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在总结豫西传统耕作保墒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改晚耕为早耕,改浅耕为深耕,改多耕为少耕,改晚施肥为早施肥,研究提出了豫西旱地麦田夏闲期一次早深耕、早施肥耕作法,经大面积生产性示范,其蓄水保墒、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2.
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半湿润偏旱的豫西丘陵区坡耕地上,进行了夏季休闲期间不同耕作方式的试验研究,观测其对降水的保蓄能力与减少地表径流之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明显:免耕和深松处理比对照(一般耕作)的保蓄能力分别提高5.67和6.11个百分点,径流量减少0.43mm和0.72mm;单纯深翻的处理两种作用均低于对照。而以种植作物的防径流效果最佳,比对照少2.33mm,比免耕、深松也减少1.87mm与1.59mm,比深翻耕作减少4.07mm。  相似文献   
53.
液态地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对抚顺研制的两种液态地膜试样品“F1”和“F2”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和在冬小麦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液态地膜可增加水稳性团粒和土壤稳定性熵(QS),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成倍增加,有利土壤蓄水保墒;可提高冬小麦的产量,产量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6.5%;产量的提高主要通过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实现的;当用量相同时,F2增产效果好于F1。  相似文献   
54.
保持耕作技术对豫西旱坡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保持耕作技术下土壤养分、水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分析,结果表明:0~20 cm耕层土壤保持耕作特别是深松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免耕和深松与传统耕作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6%、16.4%,降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9%、19.5%,肥料利用效率的提高超过10%.  相似文献   
55.
豫西旱地主要问题及高留茬深松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豫西地区旱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高留荐深松技术的技术要点和增产原理及其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纳墒能力,降低土壤容重,改变土壤空气组成,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实现旱作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6.
化肥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化肥的应用研究在我国一个世纪来的进展情况,回顾了我国化肥的引进过程,总结了我国化肥应用研究在不同阶段所研究的主题,及各个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化肥发展的方向是多元化、复合化、高浓度及专用化,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索提高化肥利用率及方法。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两组共8个部分近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而特殊配合力方差,Ⅰ组的百粒重和穗位高、Ⅱ组的所有性状差异极显著;两组的杂种优势表现十分相似,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完全相同,其中单株产量最高,而行粒数最小。  相似文献   
58.
花生抗旱性与生理生态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干旱棚分别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抗旱性不同的4个花生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失水率、萎蔫指数、株高、根干重,座果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并用隶属函数进行抗旱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花生品种各项抗旱性生理及形态指标的变化与抗旱指数的相关性大小次序是:根干重、叶片萎蔫指数、叶片失水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座果率、株高。品种综合抗旱性强弱为:远杂9307、远杂9102、豫花6号、白沙1016。  相似文献   
59.
花生抗旱指标研究初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干旱棚分别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抗旱性不同的4个花生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失水率,萎蔫指数,株高,根冠比,座果率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并用隶属函数进行抗旱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花生品种各项抗旱性生理及形态指标的变化与抗旱指数的相关性次序是:根冠比>叶片蒸蔫指数>叶片失水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座果率>株高,品种综合抗旱性强弱为:远杂9307>远杂9102>豫花6号>白沙1016,因此本项研究为花生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保持耕作对豫西旱地冬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析保持耕作技术(高留茬深松和高留茬免耕)的水分利用情况和肥料利用率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耕作特别是高留茬深松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可以增产30.1%,经济效益提高35.8%,降低成本22.2%,降水利用率提高16.2%,水分利用率提高16.8%,肥料利用率提高19.6%,同时还可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