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500只3~4岁纯种辽宁绒山羊适繁母羊被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96只,注射双胎素,对照组104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羊总发情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一情期发情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第二情期发情率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双羔率高于对照组34.4个百分点(P<0.01),差异极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受胎率上和羔羊成活率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双胎素(TIT)免疫辽宁绒山羊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2.
不同剂量超排激素对山羊超排效果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外源激素诱导成年动物卵巢卵泡超数发育获取卵母细胞,往往受动物的年龄、情期、卵巢卵泡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不同供体之间对外源激素的应答反应不一,因而影响获得的卵母细胞的数量及其质量[1,2].  相似文献   
33.
以两个夏播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氮肥与不同施氮量下华北平原夏玉米的水分与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结果表明:(1)随施氮量增大.产量、耗水量及水分生产效率(WPE)增大,氮肥利用率(NUE)降低;(2)夏玉米WPE与NUE具有较明显的基因型差异。WPE郑单958较大。NUE农大108较大;(3)wPE与NUE均受到氮肥类型的影响.WPE郑单958复合肥〉普通尿素〉包膜尿素.农大108处理间差异较小,以复合肥略大,普通尿素和包膜尿素相当。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尿素与复合肥利用率较高,郑单958施N90kg/hm^2与农大108施N180kg/hm^2时,两者对NUE的提高尤为明显;(4)本试验条件下,经过夏玉米生长季,两品种各处理均出现土壤氮素表观亏缺,亏缺量随施氮量增大而降低,各条件下郑单958亏缺量较农大108大;氮肥类型间土壤氮素表观亏缺量表现为复合肥〉包膜尿素〉普通尿素。  相似文献   
34.
旨在探究WNT2在绵羊卵泡颗粒细胞(GCs)中的表达及功能。本研究选取4~6月龄健康母羊20只,采集双侧卵巢,免疫组化技术检测WNT2蛋白在卵泡中的表达定位;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差异;siRNA沉默GCs中的 Wnt2基因后,qRT-PCR技术检测Wnt2基因及参与经典WNT信号通路关键基因CTNNB1的相对表达量,并测定GCs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WNT2蛋白在绵羊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以及卵丘细胞内均有表达。2)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基本一致,均表明Wnt2 mRNA及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颗粒细胞表达差异显著(P<0.05),且在大卵泡颗粒细胞内表达量显著高于中卵泡颗粒细胞(P<0.05),中卵泡颗粒细胞内表达量显著高于小卵泡颗粒细胞(P<0.05)。3)基因沉默后,沉默组Wnt2和CTNNB1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无义序列siRNA组(NC组)以及空白对照组(P<0.05),而Wnt2基因沉默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表明,WNT2是通过WNT2/CTNNB1信号通路促进绵羊卵泡颗粒细胞生物学功能的。  相似文献   
35.
山羊不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实验对山羊不同分级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进行了微滴法培养,得出A、B、C三级卵母细胞成熟后,第一极体排出率分别为71 8%;43 3%和10 9%(P<0 01)。结果表明,卵母细胞胞质均一致密,外围至少有3层以上的颗粒细胞包裹,而且包裹致密的卵母细胞能用来生产体外胚胎。  相似文献   
36.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的重要阶段,本着重对软件测试几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目的是实现最佳的软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7.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于1958年被引入我国,对北方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放牧饲养管理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新疆、甘肃、山东等地与蒙古羊、欧拉羊、小尾寒羊等进行杂交,效果良好.右玉县位于山西省北部边陲,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境内林地草坡多,牧坡面积广,是山西省唯一被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半农半牧县,具有发展养羊业的优越条件.山西农业大学右玉优种肉羊繁育基地于2003年引入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旨在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提供种源,促进当地养羊业的快速发展.本试验在山西省重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31041)、山西省财政厅雁门关生态畜牧区良种工程(羊)项目(2002245)和山西农业大学基地建设项目(2004098)资助下,2004年以2岁的德国肉用美利奴羊青年母羊及其所产羔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青年母羊的繁殖性能和羔羊的生长发育性能,以考查该品种对右玉县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的适应性和性能表现,为更好地推广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我国玉米和豆粕市场整合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相关系数法和GCT (GrangerCausalityTechnique)法 ,对近 5年来我国玉米和豆粕市场进行了整合程度分析 ,发现我国玉米市场长期整合度高而短期整合度低 ,豆粕市场短期整合度而长期整合度低。最后分析成因 ,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9.
