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在大田条件下,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在谷子3~5叶期叶面喷施不同剂量(0,0.5,1,2,4 L/hm2)的硝磺草酮,研究苗期喷施不同剂量硝磺草酮对谷子不同关键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磺草酮处理剂量的增大,其对2个谷子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逐渐增大,其中,低剂量处理(T1,T2,T3)影响较小,高剂量处理(T4)影响较大;对谷子拔节期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大,达到显著水平,对抽穗期和灌浆期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硝磺草酮对张杂谷10号农艺性状的影响程度要小于晋谷21号,说明晋谷21号对硝磺草酮胁迫的耐受性比张杂谷10号弱。综上所述,3~5叶期叶面喷施硝磺草酮在拔节期对谷子农艺性状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在抽穗期和灌浆期会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42.
探讨自走式谷子精量播种机不同的播距和播量配置对晋谷21号出苗质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可为丘陵山地谷子机械化精量播种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域,于2013-2014年在太谷县和泽州县进行试验。2013年晋中市太谷县试验中,精量播种机的播种行距为33.3 cm,播深为3 cm。出苗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为镇压和不镇压2个处理,裂区设置为7、10和13 cm 3个播距,裂裂区分别设置3~4、2~3和1~2粒3个播量,测定出苗数和出苗均匀度;生长特性及产量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不进行镇压处理,测定灌浆期谷子倒2叶的叶绿素a含量(chlorophyll a, Chl-a)、叶绿素b含量(chlorophyll b, Chl-b)、叶绿素(a+b)含量(chlorophyll (a+b), Chl-(a+b))、类胡萝卜素含量(carotenoids,Car)、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Apparent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Rate, ETR)、光化学淬灭系数(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 q_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 NPQ)、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2014年晋城市泽州县试验中,设置播量2~3粒,播距7cm(X-7);播量2~3粒,播距10cm(X-10);播量1~2粒,播距7cm(YJ-7);播量3~4粒,播距13cm(F-13);播量3~4粒,播距10cm(F-10)等处理进行产量验证试验。太谷县试验结果显示,相同播距下,不同播种轮的出苗数为从多到少的顺序F播种轮、X播种轮、YJ播种轮,株距及株距标准差为F播种轮、X播种轮、YJ播种轮;相同播种轮下,不同播距的出苗数从多到少的顺序为7、10、13 cm,株距及株距标准差从小到大为7、10、13 cm。镇压处理后的出苗数更高,并且株距和株距标准差更小,出苗更加均匀。随着播量增大和播距减小,谷子倒2叶的Car含量呈下降趋势,Chl-(a+b)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_n和G_s降低,C_i升高;Φ_(PSⅡ)、ETR、NPQ和q_P均无显著差异;每667 m~2穗数呈升高趋势,穗粒质量呈下降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随着出苗数的降低,其各项指标呈相反趋势。泽州试验结果与太谷县类似。分析表明,在行距33.3 cm的条件下,精量播种机播量为2~3粒,播距为10 cm(X-10)时,晋谷21号的产量较高,太谷试验区的理论产量可达到290.04 kg/667 m~2,泽州试验区的实收产量达到242 kg/667 m~2,且出苗均匀度高,达到少或者免间苗的效果。在土壤墒情较差时,可适当增大播量,进行镇压和减小播距,以保证出苗数。  相似文献   
43.
【目的】谷子的干物质90%来源于光合作用,提高谷子群体光能利用,维护中上部叶片较大的光合速率及持续时间对于产量形成十分重要。研究合理施肥对谷子光合特性的影响将为谷子生产提供合理施肥依据。【方法】以张杂谷5号为试材,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设5个氮水平为22、 69、 138、 207、 254 kg/hm2; 5个磷(P2O5)水平为11、 36、 72、 108、 133 kg/hm2;细胞分裂素6-BA [0.5%(v/v)]于开花期开始,每天16:00左右叶面喷施,连喷4 d。灌浆期调查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和产量。【结果】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随着喷施6-BA浓度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先迅速上升后下降明显。叶绿素含量受氮、磷、6-BA影响显著,三个因素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随着施氮、磷的用量和喷施6-BA的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产量也随氮、磷、6-BA的水平变化显著。根据一次项对产量的作用方程来看,增产作用磷6-BA氮。在供试施用水平内,氮、磷、6-BA对产量的影响均呈抛物线状,随着施磷的增加,产量先迅速增加后缓慢下降,随着施氮量、6-BA用量的增加,产量先迅速增加后下降明显。氮肥和细胞分裂素6-BA之间交互作用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在供试条件下,适宜氮磷施用水平配合喷施6-BA可显著增加谷子的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超过适宜用量后,降低作用也很明显。氮、磷、6-BA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产量预测。对于张杂谷5号,最高产量为N175.0 kg/hm2,P2O5 94.3 kg/hm2,喷施6-BA 11.8 mg/L,预期产量为6629 kg/hm2。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不同大豆品种经草甘膦处理后植株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阐明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与常规大豆对草甘膦及其剂量的生理生化反应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第三复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0%草甘膦水剂,研究其对不同大豆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莽草酸含量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0%草甘膦水剂可以抑制抗草甘膦大豆RR1、RR2和普通大豆晋大75、晋豆27叶片的叶绿素合成,抗草甘膦大豆RR1、RR2对两种药剂的抗性高于普通大豆晋大75和晋豆27。