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8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芝麻雄性核不育系氨基酸含量变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芝麻盛花中期,比较分析芝麻雄性核不育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和叶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同可育株相比,不育株不同时期花蕾中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些物质代谢的变化可能与芝麻雄性不育有关.不育株叶片中各种氨基酸略有不同,但总量差异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2.
AMMI模型在芝麻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AMMI模型对2000年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能具体、直观、灵敏地综合评价芝麻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稳定性。同时还分析了Di(1)与Di(2)的一致性问题,并对基因与环境的互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打顶对芝麻不同叶位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管理条件下,以不打顶为对照,研究了打顶对芝麻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叶片在打顶后通过调节合适的气孔开度来控制对蒸腾强度的调节,使气体交换达到一个经济合理的阈值,从而提高光能利用效率(LU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打顶使芝麻各部位叶片蒸腾强度(Tr)和气孔导度(Gs)都同时下降,平均比不打顶的分别下降4.71%和8.81%,而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不打顶的高出5.97%和13.96%。打顶与不打顶各叶位间比较,上、中、下三叶位叶片光合速率(Pn)、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蒸腾强度和气孔导度都达极显著水平。打顶后,在生育后期中、下部叶位叶片仍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光能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芝麻不同类型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全面评价不同类型芝麻品种中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效应。[方法]选取国内外芝麻品种179份,按株型、叶腋花数、蒴果棱数差异进行品种分类,对各类型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分别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在各类芝麻品种中,单株蒴数对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效应均为最大,其次是每蒴粒数和千粒重;蒴果长度对单株产量的作用主要是间接效应,株高在不同类型芝麻中表现有差异。[结论]选育芝麻品种时要根据品种类型的不同,对不同性状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芝麻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2018年在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设置2个灌水模式(漫灌和滴灌)、选取2个基因型品种(郑太芝1号和郑黑芝1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与漫灌相比,滴灌条件下两品种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3.58%和8.40%,经济系数增加了4.25%和4.29%;(2)与漫灌相比,滴灌显著改善了芝麻的冠层结构,在盛花中期影响最大,两品种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分别增加了2.61%和5.50%,冠层透光率(LTRC)降低了13.43%和23.22%;(3)与漫灌相比,滴灌条件下两品种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绿素密度平均分别增加了3.60%和4.15%、2.99%和3.78%、8.24%和10.09%。  相似文献   
16.
<正>东北芝麻产区集中在辽宁和吉林的西北部干旱瘠薄地带,辽西北土壤大部分为褐土,吉西北土壤以黑钙土、风沙土及碱土为主。影响东北芝麻生产的关键是春季干旱,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芝麻纵向不同部位的开花结蒴的规律以蒴果的发育特性。[方法]以郑芝98N09为研究对象,于芝麻盛花期将其纵向划分为下部节位(8节位以下)、中部节位(9~20节位)和上部节位(20节位以上),测定不同部位开花和结蒴数目、蒴果长度、宽度、鲜重、籽粒鲜重和干重、以及果皮干重。[结果]随着节位的增加,郑芝98N09开花和结蒴数目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在第15节位开花数目达最大值,为9.3朵/节;第12节位结蒴数目达最大值,为4.2个/节位。不同部位结蒴能力比较,中部节位结蒴能力最高,开花结蒴率为45.1%,上部节位次之,为30.1%,下部节位仅为25.0%。中部蒴果的长度、宽度、鲜质量和籽粒的鲜质量、干质量以及果皮干质量均高于下部蒴果和上部蒴果;下、中、上部蒴果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为0.0035、0.0044、0.0031 g/(蒴&#183;d),表明在蒴果发育过程中光合物质优先供应中部蒴果。[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芝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国芝麻区域试验点合理性与代表性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AMMI模型中达显著水平的主成分轴上的环境分量Dj作为衡量区试点对品种的区辨力参数,对2000年全国芝麻区试12个试验点进行分析,依据Dj大小分析评价试验点对品种的区辨力;同时,还对3种区域试验点区辨力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AMMI模型Dj值法相对比较科学。  相似文献   
19.
核不育二系芝麻杂交种郑杂芝H03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郑杂芝H03是利用核不育技术育成的第2个二系芝麻杂交种,其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等。1997~1999年参加河南省芝麻杂交种区域试验,3年总评居首位,平均产量1 206.8 kg/hm2,比对照豫芝9号增产8.7%;1999年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498.5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5.7%,居首位。高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全生育期93 d左右,粗脂肪含量58.58%。粗蛋白18.6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山西省小麦收获后复播区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处理对芝麻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在小麦收获后9d播种、密度为300000株/hm^2最佳,产量达到783.0kg/hm^2,与其他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