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喷施二甲四氯对不同品种杂交谷的生长是否有影响,为谷田除草剂的筛选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在谷子拔节期喷施推荐剂量二甲四氯,进行大田喷施试验,施药后30 d测定杂交谷子的形态指标(株高、叶长、叶宽、茎粗),生理指标(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及MDA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结果]喷施二甲四氯对张杂3号的株高、叶长、茎粗均没有显著影响,对叶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SOD酶活性、POD酶活性、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均有略微上升趋势,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喷施二甲四氯对张杂12号形态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茎粗有略微抑制作用,对SOD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提高POD酶活性,对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抑制了净光合速率,略微促进了蒸腾速率;喷施二甲四氯对张杂13号的株高、叶宽、茎粗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明显促进了叶长生长,对SOD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OD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轻微抑制了POD酶活性。[结论]喷施二甲四氯对张杂3号、张杂12号、张杂13号3个品种杂交谷的药害不明显,二甲四氯可以用于这3个品种杂交谷田除草。  相似文献   
10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罂粟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要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和青鲜素(设6个水平)对罂粟蕾期植株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青鲜素在抑制植物芽的生长,降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得同时能一定程度的影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处理的前3d浓度变化不显著,但后期变化十分明显,且显著高于对照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缩节胺对植物营养生长有延缓作用,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缩节胺各处理浓度下差异不显著,在时间上变化趋势上与对照相似。  相似文献   
103.
利用未熟化土壤(耕层2.0m以下)在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底肥(CK、N、P、K、NP、NK、NPK、有机肥、NPK 有机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肥对小麦各生长性状、产量、叶绿素含量、植株N含量和籽粒蛋白均有显著作用;植株N含量与籽粒N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亦显著正相关。在北方黄土母质的石灰性贫瘠土壤条件下,无机肥N、P、K 3因素中,P肥具有第一重要的作用,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04.
为探明除草剂对张杂谷10号安全性以及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喷施不同剂量的苯磺隆和单嘧磺隆,于药后5、15和25d分别测定其光合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供试2种除草剂处理后,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变化则呈现相反趋势,且均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此外,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指标得到一定的恢复,进而谷子药害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除草剂引起的非气孔因素可能是张杂谷10号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其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活性减弱,光合电子传递受阻。谷子产量随供试除草剂喷施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苯磺隆显著影响了谷子各产量构成因素,而单嘧磺隆对穗粒重和千粒重影响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喷施推荐剂量的苯磺隆(225g/hm2)、单嘧磺隆(450g/hm2)对谷子造成一定的增产效果,且单嘧磺隆对张杂谷10号安全性较好,苯磺隆次之。  相似文献   
105.
谷子秸秆水浸提液对下茬冬小麦苗期化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谷子产业化发展迅速,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谷子连作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谷子分泌的化感物质对自身有抑制作用。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品种谷子的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盆栽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品种、植株部位和提取液浓度的谷子水浸提液处理时,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萌发的根长和芽长比对照明显变短,抑制作用差异显著;谷子茎秆和叶片水浸提液处理下,小麦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Y(II)的走势基本相同,稀释10倍和50倍液处理下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I)较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伴随着处理浓度的降低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光系统II最大光合效率(Fv/Fm)呈现先降低后略微上升的趋势,3个参数均表明茎秆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要强于叶片;小麦苗期叶片SOD和POD酶活性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谷子秸秆残留的化感物质在适当浓度下会对小麦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索高粱籽粒在播种、收获、储运及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规律,研究了高粱籽粒的压缩力学特性。选取晋杂34号、辽杂37号、兴湘梁2号3个高粱品种的籽粒为研究对象,研究品种、含水率、压缩方向对压缩变形量、屈服载荷、破坏能等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品种、含水率、压缩方向对高粱籽粒的压缩变形量、屈服载荷、破坏能的影响显著(P<0.000 1);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屈服载荷呈下降趋势,压缩变形量和破坏能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同含水率下,3个高粱品种籽粒的Z轴方向对应的压缩变形量、屈服载荷、破坏能均最大,Y轴方向次之,X轴方向最小。该研究结果为高粱播种、收获及储运等装备的研制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灌浆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0,2.5,5,7.5,10,12.5,15g·667m-2)对谷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喷施浓度的增加,谷子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变化呈现相反趋势。在灌浆期喷施亚硒酸钠对谷子千粒重、穗粒重、穗重影响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7.5g·667m-2的亚硒酸钠溶液,可显著提高谷子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性能,同时提高谷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同土壤施肥相比,叶面喷施氮肥(尿素)具有吸收速度快、针对性强、应用成本低等优点。本研究确定张杂谷喷施氮肥的合理用量及其对谷子肥害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定1%、1.5%、2%、3%、4%、6%共6个浓度的氮肥溶液在抽穗至灌浆期进行叶面喷施。研究谷子旗叶叶面积、SPAD值、光合参数、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后期的穗部性状以及产量等对叶面喷施氮肥的响应。[结果]喷施氮肥在浓度不高于3%时能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旗叶叶面积、SPAD值以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当浓度为2%时促进作用最强,当喷施浓度大于3%时,则表现为抑制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喷施氮肥浓度对谷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当浓度为2%时增产作用最强,较对照增产7.96%。产量变化趋势与上述指标趋势一致。[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抽穗至灌浆期叶面喷施氮肥浓度为2%时最佳,当浓度大于3%时会对谷子产生肥害,导致谷子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9.
谷子对拔节期弱光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述拔节期弱光胁迫降低谷子产量的光合生理机制,以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为研究对象,在拔节期分别进行30%、60%和85%的遮阴处理15 d,以不遮阴作为对照,探究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对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遮阴处理降低了2个品种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 P)、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却显著提高了胞间CO2浓度(Ci)和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张杂谷5号的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和产量在遮阴30%时显著下降,而晋谷21号在遮阴程度超过60%时才显著变化。总之,拔节期弱光胁迫下,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捕捉利用光能的能力减弱,PSⅡ光化学活性降低,光合作用变弱,最终影响产量;张杂谷5号比晋谷21号对弱光胁迫更为敏感。本研究结果为拔节期通过改善谷子叶片的光合功能来增强抗弱光胁迫以达到稳产指明了方向,并为选育耐弱光胁迫谷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除草剂二甲四氯对谷子叶片衰老特性以及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谷子幼苗对二甲四氯胁迫的生理反应,为谷子抗除草剂胁迫机制及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选用晋谷21号和张杂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二甲四氯剂量分别为0.75、1.50、3.00和6.00 kg·hm -2 4个水平。处理后5和15 d,测定谷子幼苗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二甲四氯处理下谷子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参数、抗氧化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均抑制了谷子的株高和光合作用,谷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的变化呈相反趋势。此外,二甲四氯对谷子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效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表现为喷施除草剂15 d后,多数指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同时,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处理后均提高了谷子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二甲四氯胁迫提高了谷子叶片中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含量,降低了谷子叶片中赤霉素(GA)和玉米素(Zt)含量。ABA含量与叶绿素含量、Pn、Fo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Gs显著负相关;除NPQ外,Zt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和ETR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与Fo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内源激素ABA含量与SOD、POD活性呈显著相关;IAA含量与CAT呈显著正相关;GA含量与POD活性呈显著相关。【结论】二甲四氯处理后,谷子通过提高内源激素Zt含量来降低ABA含量,一方面影响光合速率及光合电子传递等其他光合生理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内源激素IAA、GA和ABA含量,进而调控SOD、POD和CAT活性,增强对除草剂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