4个大豆品种叶片的莽草酸含量随着草甘膦两种制剂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R1和RR2的增加趋势明显小于晋大75和晋豆27。草甘膦2种制剂对4个大豆品种叶片SOD活性的影响不大。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4个大豆品种叶片莽草酸含量的影响大于10%草甘膦水剂,而对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却小于10%草甘膦水剂。【结论】大豆不同品种对草甘膦的敏感程度不同,总的来说抗草甘膦大豆的抗性>普通大豆,RR1的抗性>RR2,晋豆27(晚熟)的抗性>晋大75(早熟)。在这3个生理指标中,敏感性依次为叶片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 SOD活性。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硒矿粉施用量对谷子保护酶活性、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基施不同用量(0、204、394.8、789.45 kg·hm-2)的硒矿粉,研究硒矿粉对谷子生长发育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硒矿粉用量的增加,谷子各生育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均在T2处理时达到极值。与对照相比,T2处理对谷子穗重、穗粒重、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的产量分别增加了8.64%、6.64%。施用硒矿粉可以提高谷子籽粒中的硒含量,在T2处理下,晋谷21号籽粒硒含量最高达到了0.131 mg·kg-1,比对照增加了3.5倍。土壤施硒量为394.8 kg·hm-2可以作为硒矿粉在富硒小米生产中的推荐施用量。  相似文献   
46.
在冬小麦田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多效唑设3个水平,苯磺隆设5个水平进行试验。通过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探讨了苯磺隆和多效唑混用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磺隆和多效唑混用后,苯磺隆在小麦体内降解较彻底,到小麦生育后期基本无毒害作用,而且适量的多效唑使得苯磺隆的药害作用有所降低,并能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7.
以晋谷21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等行种植模式,在幼穗分化期的不同阶段调查收集谷子株高、根系干质量、叶片干质量、茎秆干质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谷子株高的日平均变化率在幼穗分化期呈现快—慢—快—慢的增长特点,追施氮肥能够显著延缓后期叶片干质量的下降。追施氮肥、不追施氮肥及不同追施氮肥时期均会对穗分化期的各部分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株高日平均增长率第一次变慢可能是因为此时期的生殖生长中各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的相应部分干物质积累量而造成营养生长中株高的日平均增长率变慢,第二次变慢推测可能是由于谷子进入灌浆期后营养生长基本停滞。T1处理下能更好地调节谷子幼穗分化期的株高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因此,晋谷21号的株高在幼穗分化期的动态变化曲线呈现双"S"形,生物量的增长情况与株高增长情况在幼穗分化期呈负相关关系。在谷子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控施肥时期来调控穗分化期生物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影响谷子株高以达到预期效果,研究表明山西晋中地区种植晋谷21号应该在出苗期追施氮肥。  相似文献   
48.
采用晋谷21号进行盆栽试验,于3~5叶期喷施清水(对照)及150,300(推荐剂量),600,1 200 g/hm2的苄嘧磺隆,在药后3,7,15 d测定谷子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质量等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含量,旨在探明除草剂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的影响,为谷子田正确有效地应用苄嘧磺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苄嘧磺隆除草剂与对照相比,晋谷21号的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分鲜质量在苄嘧磺隆600 g/hm2时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在苄嘧磺隆1 200 g/hm2时显著降低。苄嘧磺隆在≤300 g/hm2时相对安全,而在高剂量(1 200 g/hm2)下对晋谷21号产生药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49.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2,4-D丁酯、扑草净、单嘧磺隆在大田条件下对谷子叶绿素相对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等生理指标的相关影响。结构表明:扑草净、2,4-D、和单嘧磺隆对谷子叶绿素含量、POD和SOD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分别为扑草净〉单嘧磺隆〉2,4-D丁酯。  相似文献   
50.
花蕾期喷施克阔乐对罂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初步研究了克阔乐用于防除罂粟的效果。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在罂粟花蕾期喷施24%的克阔乐,研究其对罂粟叶片光合特性(photosynthesisi traits)、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细胞质膜相对透性(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和脯氨酸含量(proline content)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相对含水量(RWC)和叶绿素含量(CC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脯氨酸含量(PC)和相对透性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其中0.5 mL.L-1、1.0 mL.L-1和2.0 mL.L-1处理对植株的影响不明显,4.0 mL.L-1处理后Pn和Tr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小,植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萎蔫,8.0 mL.L-1处理后各指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且植株严重萎蔫枯死。花蕾期喷施4.0 mL.L-1的24%克阔乐乳剂可高效快速杀灭原植物罂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