快速运动方面要优于传统算法,特别是帧间差分和运动平均背景建模结合方法较其他算法在平均检测时间和检测精度方面更具优势,在鱼类运动检测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6.
通过凤眼莲静态净化养殖污水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凤眼莲静态净化养殖污水净水模型。凤眼莲对甲鱼污水中的氨态氮、亚硝氮和硝氮、COD、磷等的净化率分别为71.5%、88.1%、68.5%和90.7%。  相似文献   
87.
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鱼系统的基础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鹰  杨红生  张福绥 《水产科学》2004,23(12):36-38
近年来,由于水域环境污染,养殖病害频发,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强调必须摆脱当前粗放经营型、资源依赖性的水产生产方式,在此背景下,高效、节水、高密度、对环境污染小的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方式日益引起关注。封闭式养殖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水处理,核心是快速去除水溶性有害物和增氧技术。本文讨论了工厂化养殖系统设计中氨氮、硝酸盐、溶解氧收支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8.
欧洲循环水养殖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刘鹰 《渔业现代化》2006,(6):47-49,38
综述了欧洲封闭循环水养殖业概况,介绍了欧洲循环水养殖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和欧洲循环水养殖工艺及其特点,提出了几点对我国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89.
该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亟待改进的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有较强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0.
光照是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发育和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该文研究了不同光质(红光、橙光、白光、蓝光、绿光和黑暗环境)和光照起始阶段(分别从受精卵,担轮幼虫,眼点幼虫)对皱纹盘鲍幼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蓝、绿光以及黑暗环境下,幼虫的孵化率都超过80%,与红、橙、白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红、橙、白光下,幼虫的畸形率则均较高,且与其他光质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红光下,幼虫的畸形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超过10%。蓝光下,从担轮幼虫阶段起始光照,幼虫的变态率显著高于其他光质组。红、橙光和黑暗环境下,不同光照起始阶段幼虫的变态率均较低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受精卵阶段起始光照,蓝光下幼虫的变态率显著高于其他光质组(P0.05),绿光和白光下幼虫的变态率也较高且二者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从受精卵阶段起始光照,蓝、绿光和黑暗环境下担轮幼虫的规格显著大于白、红光组(P0.05),且3种光质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蓝、绿光下,从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阶段起始光照,幼虫形成次生壳和变态时的规格显著大于从受精卵阶段起始光照组(P0.05),但从眼点幼虫阶段起始光照组,幼虫所需的变态时间显著长于从受精卵和担轮幼虫阶段起始光照组(P0.05)。因此,在皱纹盘鲍的幼虫培育过程中,选择蓝、绿光并且从担轮幼虫期起始光照对提高苗种孵化效率、增加单位水体产量和促进鲍育苗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