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园艺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白菜DH群体TuMV抗性的QTL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已构建的包含287个标记位点的遗传图谱的大白菜DH群体,采用多模型QTL作图的方法,通过苗期人工接种TuMV-C4株系对来自抗病亲本Y195 93和感病亲本Y177-12的DH群体的TuMV抗性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R03、R04和R06连锁群上,解释的表型变异在10.5%~21.9%之间,3个QTLs可解释40.0%的表型总变异。其中位于R04上命名为Tu-2的QTL解释的表型变异最高,为21.9%,其余两个位于R03和R06上的QTLs,分别解释10.5%和14.5%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32.
大白菜春化与抽薹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影响大白菜春化及抽薹的温度、光照等生态条件 ,大白菜春化及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多胺、特异蛋白质的变化及作用 ,耐抽薹性的遗传规律、抽薹性鉴定方法及耐抽薹性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3.
豫新60早熟、抗病、丰产、优质,2004年5月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34.
自 1 989以来 ,我们对国内外大白菜品种资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双单倍体育种体系 ,创新获得了大批双单倍体自交系和自交不亲和系材料 ,在此基础上选配、选育出大白菜系列新品种 ,其中育成的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豫白菜 1 2号符合优质、抗病、丰产的目标 ,可望成为新的主栽品种 ,对促进秋冬大白菜品种更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 选育经过1 993~ 1 994年 ,分别对河南省农家品种鲁山大包头和山东省杂交种山东 2 0号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 ,得到双单倍体纯系F70 -9和F1 0 2 -2。经田间鉴定 ,F70 -9抗病性强 ,外叶深绿色 ,…  相似文献   
35.
利用DH群体构建不结球白菜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暑绿的112个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株系构成的群体作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SSR、RAPD和ISSR 4种分子标记来构建不结球白菜分子遗传连锁图谱.通过Mapmaker 3.0/EXP软件分析,得到1张不结球白菜分子遗传图谱,图谱总长度1 116.9 cM,共包括14个连锁群,186个多态性分子标记,其中包括114个SRAP、33个SSR、24个RAPD和15个ISSR标记,其中偏分离标记44个,占23.7%.每条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4~27个之间, 连锁群的长度在30.3~165.8 cM的范围内,平均图距在3.4~11.1 cM之间,总平均距离6.0 cM.  相似文献   
36.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花药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个基因型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进行了花药培养.结果表明,在Keller培养基上可以直接诱导出胚状体,胚状体的诱导率与基因型、培养基的添加物等有关.基因型不同,胚状体的诱导率也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降低胚状体的诱导率,加入0 1mg·L-1的6 BA和0 1mg·L-1NAA能提高胚状体诱导率.  相似文献   
37.
豫07-01 是以自交系P70-4 为母本,以P20-8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牛角形,
纵径15.3 cm,横径3.6 cm,平均单果质量66.6 g,果皮绿色,平均每667m2 产量3 456.51 kg,VC 含量
814.0 mg·kg-1,可溶性糖2.57%。高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适宜春露地和保护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38.
温度及培养基中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1个辣椒基因型材料进行了花药培养研究,分别研究了温度处理、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盐和激素对辣椒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花蕾3~5 d和接种后33℃高温处理7~9 d均可大大提高胚状体诱导率;MS培养基中添加50μmol/L的AgNO3大幅度提高了胚状体诱导率。添加适量的激素也可以提高辣椒培养效果,其中,添加2,4-D或KT的最适浓度为0.1 mg/L,而添加较高浓度的NAA(1.0 mg/L)辣椒胚状体诱导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39.
大白菜新品种‘豫新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技术育成大白菜一代杂种‘豫新1号’。该品种生育期75 d;抗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及黑腐病;净菜产量81.1—90.7 t/hm ;叶球矮桩叠抱,球形指数1.28,叶球绿白色,整齐,商品性好,耐贮藏;质地柔嫩,生熟食皆宜,口感风味佳。  相似文献   
40.
影响玉米花药培养效率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影响玉米花粉胚诱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花药接种前对雄穗进行 5℃低温预处理 15~ 2 1d效果较好 ;接种后高温 (33℃ )连续处理花药 ,胚出现早、质量好且效率高 ;活性炭 (0 5 g/L)加入培养基中能显著地提高胚诱导效率。此外 ,还对基因型间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