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8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2008年在河南进行了夏芝麻四点联合打顶试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打顶对芝麻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打顶(CK)相比,出苗后50,70,80 d进行打顶,增产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增产幅度为5.38%~10.61%;出苗后20,30,40 d打顶,减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减产幅度为39.05%~49.70%,表明后期打顶可有效增加产量,早期打顶使产量显著下降;在河南生态区域范围内,随着地理纬度升高,适期提早打顶对芝麻有显著增产效果.品质测试结果表明,早期打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和积累,后期打顶有利于粗脂肪形成和积累.在灌浆后期,早期打顶芝麻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比不打顶(CK)增加18.11%,10.62%,23.08%;后期打顶的分别比不打顶(CK)增加3.00%,2.13%,7.69%.  相似文献   
22.
2年的引种试验表明 ,新疆阿克苏地区气候条件完全能满足芝麻的生长需要 ,其充足的光照 ,较大的温差 ,以及芝麻生育期的延长是郑杂芝H0 3在该区表现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 ,郑杂芝H0 3在新疆的生育进程和产量三要素与芝麻高产指标相一致 ,因此。郑杂芝H0 3在新疆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3.
为探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芝麻光合速率、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白芝麻品种郑太芝1号为材料,设置纯氮0、60、100和140kg/hm2 4个施氮水平以及11.25、18.75和26.25万株/hm2 3个种植密度水平,对芝麻光合速率、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氮肥收获指数、单株蒴数及千粒重逐渐降低,而植株秸秆氮和总氮量逐渐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以18.75万株/hm2处理最高。100kg/hm2施氮量处理产量最高,2年中分别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19.70%和16.91%。同一密度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和千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密度处理以18.7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2年较11.25万株/hm2处理分别增产15.30%和16.69%。不同处理组合中施氮量100kg/hm2、密度18.75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且氮肥吸收利用率为50%以上,氮肥农学利用率为4.27kg/kg以上,是白芝麻高产高效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芝麻地膜覆盖、保水剂使用、单垄种植、双垄种植不同播种技术对新品种汾芝2号的生育期、生物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垄覆膜种植和双垄覆膜+保水剂(60kg/hm^2)/这2种播种处理产量较高,与其他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5.
 对郑芝97C0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郑芝97C01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芝麻新品种,一般生育期90d左右,单产1200 kg/hm2以上,脂肪含量56.1%,蛋白质含量19.72%,茎点枯病病情指数2.16,枯萎病病情指数1.63,并提出相关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6.
郑芝 98N0 9是利用杂交与诱变技术育成的芝麻新品种 ,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 ,3年 43点次试验 ,平均产量 991 .0 5kg/hm2 ,较对照增产 8.2 9% ,适宜在江淮芝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7.
夏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夏芝麻生产上采用的4种栽培模式进行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栽培模式相比,模式(2),(3),(4)均表现增产,增产幅度为104.5%-306.4%,每1hm2增国经济效益2640-5505元,其中,尤以根据芝麻生育规律制定的科学种植模式表现最佳,且操作简便,宜于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28.
野芝 1号和刚果野芝麻具有较强的抗病耐渍性。这两个野生芝麻与栽培种正反交F1幼胚在发育过程中 ,均发生早期胚败育 ,导致不能形成正常杂交种子。但利用 1 /2MS培养基对幼胚进行早期胚培养 ,可以获得F1 植株。它对芝麻抗病耐渍育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郑 97C0 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杂交育种和辐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 ,具有产量潜力大、商品品质好、抗多种芝麻病害等特点。 2 0 0 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通过对国内外数百份种质资源进行性状观察和综合评价分析 ,应用性状互补原理 ,选择来源于驻马店的 780 1为母本 ,其特点是植株高大 ,长势强壮 ,抗茎点枯病 ,农艺性状优良 ,但偏早熟 ,易早衰 ;父本来源于棉油所的育种中间材料 1 2 4 ,特点是高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  相似文献   
30.
NEB肥对芝麻干物质积累及物质转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施NEB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NEB肥处理对芝麻干物质积累及转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拌种对芝麻的增产效应明显好于作底肥,且拌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增产效果越高。以每hm2施用75袋拌种对芝麻的增产效果最高,平均比对照增产27.1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NEB作拌种施用主要通过增加株高、果轴长、单株蒴数,提高单蒴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芝麻产量,随着NEB肥用量的提高,粒蒴比和经济系数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