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华北地区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适宜的灌溉制度,于2012-2013年(平水年)和2013-2014年度(枯水年),在同一块地观测了微喷灌和畦灌模式不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变化、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特性的影响。两种灌溉模式按不同灌水量和灌水次数设置6种组合处理,微喷灌的灌水量为60~180 mm,畦灌的灌水量为74~229 mm。2012-2013年度,微喷灌各处理小麦平均产量较畦灌增加5.6%,灌水量低于或等于90 mm时,微喷灌的产量显著高于畦灌;微喷灌模式下,灌水量120 mm时获得最高产量,但灌水量超过150 mm时,微喷灌模式产量显著低于畦灌模式。2013-2014年度,微喷灌模式平均产量较畦灌模式增加0.8%,灌水量150 mm时微喷灌模式的产量最高。千粒重和水分利用效率也表现为微喷灌模式高于畦灌模式,2012–2013年度分别增加5.1%和8.7%,2013–2014年度分别增加7.9%和10.7%。在本试验条件下,为获得冬小麦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建议微喷灌模式在平水年灌水量90~120 mm、耗水量325~355 mm,在枯水年灌水量105~150 mm、耗水量335~380 mm,每次灌水定额30~45 mm。微喷灌与畦灌相比,在同等产量水平下,平水年节水潜力为20~50 mm,枯水年为70~110 mm。  相似文献   
40.
水氮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利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水肥是作物产量的两大限制因子。当前在作物生产中对水氮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严重威胁环境。为了探讨华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合理的水氮配合措施,在5年水氮定位试验基础上对周年轮作体系产量、氮吸收与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方法】试验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种植,设置水、氮两因子,裂区试验设计,水分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水分设置限水和适水两个处理,根据华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灌溉制度,冬小麦限水和适水下灌水次数分别为1水(拔节期)和2水(拔节+开花水),夏玉米限水和适水下灌水次数根据不同年型降水量而定(1水为播前水,2水为播前水+12展叶水,3水为播前水+12展叶水+开花水)。周年设置6个施氮水平,小麦+玉米氮肥用量分别为(0+0)、(60+60)、(120+120)、(180+180)、(240+240)、(300+300)kg·hm-2。【结果】在供水量较高和较适宜的条件下(年供水量大于609.5 mm),水分不是氮肥肥效发挥的限制因素,氮肥对产量的贡献较大;而供水量较低的条件下,肥效受较大抑制,供水对产量贡献较大。供水量和施氮量有明显的耦合效应,限水和适水下得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冬小麦分别为134.8和126.4 kg·hm-2、夏玉米分别为176.8和127.2 kg·hm-2。限水和适水下单季施氮量分别为300和240 kg·hm-2时,地上部总氮量达较高值,但限水和适水下夏玉米和限水下冬小麦氮量超过60 kg·hm-2、适水下冬小麦施氮量超过120 kg·hm-2时,秸秆残留氮素明显增加,对籽粒氮的贡献变小。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且随年度推移氮肥偏生产力明显降低,尤其是小麦季施氮量60 kg·hm-2处理随年份增加降低尤为迅速。在本试验条件下周年施氮量限水240 kg·hm-2、适水120 kg·hm-2就能保持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不降低。【结论】限水条件下水是限制氮肥肥效发挥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善水分条件可更有效的提高氮肥肥效,因此在干旱年型应降低施氮量。中高产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限水和适水下得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311.6和253.6 kg·hm-2,此时最佳产量可分别达16 127.5和17 272.9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