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1篇
  95篇
综合类   3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482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为了检测阴外动脉注射低剂量脂多糖(LPS)后泌乳期奶牛血浆蛋白的变化,以揭示LPS刺激机体应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择6头泌乳中后期的健康奶牛,均经阴外动脉注射LPS(0.01μg·kg-1体质量)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注射后0、3、6、9、12、24、36、48、60、72、84和96 h)采集奶样和血样,采用双向电泳与质谱相结合的方法,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血浆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后用PDQuest 8.0.1软件自动检测差异蛋白斑点,并经MALDI-TOF-TOF进行质谱鉴定.结果,牛奶体细胞评分在注射LPS后上升,6h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24 h恢复到注射前水平.0、6、12和24 h血浆蛋白凝胶图谱分析后发现,8个蛋白点在6、12和24 h表达量升高,质谱鉴定为4种蛋白质(VD-结合蛋白前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3-6、α1-抗胰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3-1前体).这些蛋白在LPS注射后6、12和24 h表达量显著高于0 h(P<0.05),但它们在6~24 h之间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VD-结合蛋白前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3-6、α1-抗胰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3-1前体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蛋白的鉴定为揭示奶牛机体对LPS刺激应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旨在建立奶牛瘤胃反-11-油酸(trans-11 18:1,TVA)氢化细菌体外富集和分离培养的优化条件.在厌氧培养基中添加TVA至不同终浓度(0、30、40、50、60μg·mL-1),接种瘤胃微生物后进行连续培养,每隔4h采集培养物,用于测定TVA含量及培养液OD值.另外,在厌氧培养基中添加TVA,使其终浓度...  相似文献   
993.
研究结果表明,奶牛场日常活动中排放的过多氮和磷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而通过优化饲养和管理要素被认为是减少粪尿中氮和磷排放的重要策略。因此,本试验旨在通过评估奶牛群体中氮和磷的利用效率,研究日粮和管理要素对提高营养素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氮和磷排放的影响。试验选用64个商业化奶牛场,精粗比为50∶50,基础日粮由牧草青贮和玉米青贮组成。试验结果显示,氮和磷的采食量分别为562 g/d(CP含量为16.4%)和84.8 g/d(P含量为0.4%),单产水平平均为29.7 kg/d,氮和磷的利用效率分别为25.8%±2.9%和31.9%±4.5%,通过控制日粮粗蛋白质的采食来调控日粮氮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氮的排放(R2=0.70)且优于日粮磷的调控降低磷的排放(R2=0.30)。尽管常用饲料原料中磷含量较高,但氮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磷的利用效率。而分群饲喂、周期的日粮配给及选择不同的饲喂系统等管理策略在提高氮和磷的利用效率上不能产生持续的作用。但通过优化氮和磷的利用效率能降低单位乳生产中氮和磷的浪费且分别能减少氮和磷排泄的17%和35%。当考虑泌乳群体和农场土地的利用效率时,营养和群体管理策略在减少氮和磷的排放上就...  相似文献   
994.
热应激对奶牛瘤胃纤维分解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热应激对奶牛瘤胃纤维分解菌的影响.选择48头产奶母牛,按照因子试验设计分为中期和后期、高产和中产、初产和经产牛.奶牛经历一周热应激后,采集瘤胃液,利用RT-PCR定量6种纤维分解菌的含量.结果显示,泌乳后期牛与中期牛相比,瘤胃液中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高13.9%、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ruminicola)高5.3%、总瘤胃球菌(Genus-level ruminicola)高3.7%.高产牛与中产牛相比,栖瘤胃普雷沃氏菌(Prevatella ruminicola)高14.4%、黄色瘤胃球菌高12.6%.经产牛与初产牛相比,黄色瘤胃球菌高12.6%、栖瘤胃普雷沃氏菌高3.2%、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高2.4%、白色瘤胃球菌(Genus prevotella)高2.1%.在热应激状下,奶牛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95.
黄芩苷是从植物黄芩中提纯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特性,在畜牧生产上也有一定的应用。该文对黄芩苷的解热镇静、抗氧化、调节免疫、抑菌抗炎、保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黄芩及其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6.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谭登攀,郭美容)江安县被列入四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柑桔)60强县培育县以来,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县政府成立了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建设领  相似文献   
997.
如今正是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江安大白李”热销期,水果市场随处可见大白李。江安大白李又称赶场山大白李,以桐梓镇赶场山种植的品质最佳,肉质细脆,果汁充足,核小肉厚,完熟离核,丰产稳产,多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曾是皇家贡品,被全国农业高等院校教材认定为全国地方良种。  相似文献   
998.
位于四川盆地南麓、长江上游河谷地带的江安县,是发展优质甜橙最适生态区,是农业部规划发展的长江上中游柑桔优势产区,以夏橙为主的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江安也因"中国夏橙之父"张文湘教授1943年将几个夏橙品种引入江安大中坝试种并获得成功而名噪中国柑桔界。为了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优势,近年来,江安县在稳定夏橙生产的基础上,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以夏橙为主的晚熟柑桔生产,效益初显。  相似文献   
999.
随着膨化技术的发展,膨化全脂大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综述了膨化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膨化前后抗营养因子的变化及对奶牛生产的影响等方面,以期为从事相关内容的科研及生产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PCR-DGGE分析比较瘤胃中不同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区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奶牛瘤胃中苜蓿、青贮玉米和羊草3种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比较附着于不同粗饲料微生物区系的差异。选择3头健康且体质量相近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将苜蓿、青贮玉米和羊草分别装入尼龙袋,在瘤胃中孵育24h后取出,PBS洗脱获得固相粘附微生物,提取总DNA,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群落结构,选取清晰条带测序后构建系统发育树。不同样品的DGGE图谱条带的数目和条带颜色深浅有一定差异;苜蓿与青贮玉米和羊草间相比相似性较低,青贮玉米与羊草间的相似性较高;3种饲料及瘤胃内容物固相粘附微生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3种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条带近源种分别归属Butyrivibrio sp.、Fibrobacter sp.、Prevotella sp.、Succiniclasticum sp.、Pseudobutyrivibrio sp.5个属。3种饲料固相粘附微生物的种群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